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孜走进历史新纪元

2000-06-13中共甘孜州委书记敬全林

中国西藏 2000年4期
关键词:甘孜康定甘孜州

中共甘孜州委书记 敬全林

50年前的11月24日,在刚刚解放的新中国西南康藏高原上,翻身解放的甘孜人民举起自己的手臂,选举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当年称西康省藏族自治区)。而今50年过去了。50年来,87万多甘孜各族儿女团结一 心,走社会主义道路,使甘孜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天翻地覆,沧海桑田”,是甘孜50年来的最真实的写照。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康巴藏区的重要组成部份。东邻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雅安地区,南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西沿金沙江与西藏昌都地区相望,北接青海省玉树和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面积15.3万多平方公里,辖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道孚、炉霍、甘孜、德格、色达、石渠、新龙、白玉、雅江、理塘、巴塘、稻城、乡城及得荣18个县,州府驻情歌的故乡——康定。

50年前,甘孜藏区绝大多数地方为封建农奴制度,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方式原始落后,全州没有一个地方通行汽车;除康定城有一座500千瓦的水电站和一座设备简陋的印刷厂外,工业几乎为零。农业生产靠刀耕火种,亩产不足100斤,全州粮食总产量仅有11276万斤,人均占有粮食220斤。畜牧业逐水草而居,牲畜总头数不到270头(只、匹),牧业总产值3420万元,牧业户人均收入仅267元。全州住户在500户以上的城镇只有康定、甘孜、理塘三个县城。全州共有手工业者1060户,商品销售总额为3112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0213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一年仅22万元。社会事业更是破败凋零。全州当时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274人,各类医疗机构5个,医护人员35人,另有电影放映单位一个,文化馆一个,有线广播站一个。那时的甘孜藏区是一个封闭落后、愚昧荒凉、民不聊生的边寨寒苦之地。

1950年,随着解放大军西进的步伐,甘孜州各族儿女迎来了翻身解放,当家作了主人。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自1950年11月24日建立甘孜藏族自治州起,甘孜藏区历经政权建设、民主改革、平息叛乱,到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一步跨千年,从封建农奴社会奔向社会主义社会。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当家作主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50年来,中共甘孜州委、州人民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务实,艰苦奋斗,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工业生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甘孜州不仅传统民族手工业、加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还新建了一批机械加工,矿山开采,建工建材,水利电力等现代化企业。到1999年,全州工业总产值达5.1亿元。农牧业生产日新月异,科学种田,科学养畜替代了刀耕火种,逐水 草而居的传统农牧业。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牧区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牲畜折价到户,草场划分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之党的扶贫越温政策,全州农牧业生产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发展势头。截止1999年,全州粮食总产量达20.63万吨,是1950年的4倍;人均占有粮食540多斤,是1950年的2倍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州8624户牧民提前一年实现了“人草畜”三配套建设,彻底改变了过去逐水草而居的原始生产方式,为农牧业生产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州9个贫困县共有3000户,1.5万人越过温饱线,基本完成了“九五”期间的扶贫攻坚计划。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今非昔比。民族教育蓬勃兴起。康定,泸定已有两个镇实现“普九”教育,全州共有77个乡、镇实现“ 普初”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从1950年的0.25%上升到如今的84.32%;全州文盲率从1950年的99.3%降至34.66%。

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不仅县县设有医疗、防疫、妇幼保健部门,而且基本上实现了乡乡有医疗站。藏医、藏药事业空前繁荣,绝大多数县设立了藏医院,使这一民族传统医疗事业得到弘扬光大。文化、广播 、电视、体育等事业如日中天,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各县文化馆、电影院、文艺演出队、藏戏团演出频繁,特别是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使老百姓足不离村就可观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州民族歌舞团不仅到全州各县巡回演出,而且还访日本、走台湾,将优秀的藏族传统文艺传播四方。广播电视发展神速。“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全州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了67.3%和72.3%。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稳步推进。过去从不识体育为何物的农牧民,如今已昂首阔步踏上了全国、全省的领奖台,为康巴儿女扬眉争光。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去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农奴娃子,不仅住进了高大明亮的新居,不愁吃,不愁穿,而且用上了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冰柜等高档家用电器,有的还开上了汽车、骑上了摩托。城乡居民个人储蓄持续增长。1999年底,全州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11.6亿元。市场运行平稳,物价稳定。199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5亿元,是1950年的25倍。

今日的甘孜藏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通人和,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进一步审视自己,寻找自身的不足和差距。面对西部大开发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的契机,调结构,立支柱,求发展,决心以一个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世纪。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彻底抛开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陈腐观念,以更加开明的态度促进更大的开放,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更快的发展,真正让甘孜藏区在全国西部大开发的一盘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甘孜州在今后的发展中,将本着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旅游、文化、水电、矿产等重点,以农牧稳州、旅游兴州、科教强州、电矿富州、交通畅州、文化扬州,使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抓好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等工作,为发展经济营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在全州上下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优势,通过新旧对比、成就展示等形式,引导广大人民“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建设美好家园,发展家乡经 济的行动中去。

甘孜藏族自治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半个世纪中走了过来。虽然在50年的历程中充满了坎坷曲折,风霜雨雪,但毕竟是向着光明、向着胜利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程。新的世纪即将到来,历经50年锤炼的康巴人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的自信,他们充满豪情,带着康巴人特有的剽悍勇猛,胸中装着建设新世纪的蓝图,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整装待发。我们用双手经过50年的时间让贫穷落后的甘孜州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在新的世纪,我们仍然有信心和力量用我们的双手将如今美丽而富饶的甘孜州再来一个地覆天翻的变化。

猜你喜欢

甘孜康定甘孜州
《康定情歌》用文艺镌刻山下的不朽恋歌
守望绽放
加强甘孜州教育事业以促进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康定:酒,或散文诗(随笔)
康定行吟
新时代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