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日经济与假日新闻

2001-02-13胡兴波

新闻记者 2001年6期
关键词:消费旅游文化

唐 敏 胡兴波

假日经济旺了假日新闻

去年“五一”、国庆和今年春节、“五一”四个长假期间,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空前火爆。据报载,仅去年国庆节7天期间,云南旅游日进亿元;12万人涌进韶山冲;300万人在京城涌动。今年“五一”更是有7376万人出游。这种场面,着实让人感到假日经济的魅力,有学者更是断言: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从此汇入休闲消费这一世界性的潮流。假日经济一路利好,这使得与人们休闲消费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新闻媒体当然不可能置若罔闻。假日新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所谓假日新闻,顾名思义,是由假日经济这个概念延伸过来的。它包括两层含义,从广义上讲是指报纸、广播、电视甚至网络等媒体在假日期间报道的所有新闻。从狭义上来说,即是指媒体围绕假日经济,以及与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实,以引导消费、服务市场为主旨,侧重宣传服务性的经济新闻报道。

假日经济不仅为假日新闻的产生创造了前提,而且也为后者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有资料表明,国外现代报业节假日呈现出增版的趋势,如《纽约时报》平时为100版左右,而星期天版则有300版以上,且销量比平时增加两成以上。在我国,一些目光敏锐的新闻媒体,为了抢得先机,争夺节假日市场上新闻报道的主动权,可谓下足了功夫,从而使假日新闻出现了一个相对广阔的报道空间。各类报刊纷纷调整编辑方针,在假日新闻的报道上,“规定动作”的稿件少了,“精耕细作”的版面多了,报道的内容、角度能够更多地关注百姓,关注社会生活。

假日新闻有误区

假日经济火了假日新闻,使其成为新闻媒体普遍看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如何经营、开发好这个热点,不少媒体明显准备不足。一哄而上的报道给假日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作用。

误区一:认识偏差,“假日经济等于假日旅游”。现在一提起假日经济,人们很自然地就联想到旅游,似乎假日经济就等同于假日旅游。为什么会给人留下这种错觉呢?媒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随便翻翻报刊、看看电视,在假日新闻的报道中,假日经济的内涵十分单一,几乎被假日旅游的报道所淹没。一旦临近“黄金周”,报纸、广播电视、甚至网络就开始连篇累牍、喋喋不休地宣传假日旅游。

其实,旅游只是假日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来评价,它在假日经济中的地位还相当低。2000年的“五一”长假确实极大地激发了居民的旅游热情,但也直接造成了近5个月的市场回落。毕竟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居民积累性消费特征依旧明显。一项权威调查显示,对于去年下半年增加的收入分配,只有26.7%的消费者选择把它们的全部或大部用于消费,城镇家庭储蓄的主要目的仍集中在供子女上学、买住房、养老和医疗上,花在旅游上的钱只是家庭预算中的闲钱。可见,媒体把假日旅游与假日经济混为一谈,既不符合国情,对假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无益的。

误区二:软广告“满天飞”。长假将至,媒体的各种软广告也一天天多起来了。一些大的报纸,往往在节前一个月,就开始扩版添张,为假日的来临作热身。其内容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如前面所述的各个旅游景区的介绍、服务行业优惠措施的出台,名为新闻,其实质不过是诱使消费者花钱出去玩罢了。除此之外,各类促销的信息也是媒体假日新闻报道的重点,如去年因货币分房开始实施,预备在假期睇楼的买房一族急剧增长,这样潜在的消费市场,传媒和房地产商当然不会放过,于是去年“五一”前夕,广州的不少媒体对楼市的报道可谓热火朝天。从如何挑选住房到专家提醒怎样规避风险,安全买房;从经典工程扫描到如何巧妙支付定金……真是应有尽有。

毫无疑问,传媒为此受益非浅,这从它们的经济效益一路飙升就可看出。但是假日消费表面的热闹并没有从根本上带来消费总量的明显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媒体集中狂热的报道,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把一些非必需的潜在的消费激发出来,形成了一种即时的消费。由于这类消费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消费者往往没有经过认真挑选或仔细查看就仓促购物,因此,“花钱买伪劣”的现象就在所难免。难怪消协的工作人员会有这样的感受:长假不仅火了假日经济,而且也火了消费投诉。

