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权威:我们杂志的个性
1993-08-27魏群
魏群
《中国青年》以思想和思考见长,这是《中国青年》70年所形成的传统和优势。因此,思想理论方面的内容一直被称为刊物之魂,刊物的“旗帜”“号角”作用也多以思想理论宣传来体现。
改革开放10年来,《中国青年》力求站在时代的前沿,思想的前沿,为改革开放鼓与呼,澄清思想观念上的种种误区,引导一代青年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党的基本路线。几年来所开辟的栏目,诸如《新青年新观念》、《1978~1988年中国青年思想录》、《中国特色系列谈》、《新人·新论·新潮》、《跨世纪人访谈录》等,以及一系列理论、政论文章,形成了一条鲜明清晰的思考主线和思想脉络。
特别是1992年以来,我们把政理宣传这一块列为办刊重点,实现新突破,争取新建树,效果十分明显。仅《社会主义在今天》栏目所发表的9篇文章中,就有《纵跨世纪横领全局》、《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关于马克思主义灵不灵的理论回答》3篇文章,被《新华文摘》转载,今年《跨世纪人思想库》中的《100年不动摇,关键是10年不动摇》等文章也被《新华文摘》等报刊转载转摘,这些文章引起海内外读者的关注,受到上至中央领导,下至一般青年的好评。我们邀请中央有关单位及思想界、理论界、宣传界的一些同志,就本刊1992年以来的政治宣传召开座谈会,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评价:“在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在宣传小平同志的思想和南巡讲话精神方面,《中国青年》无论在青年中,还是在思想界,都走到了前面,举了旗帜。在理论上比较强,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有的同志这样说:“《中国青年》的宣传使人感到真正吃透了中央精神,把握住了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精神实质”。还有的同志总结说:“《中国青年》理论宣传有三个特点,一是起点高,又切合青年和人们的心理需求,比较适度,结合点找得好;二是几篇文章做下来,比较系统,始终把握和贯穿的一条线就是党的基本路线,有整体感,有份量;三是文风好,语言生动,用历史回答现实,用实践解答疑问,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总之,中国青年的理论宣传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较好地体现了《中国青年》的思想权威性,提高了刊物的思想理论地位。
思想的权威:是我们杂志的个性
如今,进行思想理论宣传是件挺累挺不容易的事情。这些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数也数不清的刊物,你说人家是“地摊文学”也罢,“厕所文化”也罢,人家就愣有市场,你掰开了揉碎了的去讲大道理,愣没人愿意听,在这样的情形下搞政理宣传,确实是难度很大。可是,因此而放弃思考的责任和思想的权利,那就更可悲了。我们中国人吃“非此即彼”的苦头已经太多了,固然只许一个大脑思考的时代是悲剧的时代,但是,如果所有的大脑都放弃思考同样是一种时代的悲剧。
事实上,改革开放十年来,中国青年的生活中一个“热”接着一个“热”,此起彼伏,诸如成才热、经商热、西方思潮热、三毛热、琼瑶热、文化衫热、鲁迅热、毛泽东热等等,这都表明人们总是在自觉不自觉地通过生活中的种种行为选择寻求着社会价值的趋向和对事物发展的理性答案。生活呼唤着理性,生活需要思考,如果没有理性和思考的冷却与沉淀,生活就会在盲目的狂热中毁灭。丰富的物质生活,坚实的经济基础,可以使思想跃上一个新的起点,但绝代替不了思想本身。如果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是一片坍塌的废墟,思想的空间是一片贫瘠的沙漠,那么,这个民族就不会有长久的兴旺和繁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前途。应该看到,我们处在新旧交替的特殊时代,这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思想和头脑。
《中国青年》杂志所肩负的特殊使命和责任决定了它所特有的性质和任务,向一代青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真理,用理论武装青年的头脑,同时,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一代青年探索奋进的思想足迹和心灵历程,这一切,都是其他报刊所不可替代的。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而《中国青年》则是时代青年的思想园地;社会认识青年,青年认识社会,《中国青年》是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媒介;让历史告诉现在,让现在启迪未来,都离不开《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是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的桥梁。70年来,《中国青年》之所以能够对一代代青年产生深刻的影响,之所以能够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中保持它永久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终与时代合拍,充满着思想性。胡耀邦同志曾对《中国青年》作过这样高屋建瓴的概括:“《中国青年》并不是一般的刊物,而是充满思想性和战斗性的刊物,那么它就应该有思想的权威,这就是我们杂志的个性。”对于这一点,我们《中国青年》的几代新老编辑已经形成强烈的共识。
正是基于以上几方面的认识和理解,面对滚滚而来的商品经济的大潮,我们依然始终如一地把刊物的思想性看成是立刊之本。我们从未放弃思想与思考的理论责任。
“可读性”是绝不回避思想的
