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你在哪里?”

2000-02-16汤祥川

新闻记者 2000年9期
关键词:兴国案卷遵义市

汤祥川

受编辑部的委派,1998年7月11日晚我前往贵州遵义市采访由公安部督办的“4.11”特大盗抢拐卖儿童系列案,因飞机晚点,抵达贵阳已是凌晨2点钟了,稍事休息后,上午即赶往距贵阳还有100多公里路程的遵义。

临近中午,到达遵义市红花岗区公安分局,正好是星期天,局里没人。打电话与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周智健联系(周是专案组副组长,泉州解救工作组组长),周要我明天到办公室找他。

第二天上午8时,分局门口就有丢失孩子的亲属三三两两在相互探问。打拐办尚未开门,走廊内已挤满闻讯前来认领儿童的家长。一会儿,在楼梯口遇见周智健,但他并不热情。他说广东、泉州两个解救工作组,泉州工作组的成绩最大,历时3个月,解救了20名小孩,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广东工作组才解救7名儿童,抓获犯罪嫌疑人1个,但他们到达广东时,广东电视台早已派出记者追踪到遵义采访,言下之意就是抱怨泉州的新闻媒体动作不大,反应太慢。我拿出一张7月10日的《泉州晚报》,把新闻版上我写的报道指给他看,并说报社不是派我来追踪采访了吗?周智健听后脸上才有了点笑意。旁边的家长听到我是特地从泉州前来采访的记者时,纷纷围了过来,拿着孩子的照片和材料递给我请求帮忙。望着那一张张焦虑祈盼的脸庞,我不由得感到心酸,但我又帮不了什么忙,只好反复解释,他们才一一散去。

周智健带我到打拐办找主任姬建生。姬主任说解救回来的孩子安置在忠庄儿童福利院,等会儿一些家属要去认领,你可以去看看。

忠庄儿童福利院离市区10公里,我到达时,大门口、围墙外已有几十个家长围扒在那儿。我对门卫道明来意后,门卫放我进去。操场上20多名儿童有的蹲着,有的站着,有的躺在地上不停地翻滚大哭。几个年龄较大的孩子一脸不情愿,嘴里还不停地喊叫:“我要回去,我要回福建。”这情景与门外的家长望眼欲穿、泪眼迷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出发前,我以为一个星期就可以完成任务,采访几个家属、主要案犯,再把案卷复印一份就可以回来写稿了。在实际开展工作时,才发现这种想法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异地采访有一定的难度,当地如不配合,你就陷入困境。我对周智健提出查阅案卷,周说案卷不能看,你需要了解什么情况我可以给你介绍。几次与他约定时间,到时又找不到他。而他的介绍又非常笼统,没有具体的情节。

不能查看案卷,这意味着对案件的过程缺乏总体的把握。我心里非常着急,于是直接找公安分局局长。办公室主任接待了我,并和我找到刑警大队大队长石晓洪。我对石大队长说,我们千里迢迢到此采访,目的也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呼吁拐卖儿童是一种犯罪行为,宣传公安干警解救被拐儿童的艰辛。石晓洪听了以后,打电话给周智健和姬建生,说可以让我查看案卷和参与提审犯罪嫌疑人。

得到刑警大队与打拐办的配合后,我白天查阅案卷,采访有关民警,晚上和星期天则采访丢失小孩的家属。当我采访了十几个家属后在整理材料时又傻眼了,丢失小孩与寻找过程大同小异。正当我发呆时,转机出现了。

第二天临近中午时,我还在打拐办,两男两女走近问我是不是从泉州来的记者,并示意我到外面说话。在分局门口,他们说他们已整理了一些材料,又说你在局里是不可能采访到真实情况的。听了这话,我眼睛一亮,感到很兴奋,就问材料在哪里,他们回答说在家里,邀请我去他们家里坐坐。在路上他们自我介绍,个子较矮的那个男的叫马兴国,女的是他的妻子傅冬燕,他们是航天部061基地的职工,另一个叫吴江龙,是浙江人到遵义市做床上用品生意的。在马兴国家里,马兴国夫妇拿出一份盖有42个红指印的材料,上面有小孩丢失的时间、地区及其父母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和一份致中央领导的信的底稿。正是这封信震惊了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和贵州、福建、广东省委和省妇联的领导。不久,公安部在遵义市召开贵州、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五省打击盗拐儿童犯罪工作协调会,讨论、研究打拐专项斗争的具体行动方案。贵州省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姜延虎,副厅长杨广生亲自挂帅督战。福建省委、广东省委的有关领导也作了批示,要作为本省大案来办,要花大力气协助贵州警方狠狠打击人贩子,努力查找被拐卖儿童的下落。

