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昨天·今天·明天

2000-04-29舒华

人民教育 200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

舒华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

一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当人类进入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将咀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标志,我们面临着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将对人的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到终身教育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改革。

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程度日益突出,批评和要求变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那么,现行的课程结构是如何演变形成的?现行的课程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怎样?改革的总体规划、方向和思路是什么?

历史的演变

滔滔江河奔流不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回眸新中国成立的50年,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上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由贫穷落后向小康生活逐步迈进的历程中,学校教育作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摇篮,课程作为人们实现教育理想和日标的物化载体,无不深深地留下了时代发展的烙印。建国50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演变发展的历史大约经历了这样几个时期。

一、课程由国家高度集中统一国定制”时期(1949年~1965年)。

资料显示,这一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演变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建国初期(1949年~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1957年),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1958年~1965年)。

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国家在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立即开始了以“改造旧教育体制,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为宗旨的大规模教育改革,并确立新的教育方针、学制和学校培养目标。这一时期,教育部颁发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和补学教学计划》。

1950年,国家确定中小学教材由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中小学教材编写出版的专门机构——人民教育出版社应运而生。当时根据1950年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制定的“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鉴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选择了一些老解放区教材和民国时期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成为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是我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及文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小学教育被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轨道。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对中小学课程先后做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在系统总结建国初期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编制出了一整套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救科书,根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在中小学首次设置了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科鞫,并注重将学校课程改革同减轻学生负担结合起来。

但是,这一时期课程变动过于频繁,在短短5年间,教育部正式颁发了5个中学教学计划,还发布了10个有关补充通知,对学科设置和课时安排进行了过多的调整,这不利于稳定教学秩序和教师积累经验及提高教学质量。

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1958年,全国城乡掀起了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高潮,这一高潮波及并引发了教育领域中的“教育大革命”。从1958年到1961年,根据“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精神,人教社赶编了一套十年制学校教材,各地也开始自编教材,劳动时间大量增加,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

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给教育事业带来了危害,60年代初,国家提出了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的要求,着手对中小学教育进行调整和改革,中小学学制恢复为12年。1963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学计划和各学科教学大纲,具体规定了全日制小学、初中和高中应设置的课程,教学必须依据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还首次提出了在高中阶段应设必要的选修课。人教社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一套十二年制教材。

从建国初期到60年代中期,课程是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背景下编制的,实行的是由国家高度集中和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

二、教学秩序不正常时期(1966年~1976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以前出版的中小学教材一律被看做封资修大杂烩”,成为批判的对象,随后,负责编写出版中小学教材的专业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被撤消,其全部人員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

这一阶段,中小学的教学秩序很不正常,一般由学校自订方案,自定课程,自选教学内容,甚至自编教材。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教材过分强调工农业生产知识,严重破坏了各学科的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材不适当地突出所谓的政治,以政治口号和语录代替教学内容,等等。总之,这一阶段给我国中小学课程带来的破坏和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也是无法弥补的。

三、急起直追,蓬勃发展时期(1977年~1985年)。

1977年七八月间,邓小平同志几次提出要恢复全国统一的中小学课程,并要求1978年秋季新生入学时能够使用新教材,“教材要反映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教育部立即调回人教社的主要编辑,并选调了一批有经验的教师,组成了中小学教材编写班子。由于当时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都是十年制,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为十年,中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小学五年。1978年秋季,各科教学大纲、第一册教材同时在全国发行和使用。这标志着由国家统一管理、统一编制课程和通用教材的地位得到重新恢复,对迅速扭转“十年动乱”造成的中小学教育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是一个过渡性计划,不足之处也较多,如学制过短,授课时数少,所有课程都为必修课,没有选修课,等等。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全面兴盛发展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小学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入80年代后,邓小平同志关子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为新时期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中小学学制由十年制向十二年制的逐步过渡,中小学课程教材有了较大的改革和发展。1981年和1984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六年制重点中学、五年制中学和六年制小学、五年制小学的教学计划,对1978年颁发的各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人教社根据当时的教学计划,以及当时反映1978年编写的教材“深、难、重”,需要“降低难度、减轻负担”的精神,新编或修订了全套中小学十二年制教材,于1982年(中学)和1984年(小学)秋季起开始使用。

