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地劳动怎样防“粪毒”等
1990-12-28王东胜
祝您健康 1990年3期
王东胜
农民常常赤足在施用过人粪的蔬菜、棉花、玉米地里劳动,这就很容易得“粪毒”症。
“粪毒”是钩虫的蚴虫钻进人的皮肤引起的,医学上称为钩蚴性皮炎,常发生于手足等与泥土接触的部位。临床表现为:首先,皮肤上出现奇痒的小红疹友含浅黄色液体的小疤,抓破后若感染则成脓疤,一段时间后结痂脱皮而愈。
预防“粪毒”症(钩蚴性皮炎),主要是查治钩虫病人,管理好粪便,尽量避免施用新鲜粪便。此外,要加强个人防护,提倡穿鞋下地,尽量用机具代替手工操作。暴露的局部皮肤可用1~2%碘酒或10~25%的白矾液涂擦。
一旦出现“粪毒”症状要及时处理。由于钩蚴进入皮肤后24小时内尚有95%以上的虫体停留在局部。因此可采用局部热疗将其杀死。方法是将手脚发痒部位浸在53℃热水中(手感觉很烫),直至不能忍受时取出,停留片刻,再浸入热水中,如此持续25分钟即可。也可将红疹顶部刺破,再涂2~4%碘酒,1日3~4次,连用2~3天。上述办法止痒效果好,皮疹也会很快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