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正向团队迈进
2000-06-13
团队取代个体正在成为中国企业的经营时尚
相对于以往那些著名企业家个人的叱咤风云,如今,决策层、领导集团等团队精神似乎更深入人心。企业决策者的任命方式、权力范围正悄无声息地变革着。在这个团队日渐替代个人的年代,财富的所有者究竟是如何对待由企业经营者?企业家的个人魅力还能否再次绽放?中国企业联合会不久前进行的“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反映出了目前我国企业领导制度的基本情况。
集体决策,渐与国际接轨
企业决策主体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优缺点有目共睹。随着时代的进步,集团、科学决策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团队已经取代个人成为企业决策的主题。本次调查的结果说明,目前中国企业绝大多数采用集体决策。其中董事会决策的,占29.4%;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占19.9%;厂长(经理)办公会议占16.2%;股东大会和职代会决策比重均为14.2%;党委会和经营者个人决策的分别为3.1%和3.0%。
数据显示的另一特点也是合情合理,外商、外资企业的集体决策与行政层决策程度高于国内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由董事会决策的达90%,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企业的决策主体主要是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国有企业最主要的决策主体是党政联席会议,其次为职代会和厂长(经理)办公会议,比重分别为36.0%、25.2%和24.4%;私营企业更多地是由企业经营者个人来决策,其次是董事会,比重分别为45.4%和35.2%;集体企业决策方式相对分散,采用较多的是厂长(经理)办公会议,比重为34.8%,以下依次为职代会、党政联席会议和董事会,比重在14%-23%之间。这说明,与外资、外商相比,国内企业的观念意识还有一定差距。
企业决策主体状况 | |
决策主体 | 比例(%) |
董事会 | 29.4 |
党政联席会议 | 19.9 |
厂长(经理)办公会议 | 16.2 |
股东大会 | 14.2 |
职代会 | 14.2 |
党委会 | 3.1 |
经营者个人 | 3.0 |
国企领导最难连任
有关企业领导层连续任职情况的一组数据,是通过分析近10年来企业行政一把手更换次数获得的。调查数据显示,国有企业的领导是众多性质企业中更换最勤的,而给人们不稳定、不牢靠的私营企业的经营者更换现象却是很少,这大概与我国私营企业经营者就是企业所有者的现状有关。
其中,国有企业“从未更换过”企业行政一把手的比重很小,为18.9%,私营企业“从未更换过”比重为88.8%,为集体企业为56.3%、股份合作企业为55.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为49.9%、有限责任公司为46.7%、股份有限公司为44.0%。
从平均更换次数来看,国有企业为2.1次,以下依次为股份有限公司1.3次、有限责任公司1.3次、集体企业1.2次、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2次、股份合作企业1.1次和私营企业O.3次。
党政兼任还是国企特色
本次调查对象的行政职务为董事长、总经理和厂长的比重分别为39.4%、31.9%和24.6%,其中2/3的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与1998年的同类调查相比基本没有变化。但行政领导兼党委书记的比重为33.2%,上升幅度较大。其中身兼三职者(即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又兼党委书记)占总人数的10.9%,董事长、总经理和厂长兼党委书记者分别占总人数的5.1%、8.3%和8.4%。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企业领导层中行政职务的兼任情况(主要指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基本没有变化;而党政交叉兼任情况则有明显的增加。不得不指出的是,兼职是导致权力集中的一种表象,这种现象是对团队精神的一种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