四、稳步发展,课程教材的实质性变革时期(1986年~1999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素质要求发生了变化,由此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此后,教育部更名为国家教委(直至1998年又更名为教育部),同年,国家教委组织专家、教师按照“适当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教学要求明确具体”的原则,较大幅度地修订并颁发了各学科教学大纲,随之教材又做了一次修订或重编,于1988年秋季起开始使用。

1986年9月,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和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正式成立,使我国的教科书制度发生了实质性的重大变革,即开始实行由“国定制”向“审定制”转变。这一改革为保证在统一要求、统一审定的前提下,编出多种不同风格的教材,为实现中小学教材“一纲多本”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1992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该课程方案包括课程计划、各学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首次将几十年一直沿用的“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在课程概念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方面迈出了第一步,有许多创新之处。比如,加强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一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两个层次;二是将活动类课程正式纳入了课程计划;三是增加了选修课。

这一期间,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逐步实施,迫切需要一套与之相配套的高中课程方案。为此,国家教委采取了两步走的措施,第一步,对1981年颁发的高中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于1990年颁发了《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并开始研究新的高中课程方案:第二步,1993年11月,国家教委成立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工作小组”,正式揭开了新高中课程计划制定工作的序幕。1996年3月,国家教委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的通知》。1997年秋,新高中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在天津、江西和山西进行试验,边试验边修订,今年秋季高中语文试验教材的修订本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其他学科的修订教材使用范围扩大到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10个省市。

历史地、辩证地认识

昨天和今天

综观建国以来中小学课程在不同历史阶段变革与发展的基本情况,被采访者都认为:

建国以来,中小学课程的发展过程虽然曲折,但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50年来的中小学课程基本上适应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

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指望通过一次改革就能使课程达到尽菩尽美的境地:

课程改革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变革与发展,不断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应该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评价和研究我国50年来中小学课程的变革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课程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吕达和原总编辑吴履平认为:如何评价改革开放20年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课程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对尚早。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中某一方面作出评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地轻率地去否定于课程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

许多专家认为:课程的变革与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新的课程变革在旧有的基础上产生,不同时期的课程发展具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如果割断这种历史的联系去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某一阶段的课程改革和发展,必然会使我们的结论失之公允和客观。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专家都提到:我國的课程改革应该关注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向,并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也应该认真思考两个带有根本性的观点问题,以更新我们的课程观。

一、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

8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改革潮流,反映在课程改革上是在寻找一种新的平衡的发展趋势,即在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寻找有机的结合。

像美国、英国和加拿大这样的国家,过去是实行高度的地方分权管理体制的国家。课程的编制、选择、使用等相当一部分权力在地方,甚至在学校和教师。这样的体制带来的好处是对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广阔的空间,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种各样的需要开发、制定各种具有特色的课程。

不利的地方是过分的放权自由,带来各地教育质量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使国家对课程的监控力度达不到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基本要求,学校之间的分化很严重。另外一个不利的地方就是课程过于庞杂,选修课程与学分结合,学生就采取避重就轻的办法绕开国家要求的一些基本课程门类,而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比较轻松的课程。

80年代后期,英国议会通过《教育改革法》,几乎是一夜之间把过去高度分散的、自由的课程变为国家统一要求的课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中小学设置统一的“国家课程”(10门),这在英国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美国不像英国那样通过立法来强制推行。美国采取呼吁和号召的办法,呼吁全国中小学首先开设5门核心课程基础课程):语言、数学、自然、社会和计算机。这些国家的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由原来的分权、多样向着集权、统一的方向演变。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
“石油工程专业英语”开课情况调研与分析
初中生体质健康实施运动干预的实践研究
教材精读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优化材料力学教学计划,培养创新人才
新加坡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比较分析
试论高等教育教学大纲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对教学计划灵活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