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智育要融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实施
1998-09-14徐智德
徐智德
为了表述教育的目的,教育方针将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等几个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将教育分割成诸多方面来实施,如教学系统、德育的专门系统等,更不能将学生投入主要精力的教学过程看成德育的“扩大系统”。笔者主张融德育于主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境筹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从根本上克服德育与智育两张皮的现象。
一、德育与智育分分合合的历程
我国的教育传境是将德育与智育融合为一体进行的。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就是一个佐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造成德育与智育分离的局面有历史原因.也有管理的失误。解放初,国家接收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高校。当时,社会主义教育对大学教授也是个新问题,因而,将德育与智育分而施之本来是出于社会大变革后的权宜之计。但随着从旧社会过来的老教授在思想改造方面的进步和新中国培养出来的教师的加盟,不改变对教师队伍的认识,而仍采用原来的教育,教学方法就难免有整形而上学之嫌了。
70年代末,伴随着对新中国建国初17年“两个估计”的批判,大家普遍认识到教师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广大教师长期被压抑的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的热情如春潮澎湃,将教书育人活动搞得轰轰烈烈。许多教授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还与学生共建朋友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一个时期,大有将德育与智育综合实施之势。但是,由于“文革”遗留下来的“教育断层”的冲击,很快又使德育,智育再度趋于分离。
教师队伍断层,导致高校选拔教师过分重学历,轻德行。教师队伍的考核晋升,科研是硬指标,教学是软指标,教育则更次之。实际上,对教师抓业务的一手硬,抓思想的一手软。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学生在思想方面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传统的就德育论德育的思维模式,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两课”为主渠道、主阵地的“德育的专门系统”。德育与智育两个方面的各自加强,就这么鬼使神差地又一次造成德育与智育分离的局面。
二、德育与智育融合是教育的基本规律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德育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其目标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学好他所学的专业的同时,与社会建立正确的关系。“为人民服务”这个观念只有结合他们将来鞍以“服务”的业务学习才能根深叶茂。因面,将德育课程植根于学生的主攻学科教学过程中,将会形成以德统业、以业养德的良性循环,也有助于学生参加工作之后道德和业务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学生对于老师一般比较敬重。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各任课老师如能将本课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及其作用,将学生热爱课程学习和树立以专业技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融为一体进行教育,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体主义精神是为人民服务的支柱。通过对现代工程高度综合的认识,通过与老师、同学共同实验、实习和协同劳作的体验,学生才会逐渐感悟什么是集体主义,通过马列主义理论教育而升华,变成一种内在的品质。因而,学科教学过程事实上是学生形成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最好培养过程。从受教育的机会看,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活动内容,抓好这一块阵地的教育,其潜力也是十分大的。
现代科学已经表明,人类创造的整个知识构成—个现代科学的体系,在体系内各个部门都能互相沟通,其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角度看,唯物辩证法也是各个学科进行智育的锐利武器。另外,从教育方针看,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国情,也是在各个学科落实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是—种单纯的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而且也是德、智、体诸育的共同基础。
由此,笔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该界定在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内的整个教学过程的范畴内,或曰,将德育和智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都定位在同一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应该将传道与授业结合起来,使职业道德教育成为形成“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天然内核。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负责精神,还要通过参与协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专业课既要反映现代科技的发展水平,又要介绍我国的国情,通过引导学生探索从我国目前的立足点走向世界先进水平的最优途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务实的品格。
从心理学上看,人的行为是受某种需要支配的。而需要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通过专业教育阐释本学科的社会需要,将专业的发展与个人的需求结合起来,这样为学生所建立的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的根基将是比较牢靠的。在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将会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近几年,围绕着加强德育,加强理工大学人文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人将高等教育分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认为科学教育是教学生做事,人文教育是教学生做人。笔者认为,投有人文精神的科学是不完备的科学教育,难以做好事;投有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是低级阶段的人文教育,难以培养现代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要提高的,但如果因此说大学生提高做人的品位只能借助于增加人文知识教育的课内学时实现,那么能否说,我国以前人文学科的毕业生其人文精神比理工科的毕业生在总体上好一点呢?我看不能这么说。任何学科都是人类探索自然与社会规律的总结,都含有人文精神。陈景润受到领导的关怀,连一句得体的感激话都讲不好,但他金身心地投入到摘取哥德巴赫猜想的桂冠中,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中华民族的科学精英。针对有人盲目模仿某些西方国家的通才教育,力学专家张维院士说:“美国大学搞通才教育,和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较差的情况有关,因此把许多基础课放到大学去学。大学毕业要从事工科专业,还要再进公司办的培训班或去读研究生院,人才培养的成本很高,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工科还是要注重专才教育。这就是说,我国的理工院校固然要拓宽专业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但从人才类型上总还是要培养工程师,不是培养样样通、样样松的毛坯。因而,在课程结构上,还是要引导学生主攻理与工,将做人与做事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都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
李鹏同志1988年1月30日在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校长作为一校之长,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地抓起来”;“学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监督、保证和支持校长的工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密切党和广大教师、学生的联系,配合校长抓好这项工作”。这一讲话,给将德育与智育结合实施指明了方向,从隶属关系上
消除了德育与智育两个系统分管;因而始终呈现为两张皮的现象。
三、确立教学过程亦为德育主渠道,主阵地的措施
1.转变观念,落实任务
融“传道、授业”于一体,是我国教育的传统,将德育与智育分割成两张皮,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但是,要改变这几十年内形成的德育与智育分离的观念也不容易。首先,由于我国高校具有党组织与校行政两套机构,两套机构在多年的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党组织管德育,校行政抓智育的机制。其次,党组织把握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是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所以,党组织要从直接对学生实施德育变成支持学校行政统一实施教育方针有个适应过程。学校行政要将德育与智育统管起来也要从教学管理、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逐一落实。
2.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提高
要促进德育与智育的结合,将整个教学过程也变成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就必须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科学。从事各个学科教学的教师要强化自己对学生负有“传道”与“授业”双重责任的观念。优秀的教师举重若轻,融德、智、体、美诸育于一体,使学生轻轻松松地就能享受全面的教育。这种深入浅出确是真功夫。教师缺乏全面的知识功底作底蕴,要求他对学生施以全面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
学生接受教师的教育,并不单纯通过聆听教师的口头说教实现。他们不因为你教的是品德课,就认为你的品德高尚。学生总喜欢将教师的言和行加以比较,体验教师的内心世界。对于教师的学术水平与人格力量这两个方面,学生最看重的是教师的人格力量。所以,教师要为人师表,强化垂范意识,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这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职业道德或基本素质。
3.加强德育必须重视实践教育
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一定的道德行为持续不断地进行,形成一定的道德习惯,就表现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所谓“积善成德”,就是说好事做多了,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因而,德育过程必须重视实践。
在高校,首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道德行为。21世纪是新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兴起的世纪。我们要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先进水平,就要造就一批对振兴中华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若能无愧于担当如此大任,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善于吸收世界科学技术的敏感性;有不断追求真理以及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顽强拼搏精神;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这些优秀品质,从一进校门就要结合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和积累。脱离学习过程而谈这些品质的修养,只能是一句空话。
学生的思想变化有规律性也有差异性。由于知识层次、年龄特征等因素,学生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很明显。因而,学校可以按照学生思想变化的规律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相应的面上教育,如制定必须遵守的(学生行为准则),营造必要的校园文化氛围,结合形势和共同的思想问题开展某些讲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另方面,受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等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思想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即使同时代同群体的学生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针对性是德育的根本特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针对性的德育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仅是德育的根本教育原则,也是德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