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蓬屋说诗(二)

1994-07-15

读书 1994年5期
关键词:真性情

凡 木

就《秋柳》四章而论,格调不可谓高,遣词亦微嫌过熟。如:销魂、憔悴、愁生、哀怨、空怜、含情、太息、相怜、旖旎、缠绵……。此等易落空套,稍多则成滥调。然渔洋于此善能使事,使归典实,仍趋雅正一路。故知诗虽贵缘情绮靡,诗人亦不可不多识前言往行,即辅之以学。辅之以学,多读书,亦所以矫正性情,非徒避免空套也。(昔闻前辈论诗,有一习惯贬语曰“宋壳子”,即学宋人而仅存其空套)。然用典故太多,杂凑,则如同类书,亦不成诗,至佳只能成为学人之诗,不见真性情,不能感人。——此中进退,有不可言传者,如《庄子》斫轮喻。

猜你喜欢

真性情
推门观课传递教师真性情
真性情为什么让人烦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真性情
河朔诗派及诗学分析
“真”“善”“美”侧解
读胡均华的《诗风酒韵》
职场惧怕“真性情”
当真性情碰到注释
教师真性情与学生真善美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