如今,“可读性”是个挺时髦的专业术语。在一些人的理解中,“可读性”与“思想性”往往是水火不相容的,似乎没有了思想性,可读性就会大大地增强了。于是或者干脆就是“俗”,与“思想理论”井水不犯河水,或者把本来严肃的东西也硬是给挤出点笑声来,好像这样就有了可读性。其实,这是对“可读性”的一种误解,至少这不是“可读性”的全部内涵。“可读性”是绝不回避思想的,敢于直面现实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把由这些重大现实问题而引发的人们心中想说而不敢说,想说而说不清,想说而不知从何说起的困惑、疑虑、彷徨和思索从人家心窝里掏出来,给以科学的具有逻辑力量思辨力量的解释和论证,这样的文章实际上最能征服人心,青年们往往是先睹为快的。没有谁会否认这样的文章具备“可读性”。
对于这一点,我们的感受十分深刻:
记得1988年8月,我们刊发了一篇《改革需要全民族的危机意识》的言论,这是一篇理论色彩很强的文章,但是这篇文章敢于针砭时弊,针对当时人们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心态中的消极方面,一针见血地提出:“曾几何时,改革似乎成了某些人的时髦的甜蜜的事业,成了一些人捞取非份好处的天赐良机。官职、利禄上的攻守角逐,以权经商、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人们不能不感到,这一片‘恭喜发财的喧嚣声与改革的庄严使命多么不协调,这是对改革的腐蚀,是对人民健康意识的腐蚀。我们没有权利在改革的种子刚刚播下的时候便开始陶醉,便开始人心涣散地谋求如何分享它的果实……”文章一发表,就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读者纷纷给编辑部写信,认为这篇文章切中要害,读来十分解渴和痛快。在读者评选《中国青年》当年好文章时,此文在读者自发的几万张选票中遥遥领先,名列榜首。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毫不奇怪地引起人们强烈的心理震荡:社会主义还有没有前途?“和平演变”的危险是不是来自于经济领域?发展商品经济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中国向何处去?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而且,这种认识直接影响着改革开放的信心。该怎么认识这个现实,是回避它,装聋作哑,或是人云亦云睁着眼睛说瞎话?这无异于自欺欺人,而这个问题又十分敏感。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理论界思想界的座谈会,对人们的心理疑虑进行分析讨论,与作者反复推敲,最后,审慎地推出《改革开放是防止“和平演变”的根本途径》的理论文章,明确指出一些国家发生演变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胜利以后,在长达几十年的历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里未能使社会主义得到应有的发展,封闭、僵化的体制、模式及观念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并列举中国改革开放推进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量令人心服口服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与它的生存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关系。这篇文章发表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关注,人们感到这篇文章一看题目就很抓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问题,读来很开思路,一位团委书记这样说:“为了给团员上团课,我认真看了这篇文章,感觉很有新意。”一位团干部说:从改革开放角度谈“和平演变”的文章从未见过,所以急着往下看。这篇文章读者投票评选当期好文章时同样名列第一。可见,抓住人们最敏感话题就抓住了读者。
当然,理论文章的可读性还不仅仅在于能不能触及社会的敏感话题,必要的加工、提炼、升华和技术处理可以使其“锦上添花”,增色不少。比如,1992年第8期我们编发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灵不灵的理论回答》一文,拿到稿子时,题目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全文一路下来,洋洋近两万字,虽然文章触及了青年们存之已久的信仰疑问,而且敢于正视现实,文中不乏富有新意的理论观点和看法,但这样的行文,让人一看就退避三舍,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和勇气。怎么办?这当然就需要编辑来给这篇文章做大手术,留住精华,重新组合。经过精心加工,这篇文章只剩5000多字,而把“马克思主义灵不灵”的大问号拎入文章的大标题,首先就使文章有了引人注目的效果,然后三段小标题做的正是青年们平常议论却又没有定论的话题,牵着人们的心读下去,经过这样的处理,作者满意,读者对这种平常感觉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不仅不反感,相反很爱看。这篇文章被《新华文摘》第9期全文转载,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这就充分说明,强烈的现实感,一针见血的针对性,不回避问题,实事求是,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严谨科学的探索精神是思想理论文章的魅力之所在。这样的政理文章具有更高意义上的可读性。
优势蕴含在劣势之中
《中国青年》的理论宣传既不同于报纸,也不同于学术刊物,又不同于纯宣传性刊物。它在严格遵守宣传纪律的前提下,既要有针对性、理论性,又要有探索性,还要有可读性。与报纸相比,它缺少新闻的时效性;与学术性和纯宣传性的刊物相比,它不可能有那么长的篇幅任其将某一理论观点展开慢慢道来,或者完全不顾读者的口味和兴趣一股脑地说开去,这些都是《中国青年》理论宣传所受到的局限。但是,实践使我们发现,正是在这些限制中,《中国青年》的优势也因此而产生,而增大。虽然我们刊物没有报纸来得快,来得及时,我们却可以把文章作得更从容、更深沉,以此取胜;虽然我们刊物不如学术刊物那么专一,那么详尽,我们却可以紧密结合青年实际,把文章作得更生动,更有感染力。如果能把这些优势完美地组合起来,《中国青年》就会有最漂亮、最打动人的政理文章。
