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月赛获奖作品
1999-06-06
![]() |
"温故知新"月赛获奖作品 奔向新世纪(一等奖)上海/刘群 摄/文 在浦东这块土地上工作生活了近20年,亲眼目睹了她翻天覆地的变化,浦东乃至整个上海面貌日新月异。我选用城隍庙附近一座未完工的33层建筑为制高点,用豫园、浦东、陆家嘴作为前后景,反映出申城百年来沧桑巨变,温故知新,奔向廿一世纪这一主题。待傍晚7点,华灯初上之时,拍下了这一作品。 |
![]() |
认识他们吗?(二等奖)北京/李文明 摄/文 春节期间,马路两侧卖年货的比比皆是。年画摊摆出了各类门神、仙仕。当画贩从装年画的袋中取出一幅"伟人"画时,路边一个小女孩用好奇的眼光注视着这幅画。画贩灵机一动,问小女孩:"认识他们吗?"我利用16mm镜头,拍下了这一瞬间。该作寓意勿忘过去、勿忘历史,承前启后、展望未来。 |
![]() |
借凉(二等奖)上海/金越明 摄/文 四、五年前,上海人民的住房条件尚未根本改善。一到酷夏的夜晚,居民便到附近的大商场门口"借凉"。而现在,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空调,这样的场景已永远成为历史。 |
![]() |
古老的歌谣(三等奖)甘肃/雷雨田 摄/文 年轻的母亲挎着一幅拙笨的犁杠,年幼的孩童牵着耕牛,母女与共、人牛为伴。看到原始古老的生产形势、生活习俗以及勤劳纯朴的心灵,仿佛超越了生活时空,来到了一个远古的时代。令人沉思和遐想。 |
![]() |
澳门-祖国母子情(三等奖)江苏/张仁斌 摄/文 作品在暗调的基础上,利用烛光把西瓜灯上雕刻的字及西瓜的轮廓映照的通透醒目。通过作品中的母子之情,寓意人民对祖国与澳门的母子情深。 |
![]() |
载入史册(三等奖)内蒙古/李东光 摄/文 建国初期,蒸汽机车一直担当着繁重的运输任务。九十年代,仅存的最后一台解放型机车在晨光的映辉下披上了一层金盔甲,我激动地为这位"功臣"留下了最后的瞬间。我把拍摄者的影子摄入镜头,告诉人们:人们不会忘记它们,它们的光辉业绩将载入史册。 |
![]() |
窑洞里的歌声(三等奖)河北/薛伟宏 摄/文 国庆节这一天我们一行三人来到黎城县的一个乡村小学。这天中午住校的女同学们在宿舍里挂上国旗、点上蜡烛,她们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祖国五十岁生日的祝福。 |
![]() |
明天会更美 (三等奖) 北京/秦大唐 摄/文 北京城市改造和建设的速度发展很快。在一施工处,我发现旧房子仅拆一半,而新房已建起,对比强烈,很有特点。拍摄时,人物采用背影,更能突出深远的含义:明天会更美。 |
![]() |
岁月的追忆(优秀奖)北京/刘春林 摄 |
![]() |
古镇周庄喜事多(优秀奖)江苏/关锦峰 摄 |
![]() |
汗水与辉煌(优秀奖)上海/丁莹 摄 |
![]() |
通途(优秀奖)宁夏/李仁安 摄 |
![]() |
老街印象(优秀奖)辽宁/杨清良 摄 |
![]() |
回忆(优秀奖)河北/卢锋 摄 |
![]() |
金秋沂蒙闲人少(优秀奖)山东/胡晓坤 摄 |
![]() |
老店(优秀奖)浙江/胡益辉 摄/文 老师傅从十来岁开始当学徒,一干就是六十年。至今,理发店只增添了电剪刀、电吹风和电风扇。问老人为什么不扔掉那修了又修的破转椅和那没了电线的广播筒,老人说:"它们伴了我这么多年,舍不得。" |
![]() |
第一课(优秀奖)黑龙江/杨福升 摄 |
![]() |
识字(优秀奖)山西/刘汉宏 摄/文 过年时,与几位影友到吕梁革命老区创作采风。在一偏僻山村发现有一小女孩和老爷爷在识字。这不正是反映山区人民渴望文化以摆脱贫困的好场景吗?于是我们快门齐按,留下了这一画面。 |
![]() |
九月十日山村小学的早晨(优秀奖)山东/邹红阳 摄 |
![]() |
课间游戏(优秀奖)广东/陈健枝 摄 |
![]() |
风雨同舟(优秀奖)广东/冯耀华摄/文 面对镜头的这几对饱经风霜、风雨同舟数十年的老夫老妻,金婚一刻,他们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我被其感动,遂为其留影。 |
![]() |
为了明天(优秀奖)上海/唐勇刚 摄 |
![]() |
献给新世纪的礼物(优秀奖)江苏/孔令挥 摄 |
![]() |
回门的日子(优秀奖)山西/南秋洋 摄 |
![]() |
昨天、今天、明天(优秀奖)山东/康明 摄 |
![]() |
走近(优秀奖)北京/王铮 摄 |
![]() |
布朗山的孩子们(优秀奖)云南/罗怀学 摄/文 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绽放着活泼可爱的笑容。这就是孩子们的天地,孩子们的生活。 |
![]() |
梦魇寻踪(优秀奖)浙江/陈岳正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