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读书成为习惯

2000-04-29傅国亮

人民教育 2000年10期
关键词:魏书生业余时间毅力

傅国亮

最近,因工作关系,前后半个多月与著名的演讲大师李燕杰教授共事。一天,说到生活起居,李教授的话,令我一怔。他说,他每天早晨四点钟起床,或看书,或写作,已成习惯。他今年70岁,依然如此。偶然的一句话,破解了成功者的奥秘。这就是: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就,一个重要怯宝”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

读书成为习惯,可以创造生命的神奇,可以使人的思想“神采飞扬”。据报载,一位加拿大医生奥勒斯,终生与书为伴。他给自己定下制度,每天睡觉前,不管多忙、多晚,必须读15分钟的书。到去世,他坚持了半个世纪,读了近千册书,成为博学的多领域的专家,人们称之为创造了生命的神奇”。在我国中小学教师中,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无一不是酷爱读书的,魏书生、冯恩洪、李希贵……这些教育改革家无一不是从读书中汲取灵感而使思想“神采飞扬”的。本刊记者曾采访过冯恩洪校长,他说,1980年教育思想的大讨论,使他迫切地感受到;我要读书。从此,他养成不管多忙多累,每天晚上都要坚持1个小时的理论学习的习惯。从1980年到现在,如果按1小时读1万字计算,15天即读完一本15万字的书,20年来,他读了四五百本书,舢多万字。一个人有如此深厚的积淀,必然会“广闻见,增智虑”,“屡屡在教育界做出惊人举动”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工作与读书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教师每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做学生工作……稍一松懈,就挤掉了读书时间,有一个真实的故事给我们以警示:一位大学教授在学生毕业时赠言,说希望大家到工作岗位以后“每年坚持读一本书”,当时全场哗然,大概认为教授是“杞人忧天”。数年之后师生又一次聚会,那位教授问:这几年来,每年坚持读一本书的同学,请举手。全场寂然,举手者寥寥。古人说:“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如果因为忙,一个月、几个月不读一本书(理论或业务书籍),甚至一年都不读一本书,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教师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不读书的教师如何肩负这个职责呢?

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这是人生忠告。试想,我们很多人,很多教师开始工作时,应当说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是五年十年以后业务上就拉开了距离。落后者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业余时间没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有人算过账,一个人活70岁,一生约62万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工作35年,约7.28万小时。再减去睡眠、吃饭和幼年期,余约25.72万小时,相当于工作时间的3.5倍,相当于可以再去读几个大学!如果在业余时间,除了必要的休息、娱乐之外,不注意读书“充电”,与他人的差距一年两年可能不明显,但是三年五年以后,业务上就有高下之分了,人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所谓让读书成为习惯,就是让读书成为业余生活中的习惯。

应当说,我们不缺少读书学习的愿望,不缺少当一名优秀教师的理想,但一些同志缺少的是实现愿望和理想的毅力和韧性。缺少的是像李燕杰教授每天“闻鸡起舞”的韧性,缺少的是像魏书生、冯恩洪、李希贵……每天不管多忙,坚持读书不辍的毅力。读书的习惯和毅力,表现在“挤”时间上。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我十九岁就教蒙馆,差不多教了四十年书。日中间总是替学生做事;自己读书,要到晚上八九点钟以后,每日只讀两三点钟的书……晚上睡醒了天没明的时候,就读书。”

我想,只要我们像徐老那样有明确的“读书”意识,自觉地“挤”时间读书学习,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坚持数年,必有成效。果能如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会变成一句空话。

猜你喜欢

魏书生业余时间毅力
Physically Challenged Teen Is Virtual Superman
毅力号来了
How to Get Slim?
魏书生:为“教书”而生
魏书生:改革最重要的是守住常识
挑重担才是“占便宜”
拉长生命的“链条”
毅力
数字惊人的业余时间
业余生活怎样才能过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