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武的对联故事
1997-04-02李炎锠
李炎锠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百年来风传江南。
杨乃武,浙江余杭县余杭镇人,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生,咸丰十一年考取秀才,同治十二年(1873)八月考取举人。他是一位有才学并富有正义感的人。下面四则有关他的对联故事,即可见他为人的一斑。
一联救人命
鲁厩焚如,孔子问人不问马;
钱江潮涌,将军问马不问人。
这副联语,是杨乃武写给当时的杭州将军瑞澂,并由此而搭救了一位牧马人的性命。
清同治初,一牧马人给瑞澂牧马。有次,他把马放到钱塘江边的草地上。时值秋天,正遇涨潮,潮水突然汹涌滚来,牧马人驱马不及,有一匹马被潮水卷去,卷去的偏偏是瑞澂的爱马。瑞澂闻讯,大怒不已,下令将牧马人关起来,并声称要杀牧马人来祭他的爱马。牧马人的妻子心急如焚,四处奔走求人,均无办法。后来,她听说杨乃武急公好义,就赶到余杭镇去,跪在杨乃武前哭诉此事。杨乃武听后,恨恨地道:“朝廷提倡尊孔,却不懂孔子爱民的学说,从这件事看,民比马都不如!”他毅然写了一张呈状,并附上前面的那副联语,要她呈给瑞澂。
瑞澂看了呈状,尤其是那副对联,意识到杀人祭马是违背孔孟之道,又怕犯了众怒,就释放了那牧马人。从此,“一联救命”成了杭余一带的佳话。牧马人一家十分感激杨乃武,常去拜望,像亲戚一样,到儿孙辈仍来往如故。
·讽联刺贪官·
大清双王法,
浙省两抚台。
这是杨乃武贴在余杭县衙照壁上的讽联。
当时,余杭县百姓完粮,陋规很多:交银子有火耗,每两要加三分至五分;交粮要折耗,农户把粮食倒入斛中要堆得满尖,粮胥用脚踢三下,堆尖之粮溢在地上,不准农民扫取,俗称“踢斗淋尖”。这些所谓“火耗”、“折耗”都落入了贪官污吏的腰包中。实际上,清代从雍正开始就禁止这些陋规,但屡禁不止。那时,江浙一带的乡宦做京官的不少,这些陋规对于乡宦的利益也同样是受到侵害的。因此,他们纷纷联名上奏,要求取消陋规。后来,朝廷下了一道谕旨,明令取消“踢斗淋尖”,浙江巡抚也出布告,禁止这一陋规。但是,余杭县交粮集中地仓前镇的粮胥们,除了对一些大粮户(都是乡宦士绅)来交粮不敢再“踢斗淋尖”外,对大部分小粮户(主要是一般农户),仍照旧行事。杨乃武认为这是违犯了朝廷谕旨和巡抚布告,就到县里去控告粮官的舞弊。当时的县官,就是后来诬害杨乃武、小白菜的刘锡彤。粮官的舞弊,原是在他默许下进行的,并且他得的是“大头”,对此自然不理,并认为杨乃武是多管闲事。杨乃武生性鲠直,据理抗辩,并责备他包庇下属,不为小民作主。刘锡彤恼羞成怒,将他斥逐出衙。杨乃武愤恨交加,写下了上面的那副对联,亲自去贴在县衙的照壁上。由此,也种下了后来被诬入狱的祸根。
·愤联讽官场·
举人变犯人,斯文扫地;
学台充刑台,乃武归天。
这是杨乃武被诬入狱在狱中写的一副对联。
同治十二年七月,杨乃武被知县刘锡彤诬陷入狱。他虽坚不屈供,但刘锡彤多方施毒计诱逼毕秀姑(即小白菜)、钱坦(即钱宝生)诬供杨乃武,并严刑拷问,将他们屈打成招。其姊两次京控,三司会审,均未能平反。后由翁同和出面上奏,慈禧才派筒放浙江学政、礼部侍郎胡瑞澜为钦差大臣,重审此案。但由于浙江巡抚杨昌(氵睿)官官相护威胁利诱,刘锡彤重金贿赂,胡瑞澜终于同流合污,用重刑拷逼不让杨乃武翻案。在杨双腿被夹断、昏迷不省人事时,胡命狱卒拿起杨手,在一份所谓的“供状”上按了手印,遂定“维持原判”,杨乃武斩立决。至此,杨乃武认为再无平反的希望,就写了上述这副对联,吐自己的怨气,讽胡瑞澜的昏愦,刺官场的腐败。后来,杨乃武案平反,胡瑞澜亦被罢官。
·赠联悼钱坦·
名场利场,即是戏场,做得出满天富贵;
寒药热药,无非良药,医不尽遍地炎凉。
横批:镜花水月。
这副对联,是杨乃武平反出狱后送给“钱宝生”药铺的。
“钱宝生”在所有杨乃武、小白菜的文艺作品中,是个为虎作伥的坏蛋。其实,在历史的真实中,“钱宝生”是杨毕冤案中的一个冤死者(唯一的)。“钱宝生”本无此人,是杨乃武屈打成招时乱供的一人。刘锡彤严刑逼供,要杨招出砒霜从何而来?杨在无奈中想起了仓前镇有个“爱仁堂”(即“宝生堂”),老板姓钱,他便随口而出。刘锡彤又问他名字,他并不知道,就编了个“宝生”的名字。刘锡彤就将“爱仁堂”钱老板抓来。钱坦上堂对证以实相供:一、自己不叫“宝生”,而是单名一个“坦”字;二、他和杨乃武、小白菜素无来往;三、他的“爱仁堂”是爿小药店,从不经营砒霜,有账可查;四、杨乃武虽过去来店撮过药,但他中举后从未再来过。但刘锡彤却不管这些,为了要致杨以死地,威胁逼钱作证,可钱仍坚否认卖过砒霜给杨乃武。刘叫一个地方痞绅陈竹山(此人和杨乃武有宿仇,也是制造这个冤案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后监毙)去劝诱,答应只要他承认卖给砒霜给杨乃武,即可给他无干的谕贴,释放回家,钱坦才违心地作了伪证。岂知此案一再反复,钱坦也无法脱去干系,一直系狱无法解脱,最后病死在狱中。后来,杨乃武出狱,他觉得虽然钱作了伪证,但钱之牵进此案还是由他乱供而起,心中终有歉意。他后来做蚕种生意,常乘船去桐乡等地,途径仓前,总要去钱家看望,并为钱家的爱仁堂写了这副对联。这联句,是借用杭州药王庙中的楹联,也是杨乃武的心声。
(责任编辑/杨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