APP下载

健康的长寿才称得上真正幸福

2001-03-27邱慧琳

知识窗 2001年2期
关键词:自我保健小事长寿

邱慧琳

活得健康长寿,这是我们每个人向往的目标,因为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我们可以更多地体验人生的快乐,可以见得更多,识得更广,可以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但在长寿问题上,也有不少人存在认识误区。一是认为长寿仅与吃好、穿好关系密切,认为应该趁年轻时多享口福,打好身体基础,而对重视自我保健注意不够,结果为身体埋下诸多隐患。二是只讲究长寿的数量,忽视其质量,认为只要活得长就是胜利,多活一年就可“多赚一年退休金”,所谓“好死不如歹活”,就是他们的代表观念。三是认为长寿必定伴随疾病和衰弱,老年人注定需要社会的扶持,子女的赡养,所谓健康的长寿,只能是空话,更不可奢谈为社会作贡献之类。

实际上,在今天实现健康的长寿并非天方夜谭。纵观西方发达国家,耄耋之年的老年人比比皆是,他们或独自驾车跨州远足,或全心全意投入社区服务乐此不疲,或重新披挂上阵潜心于学术研究、艺术创作。他们的脸上挂满笑靥,躯体充满活力,精神昂扬而振奋,丝毫看不出一点倦态和忧伤。

而在中国,大多数老年人已经习惯于与社会疏远、隔离的生活,有的干脆闭门不出,陷入家务劳动不能自拔。更有不少老年人退休后便认为自己是废物一个,是社会的累赘,心理上首先输了一着,显得畏首畏尾,老态龙钟。精神萎顿。由于在中青年时代缺乏自我保健意识,由于平时忽视坚持正确生活方式。未能及时纠正不良习惯,有不少人跨入老年后便与糖尿病、脑中风、冠心病为伍,甚至躺在床上苟延残喘,备受折磨。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长期的病痛折磨不仅使病者自己难受至极,也连带让家属子女陷入痛苦之中,耗去不少精力和时间。特别是像老年痴呆症、晚期恶性肿瘤、脑中风偏瘫、糖尿病足坏疽等疾病,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简直是无以复加,此时活着与受刑又有何区别?!

所以,只有健康的长寿才算得上幸福,才真正有价值,如果多种疾病缠身,就会使活着的快乐大打折扣。要想实现健康的长寿,首先应从青少年起重视自我保健,坚持科学生活方式,要从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着手做好防病工作。切勿以为抽点烟,喝点酒是小事,无伤大雅。更不要以为中年时精神体力尚可而随意克扣睡眠,透支体能。第二,老年人在尚未退休前就应在心理、生理上作好相应准备,要善于排遣心中的失落感,找寻新乐趣、结交新朋友、培养新爱好,争取活得充实而快乐,这对保持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和维持内环境平衡大有裨益。第三是要与儿孙亲友和谐相处。努力享受含饴弄孙之乐,切勿斤斤计较,为一点鸡毛蒜皮小事而闷闷不乐,耿耿于怀。在某种意义上,老年人“聋一点”、“迂腐一点”是很有必要的。第四要建立自己的新生活。或去公园锻炼。或邀上老友远足,或结伴垂钓打球,一句话,应无拘无束尽情体验生活的乐趣。当然,老年人如果能为社会贡献余热,著书立说,多作善事,那更会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更能得到他人的敬重,自己也会活得更充实,更快乐!

猜你喜欢

自我保健小事长寿
走路是最好的长寿药
关于发型这件小事
小事
一件小事,两种态度
美丽的长寿花
健商新理念在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独立学院学生心理自我保健能力研究
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对孕妇孕前自我保健状况的影响
世界最长寿的人
生活那点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