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民企业家

2000-06-13文/瞿长福

中国企业家 2000年9期
关键词:乡镇企业学者企业家

文/瞿长福 房 毅

相对于由"新经济"和"财富新贵"点缀着的时代画面,"乡镇企业家"这个概念显得那样"古老"而陈旧,有关乡镇企业效益不断滑坡的消息在新经济的热潮下一再涨满人们的双耳,昔日的创业英雄们似乎正被时代逼迫着远离曾经的辉煌。然而,有另一群企业家,他们同样生长于乡镇,但却不同于他们的许多前辈,在同是农民创业的路上,他们将事业延伸到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这些企业家,一般存在于被统称为"农业产业化龙头"的企业中,他们以现代企业家的组织手段和资本运作方式,将农民和土地与市场连接,像河南科迪集团的张清海、像山东鲁花集团的孙孟全、像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的张振武……中国农人世世代代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正在他们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和土地的顽强实践中,演绎出勃勃生机。你无法从出身的背景上,将他们与他们的前辈区分,不同的,只是在创业后不断进行的路径选择中,他们把自己脚下的路引向了他们起步的方向--他们曾想褪去农民的外衣,但最终却回归土地。

我们曾想,该管他们叫什么呢?乡镇企业家吗?应该是,又不完全是。这是一个在中国的企业家舞台上并不惊天动地的"农民群落",他们是那样静悄悄地,却又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20世纪早期,梁漱溟、费孝通等社会学家就已开始了改良中国农村和农民生活的探索,那段历史,至今想起,仍令人感动。即将进入21世纪,几位当代著名经济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蔡日方等)又提出开展"新农村运动",遗憾的是,学者们并未在美好设想之外明确提出,除去政府,谁才是造就新农村的社会主导力量。而科迪、鲁花这种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企业和企业家们所带来的,不正是这些学者所向往的吗?在科迪、在鲁花,农民们的确在展开一种全新的生活,而且这种生活并非像以往的乡镇企业所做的那样,引导农民离开土地,而是重新给了他们依靠土地的信心。甚至可以说,这些企业,其实是资本、技术和人才真正进入中国农村的通道,而通道的另一端,也许正是我们渴望见到的8亿中国农民的幸福生活。

"新农民企业家",一个以前并未曾被严格论证过的概念,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跃进了我们的视野。也许它不够严密,但它让我们感觉亲切。因为他们代表着一种新的属于农民的力量。

猜你喜欢

乡镇企业学者企业家
地方乡镇企业公关业务形态分析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乡镇企业
浅析乡镇企业环境污染问题及整改措施
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浅析
程门立雪
大学者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