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变脸

2000-06-13文/林

中国企业家 2000年9期
关键词:承销商会计师亏损

文/林 坚

业绩本就不好的也还罢了最令人惊奇的是那些本来业绩尚可者居然也会突然变脸跑进“预亏一族”

变脸是川剧中的一招绝活,戏角的脸谱可在瞬间由红变黄,由黄变黑,容不得观众眨一眨眼。每每在戏角抖出这一绝活时,场下的观众总要报以喝彩。

然而,变脸的绝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被移植到股市,被许多上市公司熟练地掌握着。

如今,上市公司变脸的花样在不断地翻新,已非“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亏损” 所能概括。“上市一年就亏”、“ 配完股就死” 正成为一种新趋势。

就在笔者撰写此文之际,沪深两市已拉开了2000年中报披露的帷幕。而与此同此,一份份上市公司预亏公告也接二连三地见诸报端。自6月16日恒泰芒果率先预告中期亏损以来,截至7月15日,已有80 家公司预告中期亏损。亏损的公司数量之多,令人难以相信。但最让人难以接受的还不是亏损家数,而是一批原来业绩优异或业绩尚可、人们对其中报寄予厚望的上市公司,居然突然变脸跑到了“预亏族” 的圈子中。

从明星到乞丐

湖北兴化的变脸故事至今还让许多投资者难以忘怀。

这家公司于1996年1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在上市后的两年中,由于业绩优良,公司又大比例送股,其股票大受市场追捧,股价最高时曾达到57元。

在那些日子里,你只要跟别人提到你持有湖北兴化的股票,对方肯定会说:“啊,发财了吧。”

1998年7月,湖北兴化实施上市以来的首次配股。此前,公司公布的1998年中期报告称,1998年1至6月,公司实现净利润9893.56万元,每股收益0.40元,净资产收益率19.26%。这样的业绩配股价高一点自然无可非议,于是投资人慨然解囊,配股顺利完成,公司圈走了2亿多元资金。

配完股之后,湖北兴化本该向投资者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业绩答卷。然而半年后,湖北兴化就变脸了。1999年4月14日,公司公布了其1998年度的业绩:公司的净利润由中报的9893.56万元下降到7162.0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一下降到7.04%。也就是说,1998年下半年,公司在配股之后,2亿多元资金不但未产生任何效益,反而连上半年创造的效益也赔了进去。公司全年虽有些赢利,但实际上下半年已经出现亏损。到了1999年上半年,湖北兴化更是连遮羞的微利也没有了,一下子亏损6838.21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7.6%,每股收益-0.243元。而1999年全年,湖北兴化实际亏损5146万元。

今年6月17日,湖北兴化又发布了2000年上半年预亏的公告。如今,湖北兴化的股价已经从最高时的57元降到了10元左右。可想而知,当初参与配股的投资者,如果一直持有这只股票,一定是亏损累累。

像这样配股后效益大幅度滑坡的公司不止湖北兴化一家。在最近的两三年中,郑州百文、神马实业、康赛集团、哈慈股份、幸福实业等公司都在股市中上演了一出出变脸戏。

变脸的速度越来越快

今年4月14日,对于持有厦新电子股票的众多股东来说,是一个痛苦的日子。这一天,厦新电子公布了其1999年度报告。股东们万万没有想到,这家被誉为“高成长的绩优公司” 一下子变成了绩差公司:1999年每股收益仅为0.108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仅0.03元。

如果说,湖北兴化、厦新电子从上市到亏损还有两三年的时间,那么,最近发生的桦林轮胎、大元股份、襄阳轴承、燃气股份等公司的变脸事件,着实让投资者感到上市公司的变脸速度正在呈加速之势。

去年刚上市的桦林轮胎不久前就发布了中期预亏公告:“由于受轮胎行业激烈竞争的影响,公司今年上半年经营更加艰难,经济效益继续下滑,经预测,公司中期将出现亏损,具体金额尚须在中报公布。”而大元股份也在不久前发布了类似的公告。

平心而论,桦林轮胎和大元股份所在的轮胎制造业和制冷业近年来确实不那么景气,行业内竞争激烈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问题的关键是,两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不是把自己所处的行业说成是大有可为的行业吗?不是把募股项目说成是如何如何有盈利前景吗?不是要让许多投资者相信“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 这句老话吗?怎么在拿走投资者的血汗钱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对行业、项目换了一种说法?

