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宫教授的结论有道理吗?

1987-08-24刘百汶

中国青年 1987年1期
关键词:王志刚筹划经营者

刘百汶

编者按: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企业的改革将作为一个重点迈出新的步子。企业家朋友们,你们将怎样在改革中使自己的企业面貌一新呢?千千万万生活在企业中的青年朋友们,你们能为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企业兴衰做些什么呢?,青年经济学者朋友们,你们在企业改革中有哪些好点子呢?

从这期起,我们特为朋友们开设了《企业家·青年职工·青年经济学者—三元论坛》专栏。它将给企业家开阔思路提供讲坛;为青年职工参与企业改革、青年经济学者进行交流,以及彼此之间的对话,开辟一块天地。这个专栏是探索型的,它将包容各种不同观点。因为只有经过各种观点的比较与碰撞,我们才有可能获得真理性的认识。热诚欢迎朋友们为它撰稿,来稿请在信封上注明“三元论坛”。

记者日本的小宫隆太郎教授在分析了中日两国企业的作用和机制后,曾得出中国不存在企业的结论。你是否看过这篇文章?

王志刚我看过。小宫教授认为,在日本,“企业”一词的含义是“筹划事业”,即企业应该不断地预测环境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积极主动地从事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从而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稳步发展。他说中国没有企业,根据就是中国的工厂不‘筹划事业”,只执行上面的计划,其功能只相当于日本企业中的工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车间。

记者你认为他的这种推论站得住脚吗?

王志刚小宫的分析从企业的作用着眼,他的结论有一定道理。但他在分析原因时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究竟为谁筹划?经济利益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动力。企业只有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才会“筹划事业”。而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我们的企业不过是政府完成计划的工具,没有内在的动力去筹划什么事业。

记者按照你的分析,我们的企业之所以不能“筹划事业”,关键在于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

王志刚正是这样。目前我们的企业经济法人地位不明确,自身经济利益不明确,造成企业内部动力不足,行为不合理。简单地沿着“放权搞活”的思路改革之所以遇到许多困难,关键就在于没有解决“为谁筹划”的问题,因而放了权,企业往往不为长远利益筹划,而用许多钱来发奖金。我们过去说,仅仅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分权,总摆脱不了“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现在企业参与分权也仍然没有改变这种困境。看来,必须在放权的同时,着手改革现有的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做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记者那么,企业制度如何改革呢?

王志刚目前讨论比较多的有四种主要思路。

第一是实行破产制度。主张这种思路的同志认为,当企业的资产抵偿不了它的债务时,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必须破产。否则企业实际上只负盈不负亏,其他任何改革措施的效果都会受影响。勉强维持效率低下的企业,背一身债,对国家、企业、职工都没有好处;长期亏损的企业势必拖累其它企业,变成国民经济中的“赘瘤”。实行破产制度能对企业造成压力,逼使其改善经营管理,这就是古语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二是在所有制方面进行改革。现在一个热门话题是“股份化”。主张股份化的同志认为,股份的作用一是解决资金合理分配和转移的问题,使资金流向经济效益高的企业;二是缓解政府部门双重身分的矛盾。现在政府一方面是所有企业的宏观管理者,另一方面又是部分企业的所有者。这双重身分使它在行使职能时必然产生矛盾。实行股份化,有可能将政府这两种职能区分开,并弱化其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三是职工参股,可促使他们关心企业的发展和长远利益,企业便有了内部动力。

第三是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包括三项内容:对现有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进行评估;由此规定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分享标准;通过招标将企业交给个人经营。经营者对这部分资产负责,并拥有运用这些资产的权利和责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切断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脐带,能稳定企业行为,有利于形成企业家阶层。

第四条思路是建立一个经营者壁垒。因为资产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企业经营好坏的关键在于经营者。现在应当从对客体的研究转向对主体的研究,把经营者阶层也就是企业家阶层的作用放在较高层次上来认识。

