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者,你为何事先不报告?!

2000-02-16

新闻记者 2000年9期
关键词:嘉禾舞弊考场

刘 朝

广东电白、湖南嘉禾等地高考舞弊事件曝光以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纷纷谴责有关领导、监考老师和舞弊考生,更有人对中国当前的教育制度、世道人心提出了质疑。然而,却很少有人思考:这些舞弊事件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我们不妨先看两则来自权威新闻媒体的报道:

其一,“高考前夕,(广东)电白县一群学生投书报社,举报本县有人企图利用BP机在高考时舞弊。7月4日,记者秘密到达电白县城水东镇,对来信反映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实地暗访。”结果发现,“有三个学生也在此挑选call机。他们透露:当地的call机高考作弊有套由团伙进行操作的成熟流程:提早就找一些无心升学的人,负责把试题偷抄出来;或买通监考老师,把试卷传出,让其他老师迅速作答,再将答案call回考生机上。”(据《羊城晚报》7月9日)

其二,“据拍下(湖南嘉禾)现场的湖南经济台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高考前,该电视台收到一个匿名电话,反映该省嘉禾一中常有高考舞弊现象。经视记者在7月6日上午,赶赴距长沙10小时车程外的嘉禾县作现场调查研究,发现情况属实。第二天,湖南经视两名记者乔装打扮,在距离嘉禾一中考场20多米处的一幢居民楼上架设了一架摄像机,隐蔽后开始对考场内进行拍摄。从上午9点语文考试,一直拍到下午的考试结束,记者拍到了足足180分钟的现场录像。”(据《北京青年报》7月10日)

这说明,无论是在电白,还是在嘉禾,记者都是事先知道有人准备舞弊的。既然知道,那么作为一个记者和公民,就有义务也有责任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以期在舞弊没有发生之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然而,他们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乔装打扮,在考场旁安装摄像机进行偷拍。而结果呢,舞弊“如愿”发生,于是记者们便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独家大新闻”。

大凡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舞弊极具传染性。本来成绩好并不打算舞弊的学生,眼看别人舞弊但却无人过问,谁不愿意试一试?尤其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考场,谁愿意因为没有舞弊而输给别人?所以,按照“从众心理”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推论,那就是:一些本来遵守考场纪律的考生,因受到“传染”抵挡不住诱惑而舞弊。对这些人来说,按照规定,他们自然要受到取消考试成绩甚至更严厉的处罚!这对他们而言,多少有些不公。况且,很多没有舞弊的考生也因此受到连累,有的将重考,有的在录取时可能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更有甚者,这两个县的高考考场因此被取消,将来的考生只能到外县去参加高考。对这些考生来说,更是不公!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记者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地向有关单位通报,并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杜绝这种情况发生,那么,这种恶梦和悲剧还会发生吗?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有舞弊企图的考生,如果事先得到了严厉的警告和坚决的制止,那他们绝不敢铤而走险!这样做,也就能够从根本上维护高考的公平和公正。作为“人民喉舌”的记者来说,这是不是比做一篇“石破天惊”的独家新闻更有意义?遗憾的是,我们的记者终于没能这样去做,而是眼睁睁地看着一些人滑入泥潭。

当前,新闻媒体竞争激烈,各家媒体争发独家报道,抢独家新闻,求轰动效应,这能够理解。可是,难道因此我们就有理由将本来可以避免的悲剧变成实实在在发生了的事实吗?这究竟是在实施舆论监督,还是为了获得新闻而听任悲剧丑闻的发生?难道这就是我们记者的“职业道德”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不该发生的悲剧还是发生了。这个时候,话再多也已经于事无补。但类似的情况可能还会发生,所以我还是想说:其实,只要我们的记者能够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此事,这种悲剧真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呀!

愿此能够引起人们的深思!

猜你喜欢

嘉禾舞弊考场
一只白蝴蝶
中国企业反舞弊画像
故事停留在过去的时光里
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与企业高层相关性研究
跳街舞的男孩
期末小考场
高考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