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忽略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1996-07-15胡靖方

读书 1996年10期
关键词:拓片会馆石刻

胡靖方

今年四期《读书》载郜元宝先生《读鲁思屑》一文,其中一条,点中要害,惜未能深入。郜先生引张文江的私下讲谈,说“鲁迅之所以为鲁迅,在于十年抄古碑”。郜先生说:“好像还没听说过有谁在认真研究这古碑的具体抄法。”其实,所谓抄古碑,即传统书法训练的临摹,并不神秘。鲁迅终生与碑版打交道,并不只是在绍兴会馆中的十年,《日记》以及每年的书帐,有很清晰的脉络,也谈不上是“谜”。

十年抄古碑主要是由鲁迅的兴趣、爱好所决定,如同俞平伯、谭其骧之好昆曲。这当然是他知识结构中的一个要项,但也不必大费周章,把抄古碑想得太玄。在鲁迅研究中这是一个空白,周详、深入的记述不多,但在这方面所作的资料整理还是比较全面的,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鲁迅藏汉画像》,第一册为南阳汉画像,第二册为山东、江苏、甘肃、四川汉画像。基本上反映了鲁迅的汉画像拓片的收藏。

鲁迅倾其一生精力、财力搜集了大量两汉至隋唐的石刻拓片。书信中、日记中多处记载购拓片的事,尤其一九三六年八月致南阳王正朔函,请其将南阳市北关魏公桥基石刻,“切望于水消后拓出”,这时距先生辞世两个月,可见碑刻拓片的收集在他心里有多重,这种几近痴迷的爱好让人感动不已。据统计,鲁迅搜集拓片保存至今有四千一百多种,包括造像、墓志、碑、砖、瓦、镜、钱、画像等共五千九百余张,其中如龙门石窟全拓,大小一千三百二十枚拓片,可谓壮观。在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一八年,鲁迅抄录古碑七百九十种,多达二千张,其中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草等,十分认真。

有关鲁迅这方面的成就,书法界已有不少研究记述,目前正在编撰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部分就有鲁迅的分卷。随着对鲁迅书法研究的深入,鲁迅在会馆抄古碑的这一段,我们会有更清晰、完整的认识。

猜你喜欢

拓片会馆石刻
杨陵区文化馆“熔古铸今·金石遗韵”杨陵区高浮雕拓片展开幕
拓片
你读过历史,有没有见过历史的影子
“乡土之链”话会馆
美法院判决“中华总会馆”撤旗案
人在他乡为异客北京会馆游
遍布全国的山西会馆
大足石刻优美的雕塑语言——气功相
渭北民间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