建立经营者壁垒,前提是把工资划为经营者收入和职工收入两部分,使经营者具有独立于职工的经济利益。具体做法就是让经营者的收入与企业的利润挂钩,职工的收入分配由经营者决定。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职工从自身利益出发,总希望企业多发钱,提高消费水平,而经营者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利益,并按照投入产出原则行事,具有抑制职工消费膨胀的倾向。两者的选择有所不同,必然遇到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与追求个人劳动报酬最大化的两难选择。如果经营者与职工的利益混同,企业就失去抑制消费膨胀等不合理行为的内在机制。建立经营者壁垒,就是把经营者个人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绑在了一起,利润高,经营者个人的收入也跟着高。经营者的本意总是希望降低成本(包括职工工资),提高利润,于是他们在国家与企业职工之间自然形成一个壁垒,屏蔽了企业职工对国家的消费冲击。

记者我们明白这个意思。如果厂长经理的工资与职工连在一起,那么他们就会同职工联合起来冲击国家。如果把两者利益分开,那么国家和企业就会受益,企业的发展当然也会使职工受益。但是这里有个问题,你不多发奖金,有些职工就“磨洋工”,这怎么办?

王志刚经营者必须要有相当的权力。主要是人事权和分配权,人事权最重要。我举个例子—太原一个厂子的工业硅车间长期亏损,几年前承包给一个叫武吉龙的人。他把原来的工人全撤换了,从农村带来200个农民,干了3年,大量盈利,成本也降到同行业最低水平。他后来又租赁和承包了一个车间和一家工厂,也取得了很大成功。我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三点:一是企业制度一改变,潜力大得很;二是企业家作用的重要。正是武吉龙使那些车间和工厂活起来了;三是经营者必须有相应的权力。

记者你认为经营者与职工的收入差距应有多大?

王志刚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武吉龙每年就拿好几万,总之是要明显拉开。

记者那职工会感到不合理的:你也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你多拿一点还可以,拿得太多就有失公平了。

王志刚这个问题是可以讨论的。我认为,经营者的利益是与风险连在一起的。创新、筹划事业本来就意味着承担风险。一般说来,预期效益越大,风险也越大,没有很高的个人收入,很难使经营者产生创新冲动、筹划事业、承担风险。换句话说,收入与风险应当捆在一起。武吉龙现在挣了好几万,但他要是失败了,就得承担损失,说不定还得卖家产抵债呢。

而且,经营者在企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对企业的贡献是多少个优秀工人也无法比拟的。企业家靠自己的才能和贡献获得高收入,应当说是合理的。当然,对于企业家的高收入,是应征收所得税的。

我感到,在公平问题上,最重要的是要使机会均等。也就是说,要使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竞争企业经营者的职位,谁本事最大,就由谁来干。这是真正的公平。

记者厂长经理的收入大大高于职工,你怎么解释工人是企业的主人,领导是人民的公仆呢?

王志刚应当说,我们现在所讲的主仆关系是一个抽象的政治概念,不是一般人与人之间的实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的,没有主仆之分。在我们的绝大部分企业中,资产的所有权是国家的或集体的,而国家是属于全体人民的,集体是属于部分人民的。企业家对资产负责,实际上也就是在为人民服务,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他就是人民的公仆。

记者你所说的经营者或企业家与资本家有什么不同?

王志刚那当然不同。资本家主要是靠财产、靠资本获得收入的,而我们的企业家则完全是靠经营才能获得收入的。

记者最后我想问,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形成企业家阶层,建立经营者壁垒呢?

王志刚现在企业的个人租赁和个人承包有助于此。当然还有其他途径,比如股份化、资产经营责任制,都可以引进这种思路。我认为,企业家阶层的作用不仅限于企业,它的形成将对整个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猜你喜欢

王志刚筹划经营者
明清珠江三角洲基塘区的田场与经营者
What Should The Man Do
《经营者》征稿启事
Scalar or Vector Tetraquark State Candidate: Zc(4100)∗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
Analysis of X(5568)as Scalar Tetraquark State in Diquark-Antidiquark Model with QCD Sum Rules∗
Strong Decays of Charm Mesons (2680),(2760),(3000)∗
做一名聪明的集团医院经营者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