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998-09-14孙伟龙涛
孙 伟 龙 涛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概念
关于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这个问题,目前尚无固定的定义。为此,我们借鉴有关模式的一般原理,把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地概括为这样一种概念: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对培养目标、业务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法、教育管理体制等教育变量的系统组合,它是制定教学方案或教学计划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模式一般具有综合性、特殊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回答“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基本问题。一句话,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人才培养方向的若干突出特点。
二、地方工科院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工科院校不断深化改革,更新观念,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最主要的模式不外乎有这样4种:
1.“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
为了改变原有的“专才教育”模式,许多院校在尝试着一种“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一专多能”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要求毕业生基础厚、专业宽,理工、人文、管理结合,注重人才的思想、业务素质社会化,强调培养开拓能力。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专业教育仍得到重视,同时加强了外语、计算机等教学,增加了部分适用的选修课,特别是人文类选修课,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由于接受了系统专业教育,又有其他相关知识的补充,知识能力结构趋于合理,能力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增强。同时,许多高校对长线专业和老专业进行了改造,增设新的专业,拓宽了专业口径,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专多能”的机会,为顺利进入人才市场、适应社会的需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按专业大类招生与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做法是:按专业大类培养,打通基础课和部分技术基础课,实行按系(院)招生,强化基础,淡化专业,拓宽知识面,注重学生能力、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增强适应性。学生入校后前1—2年学习共同的公共、基础和技术基础课,3年以后,根据国家需要、社会需求、个人志向选择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辅修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从而使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加厚,专业口径加宽,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实行“主辅修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主辅修制是对那些学有余力学生的一种培养方式。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规定学制内学好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再攻读另一专业某一层次的规定课,或辅修另外一个本科专业(双学位),或一门课程,从而不同程度地改变并增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成学科交叉、专业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主辅修制的实行使部分学生具有多学科知识和相应的技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专业范围得以拓宽,增强对社会适应能力,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效率。
4.实行“预分配(三明治)”的人才培养模式
预分配制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结束后,将学生预分配到企业进行实习,结合生产、科研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实习几个月或半年时间,返回学校后根据工作实际,学习和选修有关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答辩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进行。这种模式采取理论——实践——理论的方式,旨在强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地缩短了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适应期。
三、面向21世纪,建立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变化,迫使我们变革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面临着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呼唤着新的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1.确立模式设计指导思想
地方工科院校是以地方所属和按工科进行划分而构成的一个高等教育群体。地方工科院校选择办学目标的依据有三个方面,即国家方针政策、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自身发展的条件。而这三方面除按国家方针政策办学外,最能体现地方院校特点的,就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竭诚为地方工业企业发展服务。这是地方工科院校的办学方向、宗旨和指导思想,也是地方工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依托。也就是说,地方院校服务范围的区域性,要求地方院校从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都要以本地区的需要为依据,不断调整与地方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关系,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中求得自身的发展,办出特色。另外,地方院校办学历史相对较短,办学条件和规模、师资水平、学生素质等都不如其他重点院校,地方院校招生、分配都是在本省内进行。正是由于学校的办学目标、方向和自身特点,决定了这类院校培养的人才都要到本地区大中型企业和部分乡镇企业,从事于实际工程技术工作。由此可见,地方工科院校的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最佳位置就是面向工厂、企业,为工厂、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优化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问题
(1)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地方工科院校是以培养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主,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必须有突出的体现。一是要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机会使学生接触社会、熟悉工厂、了解生产第一线的工作,能有更多的参加实验、培养科学作风、提高实验和测试技能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有更多的进行工程实践、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二是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加强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学组织,建立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实习教学体系、设计教学体系。
(2)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面向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正在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国际化的进程,这些都对高等工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深入和更复杂化的要求。因此,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综合素.质良好的人才。但是,目前地方院校突出的问题是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非常薄弱,有些院校甚至是空白;德育效果也不理想,空洞的说教、单纯的课内理论教育显得苍白无力。实践证明,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虽然是必要的,但仅仅靠“两课”的理论和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它需要课外生动的实践教育和亲自参与(如校园文化教育),使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这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实质、最关键的问题。教学内容改革应放在“更新、拓宽、综合、精练”上,逐步提高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设置力求小型化、模块化、多元化,顺应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趋势和工程技术综合性特点,逐步提高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引进或独创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另外,教学手段要现代化,使用电化教学、CIA、多媒体,要建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4)加强工程教育和工程师基础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教育是工科院校最重要的业务素质教育。工程教育要培养的工程人才,不论是侧重于工程技术类型的或者工程科学类型的,还是侧重于工程管理类型的人才,都要以工程实践为基础,培养具有强烈工程意识和工程背景的人才。然而目前地方工科院校的工程教育特点并不突出,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各门理论课程含工程内容不多,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缺乏综合性和实用性,实际上也存在“回归工程”的问题。新入学的学生要一年半以后才到工厂,不了解什么是工程,建立不起工程观念。毕业设计的内容单一,过程不完整,缺乏仿真性,根本谈不上有所创新。因此,要切实加强工程师基本素质教育,模糊基础教育、技术基础.教育、专业方向教育的层次界线,提前安排工程教育,在一年级开设有关工程概念性的课程,安排参观性工厂实习。要加强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与工程实际的联系,毕业设计选题要选择生产实际课题,或结合教师科研进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工程活动注重的是发明和革新,而学生要适应于未来社会,仅仅有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创造性,具有创新思想,发展这些思想,并使之付诸实施。
(5)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随着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职业结构不断变化,国家教委新专业目录即将出台,为满足按专业大类培养人才的需要,仍要求拓宽专业面和知识面,增强大学毕业生的适应能力。
总之,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点应放在强调宽口径专业教育,注重现代工程师基本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重视教育的实践性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以及各种能力培养,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扩大学校的开放度和社会化,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性。这样,才能培养出通用性较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要着重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具有现代工程师基本素质的宽口径专业人才。
第一作者单位:吉林工学院高教所(长春130012)
责任编辑;袁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