马兴国介绍说,遵义市丢失小孩起码有200名以上,丢失孩子的有90%以上是邻近郊区、农村以及其他省市的外来人口,他们到遵义打工,做点小生意,没法照看孩子,给人贩子以可乘之机。有的犯罪分子经过踩点竟公开撬门抱走才9个月大的婴儿。马兴国说,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把孩子解救回来的,所以他联系了所能联系上的家长,联名上书给省委、省政府和中央有关领导。

根据马兴国提供的材料,我重新确定了采访对象。因人生地不熟又有语言障碍,我请马兴国、吴江龙利用空余时间陪我到丢失小孩的家庭采访。在采访中一些家属的凄惨遭遇常令我眼噙热泪。有孩子丢失了父母离婚的,有外婆带外孙上街与人说话时外孙被人贩子拐走后,其外婆自己关在房间不吃不喝活活气死的。用“以泪洗面”的词语来描绘这些丢失小孩的亲属的精神磨难未免过于苍白与抽象,他们无一不是倾家荡产地踏上渺茫的寻子之路。他们欲哭已无泪,对着苍天他们撕心裂肺地呼喊:“孩子,你在哪里?!”

在采访中,我了解到丢失孩子的家庭,不论文化水平高低,无一例外烧香拜佛,抽签算命。遵义市有一种民间的迷信活动,叫做“看水碗”,就是从水影里看出求助的人所求之事的前因后果来。红花岗区就有一鼎鼎有名的大师“吴水碗”。7月18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一个被拐小孩的家属带我到外环路沙坝村的一座三层楼房里,“吴大师”住在二楼。我们走进时,已有七八个人在等候。

房间的正面墙壁上贴着观世音佛像,佛像下有一张桌子。桌上右前方有一不锈钢水勺,桌沿上放着一个瓷碗。碗里黝黑黝黑的,那就是“吴大师”所谓附有“神的密码”的小碗。我对“吴大师”谎称小孩丢了,请他看一看孩子现在哪里。“吴大师”对那些等候的妇女说,人家丢了小孩,心里急,让他先看。“吴大师”在问了孩子丢失的时间地点后,提起水勺在他面前的水碗注了些水,点起三炷香。只见他拿着香在耳旁快速晃动着,口里念念有词地注视着碗里的水。过了一会儿,“吴大师”对我说:“娃儿已到南方去了,一共3个。”我问他:“到南方哪个城市?”吴大师说:“还没有落脚点,你不要花冤枉钱四处找了,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就会有消息,5个月后孩子会回来的。”

“吴大师”这样的迷信活动在这座省会城市招摇过市,他从拐骗者家属那里骗取了源源不断的钱财,盖起了楼房,买了数套商品房。他之赖以生存的土壤,无非就是坐在我身旁那些被拐孩子家属,他们不惜拿出多年积蓄在几近绝望中企求某种希望!

遵义是一个多雨的城市,犹如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全然没有一点征兆。一天中午,一些丢失小孩的家长到我住的招待所找我,我送他们出来时一场暴雨噼里啪拉地下来了,浑身就如落汤鸡似的。我没有回招待所换衣服,直接到打拐办,反映了他们的处境。晚上,发了高烧。第二天上午,马兴国急忙到药店帮我买药,还特地从家里煮了稀饭送来,他的热情令我感动万分。在我离开遵义前往贵阳时,打拐办老张开着打拐办唯一的那辆旧吉普,送我到遵义火车站。我在遵义两星期的采访,终于感动了打拐办的民警们。

猜你喜欢

兴国案卷遵义市
超越函数ex,lnx与几个导出函数公式及应用
画家花盆下有冤魂:悔将女儿托付熟人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雅安市关工委到遵义市考察学习
做好防雷行政许可案卷的思考
国知局印发《专利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试行)》
秦兴国:一根拐杖撑起一所学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战友
档号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