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希望的田野上

2000-06-13所呷尼玛陈明凯

中国西藏 2000年4期
关键词:农奴甘孜农经

所呷尼玛 陈明凯

地处康藏高原,在国土面积15万平方公里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除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森林外,210多万亩的土地便是50多万甘孜州农、牧民赖以生存之本。

半个世纪前,封建农奴制度下的甘孜州,60%的土地掌握在仅占人口4%的农奴主手中。广大农奴靠出卖劳动力,用刀耕火种的原始方法为其粗放式耕作。一年到头,这片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土地给农奴们带来的常常是食不裹腹,衣不遮体的贫穷。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甘孜藏区跨越千年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使得每一个农奴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属于自己的家园。甘孜州广大的农牧民在真正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主人后,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丢掉了千年传统的木制农具,开始使用起政府无偿提供的铁制农具。如今,甘孜州农业生产“二牛抬杠”的时代已经过去,农机具随着社会的进步走进了农牧民的千家万户。全州农机总动力达24万千瓦,比1978年增长3 倍。机耕面积达31万亩,机播面积13万亩,机械植保面积40万亩,机械脱粒粮食16万吨。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50年来,甘孜藏区农业为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落后状况,采取了国家投资和民办公助的办法,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先后兴修了甘孜打火沟堰、泸定海子大堰、顺河堰等一批骨干水利项目;兴建了各种蓄水池塘,发展机械提灌。目前,农田灌溉面积达到37.66万亩,比解放初期增加30.36万亩,增长了4倍。仅90年代,国家累计投入资金3741万元,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和坡耕地治理力度,减少水土流失,共改造中低产田20多万亩,其中坡田改梯田30901亩,薄土改厚土92034亩,恢复水毁耕地13356亩,沙改壤25841亩,开垦宜农荒地14526亩。广种薄收,已成康藏高原农业发展的历史。

解放后,国家除帮助农牧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外,还在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作物产量上大做文章。全州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从无到有,逐步健全,发展壮大。目前,甘孜藏族自治州拥有农业技术服务中心19个、农技站19个、种子站16个、植保植检站10个、农村经营管理站18个、农场3个、农业科研所1个、农业中等专业学校1所;全州高级农艺师、高级农经师、高级讲师17人,农艺、农经师135人,初级农业技术人员539人。通过广大农业科技工作人员的示范、实施青稞高产优质配套技术、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旱地改制技术等,甘孜州良种推广覆盖率达到68%,地膜覆盖栽培达12万亩,旱地改制达6万亩,化学除草30万亩,以此带动了康藏高原青稞、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全面增产。同时,为贫困农牧民越过温饱线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改革开放的20年,甘孜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全州以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为首要任务。近年来,又进一步延长了土地的承包期,稳定了土地承包关系。去年,甘孜州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7304万元,比1978年增长8倍,其中,乡办企业收入1693万元,农民家庭经营收入73511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13元增长到1999年的721元。农业总产值达24072万元,比1978年增长3倍有余。粮食总产量实现20.63万吨。近年来,甘孜州的蔬菜生产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蔬菜面积达2万亩,建立塑料大棚74个48亩,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38个,高原吃菜难得到缓解,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农奴甘孜农经
守望绽放
试析对新形势下健全农经管理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农经工作
浅析当前基层农经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基层农经体系建设思考
新时代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
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
头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