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若浮云

1994-08-24羊长发

中国青年 1994年6期
关键词:爬格子如云剪贴

羊长发

朋友分别,赠我“心若浮云”四字。我玩味良久,将它悬挂在墙壁上。

有人告诉我,“心若浮云”是常人很难达到的。但我想,至少我们应该与它更趋近、更贴切些,那样才不至于拘泥世俗,不至于被纷繁的世事搅乱了心致,能够“遗世而独立”。

偶尔到郊外去看山,天气晴和的日子,总有一些白云轻轻地悬挂在山脊。翠绿的山色,飘逸的浮云,便极合我的心境,仿佛自己已领略了古人的豁然和旷达。于是,平时的许多烦闷和不安,在此时便得到了深深的慰藉。古诗“荡胸生层云”“如云效鹤”,恐怕就是说的这样一种心态吧。

自然界的许多景致,大多是静止不动的,而浮云则是一种流动的风景。有谁能知道一片稍纵即逝的浮云的踪迹呢?——那一览晴空下的浮云,轻盈恬淡,洁白空灵,随风飘来飘去,自由自在,我们不知道它究竟来自何处,或者要到哪里去。——但它总是那样悠然、那样洒脱,甚至有时会在飘飘荡荡之中化为虚无。

于是我极喜爱这种飘动的精灵。我常常将它视为一种淡泊人生的写照。并在自己的窗棂上,用洁白的纸剪贴成一片云的形象。微风乍起,吹拂着窗棂上的白纸,与墙上的“心若浮云”构成一种深刻无言的意境。夜,黑沉沉的,孤寂的灯光照射在窗棂上、墙上,灿然若日光的朗照,使桌面上纤毫毕现。一些尘埃争先恐后地飞升,飞得越快越高的是那些最小最轻的。这无端地使我时常生出一些毫无意义的联想和悲哀。所以,我偏爱浮云。即使是用纸剪贴的也罢。

闲来读些古诗,一些句子总让人缅想着古人的心境。如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虽然我不能理解那些诗是否具有作者更深层的意思,但它们的确对我有很深的感受。它体现了一种飘然如云的超脱感。

曾有少时的同学邀我去跑生意,说是一趟回来可以赚个千儿八百的,还说每天爬格子不如为小报小刊写些“带劲”的东西来得实惠,但我自信自己不是赚大钱的材料,便没待他说完便轰走了他,同时在日记本的扉页上信手涂了几个大字:“为人处世重名节,立命安身薄利禄”。

如是,便渐渐了悟一种境界。便发现现今世上许多人总抱怨这抱怨那,总为一些虚无飘渺的东西耿耿于怀,其实很没有必要。虽然生活中我们必须承受的东西很多很多,但因为心的沉缅,我们就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比如轻松,比如淡泊,比如潇洒,比如陶醉。而我们自己却并不知道。

——我受到挫折,但我不再消沉。因为我心若浮云。

——我的生活很清贫,但我仍自得其乐。因为我心若浮云。

——我很孤独,二十几岁了仍无爱情的经验,但我并不悲哀。因为我心若浮云。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我仍流连于自己狭小的书屋。因为我心若浮云。

……

此时,我正默默地独坐窗前,看着外边的景致,看着窗棂上的浮云,我想起了古时圣哲的名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人淡如菊,品逸于梅”……我的心底便仿佛润泽起来,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便也油然而生了。

猜你喜欢

爬格子如云剪贴
牛年做牛兜
机关“笔杆子”素描
喘息的红对联
黄霑教我写作
浅谈照片蒙太奇的起源与发展
未来,是一个没有预兆的故事
爱的力量
剪贴字匿名信的言语特征及检验
我的剪贴本
往事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