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1998-09-13吴金昌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8年4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想能力

吴金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对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问题,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和重视。本文拟就有关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问题谈一些个人意见。

一、创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所谓创造能力,是指进行创造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所产生的思维结果在本质上是新颖独特、前所未有的,并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能够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创造能力较强的人,主要特征有:首先,具有合理知识结构。“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一个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广泛的邻近科学知识,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新的科学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探索未知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第二,具有创造思维。一个创造能力较强的人,往往在思维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求异性。他们既尊重科学,又不被传统观念和已有的知识所束缚,对已有的权威性的理论不迷信,而是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对未知的领域有着强烈的探索兴趣和创造欲望,而对于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和问题,能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他们特别注意客观事物的差异性、特殊性,思考时往往采取逆向思维的方法。还善于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根据已有的表象,在头脑里独立地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形象。此外,创造能力较强的人,不仅具有较强的发散思维,而且具有良好的聚合思维能力。他们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思考出大量的观念,而且这些观念是新奇的、独特的,然后再把这些观念重新组合成新的结构。这样反复几次从中得到恰当的观念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创造型人才的一个主要特征。第三,具有高贵的思想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二、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措施

根据培养创造型人才对教学提出酌要求,必须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各个实践环节的训练,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传授知识、加强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突出创造能力的培养。

1.转变教育、教学思想

在我国,长期以来把学校看成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教育、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就是接受和储存知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三中心”教学思想体系,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改革旧的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是培养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科学的教育学告诉我们,现代教育、教学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培养学生的智能,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放在重要地位。除了教给他们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创造能力,掌握发展新的科学理论的思想方法,建立起合理的智能结构,学会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创造性的工作,切实成为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教育、教学思想上来个转变,既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并把二者统一结合起来。

2.更新教导内容

对于当代;《学生来讲,基本矛盾是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的矛盾。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那些能够发展创造才能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会猎取新知识的科学方法,就必须精选教学内容,改变一些课程内容陈旧、僵化、严重落后于当代科学文化发展的现象。在充实和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拓宽专业设置,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文理科相互渗透,扩大学生的知识眼界,这样才能为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奠定好的基础。为此,一要处理好大学和中学教育的衔接问题。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学教育内容在不断深化,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能力不断增强。因此,高等教育的内容应在此基础上提高起点,取消和中学教育重复的内容,选择适应学生智能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内容,突出高等教育的特点,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二要改革课程之间各自封闭的状况,精选内容,抛齐那些陈旧、庞杂、重复的部分,增加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思想、新发展。尽可能使学生掌握一些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开扩思路。三要调整教学计划,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要开设跨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性课程,以适应目前各个学科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要求,为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为以后创造性的学习和创造性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3.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基本上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严重地影响着学生智能的发展和培养,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必须下大力气改革教学方法,废止灌输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将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改单一接受式的教学为重视发现式教学、导学式教学。教师要重视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新信息、新思想,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勇敢大胆地提出问题和见解,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甚至是反对的意见。对于学生提出的具有创见性的问题,要及时鼓励,要给于引导。要重视学生的自学,尽可能减少讲课时间,增加学生自学、讨论、研究时间,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要改革考试方法,既重视知识的考查,更重视能力的考查,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发挥创造能力。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还必须加强教学的各个实践环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培养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机会。

加强实践性教学,首先要加强实验课教学,着眼学生创造性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不要受已有知识的束缚,要敢于突破已有“知识圈”,敢于创造性地进行实验。对高年级的实验讯要尽量增开或加大综合性的、带有研究性的项目。改变“抱着学生走”的方法,从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操作、分析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直到完成实验报告、总结,都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把实验过程变成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过程。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学生时代思想最活跃,最富有想象力,最敢创造。通过参加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毕业后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活动。此外,还要加强第二课堂和其它教学实践环节的学习和研究,广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创造条件。

5.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高等教育要培养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必须和教学本身的改革同步进行。要改变过去统得过死,不利于创造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我国高等学校在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对学生以分数高低和是否“听话”分优劣,并决定分配去向。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管理规章制度,不但束缚了学生手脚,而且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和培养。为此,应增加鼓励学生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成果的内容。如在制定评选奖学金标准时要注意体现有利于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成绩考查评定上,要增加有关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规定和标准,对于创造能力较强并取得创造成果的学生,要有一些特殊待遇。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应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把“封闭式”的教学管理制度改为“开放式”,使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积极主动地构建个人的知识结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创造性人才培养还和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关系。一个人的创新精神是在正确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在情感的激励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目的明确是事业成功的思想基础。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培养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义务感,使他们逐渐树立正确的信仰和世界观,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树立为振兴中华、为祖国早日繁荣富强作贡献的思想,才能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奠定好的思想基础。为此,还必须改进和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各项管理工作,使学生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050016)

责任编辑:袁海军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想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