而襄阳轴承、燃气股份的变脸戏则更绝,居然在配股完成两三个月后就预告亏损。两家公司自然都把亏损的原因推到经营环境恶劣上去。

人们自然不能怀疑这些公司对亏损原因的解释。可是为何在两个月前的配股时不向配股者说清楚这些问题呢?难道说经营环境方面的这些不利因素在两个月前尚未出现?还是说公司管理层在两个月前对这些影响业绩的不利因素丝毫没有察觉?退一步说,是否需要配股与当期的经营业绩没有直接关系,配股资金所投放的项目仍可在将来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效益,但即便如此,配完股就宣布亏损,是否有让投资者掏钱给公司“扶贫” 之嫌?投资者又怎样相信这样擅于“变脸” 的公司不会再次糟蹋掉自己的血汗钱呢?

由此,人们在为这些公司变脸速度之快感到惊讶的同时,也不能不怀疑这些公司是否有欺诈投资者的主观动机。

过度包装导致变脸

上市公司频频变脸的现象,集中反映了我国股市中上市公司过度包装的严重问题。今日的变脸正是当初上市或配股时“虚盈” 问题的暴露。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虚盈” 无非是为了更顺利地“圈钱”。 而“虚盈” 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编制虚假财务报告,骗取上市或配股资格;二是编制虚假盈利预测报告,吸引投资者认股或配股。前者著名的例子有蓝田股份,后者典型的例子如桦林轮胎。当然,也有两种方式并用的。

一家公司的募股、上市离不开承销商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理应对上市公司的质量负责,但遗憾的是,许多主承销商不仅没有去制止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资料,反而主动为上市公司想方设法编造虚假事实;作为上市公司会计资料审核者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本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的真实性提供审计意见,然而令人气愤的是,不少注册会计师不仅没有严格按规定剔除“虚盈” 数据,反而乐意为上市公司编造一份外人难以看出破绽的虚假报表。

看来,要解决上市公司“虚盈” 问题,首先必须从明确主承销商和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中介机构的职责入手。有迹象表明,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各方的重视并已开始进行综合治理。

迹象之一:7月中旬,中国证券业协会颁布了《信誉主承销商信誉积分规则》,其中规定,所承销公司实际经营结果未达到盈利预测80%的,将扣分;发行第二年发生亏损的,将扣分;发行当年发生亏损的,将自动丧失信誉主承销商资格。而一旦发现主承销商“提供虚假资料” 或“要求会计师出具不实审计报告或重大遗漏的审计报告” 等情况,也要遭到严重扣分处理或丧失资格。

迹象之二:7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专门对昌九化工等11家1999年实际经营业绩与盈利预测差距在20%以上的公司进行通报批评。与以往的一般性的“点名” 批评不同,此次还将11家公司的发行主承销商、发行时审核盈利预测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的名称一同列出“曝光”。 中国证监会还将对上述公司盈利预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做进一步调查,对有意出具虚假盈利预测报告的上市公司及相关中介机构将依法进行查处。

当然,从根本上说,“虚盈” 现象暴露了我国证券市场功能设置方面的制度缺陷,反映了我国社会总体信用水平的低下。而要改变这一切,绝非一两个法规法律所能奏效的。

猜你喜欢

承销商会计师亏损
证监会处罚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影响
IPO后股票价格风险研究
财政部修订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许可和监督办法
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存在的问题解决建议
论路演在股票发行中的重要性
香港会计师可成为内地会计所合伙人
分析师的利益冲突对评级的影响
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超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