当然,这就对编辑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包括编辑人员要有很强的审时度势能力和预见性,要有信息渠道的畅通和对信息的捕捉力,要有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深入细致独到的观察判断力和对时政变化的嗅觉及敏感性,要有对作者的选择和对文章的驾驭力。
1992年刊物开篇的理论文章《纵跨世纪横领全局》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纵跨世纪横领全局》1992年年初一发表,就立刻得到上至中央领导、团中央领导,下至一般读者的极高重视和评价,认为《中国青年》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恰到好处地推出了一篇宣传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力作,这是中央级报刊的第一家,带了好头。有的读者还细心地计算了时间,认为《中国青年》能在两个多月以前就组发了这样的稿件,真是独具匠心。其实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之强的震撼力,就在于它打好了“提前量”,同时比其他报刊当时出台的同类文章显得更厚实些、更深沉些、更富有历史感。
这篇文章是在1991年10月份组约的,当时为了准备在1992年的理论宣传方面有所突破和建树,我们召开了各种有关的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及各方人士对时局的分析判断,对选题的设想和建议。一位同志关于强调完整准确地宣传党的基本路线的发言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于是,我们马上和作者交换了意见,当场定下稿约,不久,一篇《竖管一百年,横管各方面》的文章送到编辑手中,这就是后来发表的《纵跨世纪横领全局》一文。
1992年第4期《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一文的组稿过程也十分有趣。当时作者应邀为一家报纸写了一篇短文,但因时间仓促,稿件写得过于简单,因此,稿子毙命,作者感到很惋惜。在与本刊编辑交谈中作者谈了一些想法,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本刊编辑从中感到他讲的观点很有新意,而且一些没有写出来的东西很有价值和分量,于是当即向作者约稿,请他在那个稿件的思想基础上放开去写。后来几经磨合,终于完成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发表后不仅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而且海外一家颇有影响的期刊,以十分醒目的大标题和内容提要刊登:《中国青年》对邓小平思想8大特征有颇为起眼的分析。这篇文章引起海内外强烈反响,也使《中国青年》的理论权威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应该说,《中国青年》的理论宣传一直得力得益于我们有一批过硬的作者,他们信息灵通,反映敏捷,有思想深度,理论功底厚实,他们一旦熟悉了本刊的特点之后,文章便写得得心应手。这支作者队伍是《中国青年》理论宣传的重要支柱和保证,是《中国青年》的专利财富。
“青年味”的双重含义
不论是“大手笔”还是“小手笔”都说给《中国青年》写思想理论文章最难,好像总要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青年味”。本刊的思想理论文章强调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这就是要用哲人的语言、理性的光彩去阐明枯燥干巴的道理,去作富有感染力的论证,以使青年接受和爱看。同时,让青年的思想影响社会,使青年有参与权和发言权也是“青年味”的题中应有之义。
让青年的思想影响社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需。我们不是一向认为青年最少保守思想,对新事物有特殊的感受力和接受力,最富创造性和开拓精神吗?那么用青年人的思想和充满现代化气息的见识去影响我们古老的民族,必然会使其增强活力,焕发生机。尤其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青年人的智慧与老年人的经验同样宝贵。
《1978~1988中国青年思想录》是我们为此而精心采编推出的一个重大栏目,其中《成才:十年不衰的兴奋点》、《商品经济:十年正在完成的转折》、《民主:十年苦苦追索的政治课题》等7篇文章,使社会更加了解和认识当代青年,青年们不懈的追求潜移默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青年味”贵在有探索精神。许多事物原本没有现成的答案,或者原有的答案并不完善。《新人·新论·新潮》这个栏目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设立的。开办这个栏目前,我们印发一批调查表,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有成就、学术见解相对成熟的青年学者,于是我们开设了这个栏目,请他们再来谈求知路上的艰辛和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这个栏目吸引了大批读者和作者,青年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知音和良师益友。
1992年,我们又推出《跨世纪人访谈录》栏目,所访谈的对象大都是二十几岁的小青年,尽管他们对走向21世纪的中国的思考还显稚嫩,但是,却不乏独到的启迪意义。
我们认为,《中国青年》应当是一代青年成长和成熟的沃土。这也是我们坚持思想理论宣传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