开拓假日新闻的几条建议

正确理解假日经济的深层内涵。当前,假日经济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从认识层面上看,有专家指出,假日经济应把节日、公众假期都包括进去,形成一个“大假日”概念。这样,一年之中消费高潮不断,节令消费和假日消费互为补充,情感消费和冲动消费会有较大增长。从服务上说,假日经济面临的主要瓶颈,并不只是硬件的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这些老问题;从消费的角度而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刚刚有点“闲”又有点“钱”的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过去单纯的消耗型、享受型的消费模式,而开始逐步向知识智力型、开发投入型转变。这些新的趋势为假日经济的稳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同时也为“假日新闻”的报道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这种新情况,传媒如果仍一味地囿于原先内涵狭窄的报道方式,显然难以适应受众的新需求。

在这方面,有些媒体已先迈了一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去年6月,《经济日报》策划组织了一组“拉动夏日消费系列报道”,作为宣传“五一”假日经济的延续。该报让驻南方的记者北上,驻北方的记者南下,进行异地采访,通过他们不同的“眼”,折射出南方、北方夏日消费的特点、差异与存在的问题。同时,又在当月组织了有关专家、学者和经营者从商业、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消费多元化的休闲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使人们认识到假日消费并非只有旅游,而是呈现多元化、个人化的趋势,从而立体地展示了假日经济的深刻内涵。

为假日经济提供有效的中介信息。从前面所述的误区,我们发现,无效资讯的泛滥,使信息瓶颈的问题十分突出。消费者在哪里,他们的愿望是什么,市场能提供多少服务选择和多大的服务容量……这些信息,受众很难掌握。要改善这一状况,在“假日新闻”报道上要强化其服务功能,对一些焦点、热点问题给予密切的关注。

假日新闻的报道重点应放在受众对假日经济最重视的问题上。在这个层面上,媒体有四方面的文章可做。首先应把假日经济中最近动态、最新的消息,及时传递给受众。诸如商家转变观念,创新假日营销手段;不断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法制,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及倡导文明消费行为等等,在畅通信息上大做文章,以提高假日新闻的可读性。其次,可在“假日新闻”里提供一些景区的信息,例如各重点旅游城市的天气预报,交通运输的调整情况,酒店的住宿状况,旅游点的游人数量及活动项目等。这样既可以方便游客理性的作出选择,避免盲目性,又能保证假日旅游市场的有序、平稳。今年“五一”,这方面已有了比较成功的实践。再次,假日经济里有些收入较高的人愿意花钱去休闲,而另有一批人却认为这是一个挣钱的好机会。那么,谁来牵线搭桥,以开启这个假日的临时就业市场呢?媒体完全可以在假日新闻里开辟一个“职介”窗口,一方面方便了用人单位、打工者,提升了传媒自身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均衡了社会财富,对社会的稳定大有好处。最后,假日新闻要针对假日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暴露的新问题,及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仍以《经济日报》为例,去年9月,该报邀请了10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官员,对“假日消费价格该不该涨”这个问题,从“是市场调节还是政府调控”、“是质次价高还是价质相符”、“是狠捞一把还是持久繁荣”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促进假日经济与“第四产业”同步发展。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精神、文化的需求为经济的发展孕育了新的空间,被称作“第四产业”的文化产业脱颖而出。文化产业与假日经济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一方面,文化产业对假日经济提出了新的需求,必须生产出更多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这无形中拓展了假日经济的外延,有利于其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从假日经济本身讲,即文化精神消费的经济,其消费的量和面是无限的;并且它所消费的物质占少数,而属于文化层面的消费是多数。可见,假日经济的健康、有序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首先应积极制造声势,以引起文化部门的注意。毕竟,该怎样增加文化项目、开拓文化市场、及对现有文化景观的利用与保护,都属于它的职权范围。其次要唤醒经营单位的文化消费意识。以假日旅游市场为例,有专家认为,文化是一种最好的风景,发展假日旅游业应做好地方传统文化和人文景观这两大文章。而目前许多旅游部门只顾赚钱,无暇顾及游客的文化消费要求。第三,提供各种文化活动的信息。如有些特别的演出,因没有得到有效的信息发布,所以知者寥寥。

有些传媒在此方面已做得不错。如有一家报纸刊发了一篇名为“知识旅游可一举多得”的评论,针对现在旅游者中青少年数额逐年攀升,而他们步入社会,急于了解生活、吸纳知识的背景,呼吁旅游部门要提高旅游市场的知识含量,组织科普、生态旅游,让他们在旅游中学习。此外,像晚上有哪些演出,节假日有些什么戏剧或音乐会,以及何处举办大型书市……这些问题已不再是媒体的稀客了。但不可否认,还有一些传媒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要加强文化消费的宣传,促进假日经济与第四产业同步发展。在假日新闻的报道上,媒体还有很多工作可做。

猜你喜欢

消费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谁远谁近?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旅游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