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西化挺进欧美---记中药企业家张念慈
2000-06-12
图示-张念慈(右)堪称中药西化的先锋,他公司研究人员正在无菌室内进行中草药化学分析(左)。(黄国动摄)
美籍华人张念慈,以西药的开发方式研制中药,短短6个月,他的中药产品已打进美国畅销健康食品市场前20名。张念慈并非中医,也没学过中药,却让中药在西方国家发扬光大,他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呢?
跳槽顶级药厂奠基石
出生于台北的张念慈,大学修读化学和数学双学位,自小想当飞行员。但大学时遇上从旧金山市回台念书的美籍华人Tessie,两人开始相恋并成婚。张念慈随妻子到美国生活后,并没有什么远大理想,除了在药厂的工作外平常喜欢和太太去旅行,做运动。
张念慈曾任世界顶级的Mer瞔k,Sharp&Dohmme药化部副主管及RhonePoulencRorer药化部主管,负责实验研究和开发药品的工作。在药厂工作期间,他开始接触中药。20世纪80年代,中美建交,中国许多医药界专家和教授纷纷到美国访问,除了参观政府部门外,药厂也是必到之处。张念慈负责招待这些专家和学者,并与他们探讨过中药西化的研制方法。
1981年起,张念慈代表药厂,与北京、上海医学研究机构合作,长期研究草本植物。17年间,他们共研究了1.7万种药用植物,其中6500种为中药。埋头研究中药,使张念慈眼界大开,发现不少植物具有益健康的成分。
中药受歧视另起炉灶
然而,中药西化的路并不好走,科学家发现药用植物中的成分极为复杂,有些甚至要与其他植物合并使用才能产生药效,这使得天然植物制成西药的难度增高。加上中药植物内有效成分百分比不高,要想达到药效,服用量十分庞大,这些障碍让张念慈与国内科学家的努力功亏一匮。
此外,欧美人士始终对中药有偏见。张念慈在药厂工作期间,曾找到一个对糠尿病不错的中药方,打算研究,但药厂的人都嗤之以鼻,认为中药没效。而且该药厂在考虑开发新药时,若预计新药不能达到1亿美元营业额,再好的药都不会开发。为此,张念慈于1993年离开药厂,投入发展中药。
为觅伙伴,他先去找风险投资公司负责人BillMcChashan。比尔毕业于耶鲁大学中国历史系,曾与张念慈合作,他对中药西化很感兴趣,两人一拍即合成立公司。两人还跑去找"口服避孕药之父"(CarlDjerassi)博士合作,博士听了他们的构想后,立刻签了一张15万美元的支票给他们。他们还找来多家风险投资公司作股东,筹得了5500万美元资金。
打入全美二十大
张念慈并不懂得中药中的阴阳五行,而是从西药的角度来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疗效和临床实验。他认为中药之所以在世界上没有得以发扬光大,原因是其发展标准不够科学化。
为推翻西方人"中药不科学"的印象,张念慈与各大学150位学者专家合作,组织科研团队研究中药。他曾回到中国,与9位退休的科学家合作,花了4年时间,经过临床与化学验证,从40万篇中药文献中整理出9000篇,作为开发之用。他们以化学方法分析中药的DNA,找出有效成分,再用科学方法提炼、研制。药品必须经过临床实验,证实有效才可推出市面。
1996年底,张念慈在美成功推出5种中药产品,其中红曲、银杏和绿茶在6个月内,便打入全美4000种健康食品市场排行榜前20名。经过多年研究,张念慈共开发出38项产品,并载入美国"医生桌上参考手册"作为医生诊病时的参考药品。现在,该公司部分产品在北美洲和亚洲出售,今年打算进军欧洲,预计公司的营业额达5亿美元。
张念慈虽然在中药西化上获得成功,但他却认为自己并不懂得中药,与其说他是一名科学家,不如说是他是有科学头脑的生意人。(冯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