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人生的这一个紧要处

1986-08-20魏群

中国青年 1986年5期
关键词:导师

魏群

告别幽静的校园,踏入纷繁的社会,在这人生转折的紧要处,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数不清的烦恼与思考。

瞧,我的这伙子朋友只要凑到一块,牢骚也叫他们发出了水平。几乎就没一个对现实处境感到称心如意的。这个怨“怀才不遇”,那个嫌“大材小用”;这个觉得“寂寞”、“孤独”,那个觉得周围的人“太俗”;这个嚷嚷着要去考研究生、留学生,体体面面地换个环境,那个叫着要托门子挖窗户,调动工作,找个好去处。

我倒是理解他们。他们都是走上工作岗位一两年的大学毕业生。在学校那阵子,个个胸怀大志,血气方刚,并非庸庸碌碌之辈。只是在步入真正的生活道路时,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实践能力,碰了点钉子,变得“颓废”起来(这是我们之间的常用词,实际并不那么严重)。

我也真想劝劝他们。但我知道,大道理他们不听,小道理他们不服。无奈,我去求助另外几位朋友,这些人爽快得很,倒豆子似地讲了各自的经历和生活体验,并让我转述给那些“烦恼的人们”。这或许会起到某种启发和帮助的作用。于是,我便这样做了。

把自己的命运拴在客观环境的大树上,你永远是被动,当别人已植根于营养充盈的泥土之中,你却在“理想”的天国里衰老。

——青年工长杨龙的话

杨龙,26岁,男性公民,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四年前,他到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报到,心里充满着壮丽的梦幻。他要当一名有影响的建筑大师,他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众口皆碑的“名胜古迹”。

他上任了,到连公共汽车都不通的某施工工地当了一名工长。工长与大师之间相距遥遥。杨龙开始尝受生活的艰辛:住的是简陋透风的板房,吃的是不合口味的饭菜,干的是繁杂挠头的琐事;每天最早一个来到工地,最晚一个回到工棚。夜幕降临,等待他的又是难以忍受的寂寞。真是倒霉透顶,难道四年的大学寒窗换来的就是这么一份苦差事?他的心里象打翻了五味瓶。

不过,小伙子到底还有个男子汉的劲儿。“看看前后左右,那么多老工人和技术员南征北战,吃的苦比自己不知要多多少倍,他们怎么就忍受得了?他们的经验比我丰富得多,可为什么上来就让我当他们的头?再细想想,只按自己的要求去挑工作、挑地方,任何工作和地方都能挑出不合自己口味的毛病来,那你就都不干,都呆不长,这样颠沛流离一辈子,终将一事无成。”小伙子下决心“在实践中忍受,安心干两年再说”。

他从一项项小的工程干起,干得很卖力,也很出色,结果他得到的是更大的信任。中国丹麦医学生物学进修生培训中心工程工期紧迫,按定额工期应该是18个月交工,现在只给7个月,没有退路。这项工程完成得好坏,不仅关系到工程处和公司的声誉,还直接影响着中丹两国人民的友谊。领导希望他来挑大梁。小伙子果然不负众望,紧紧依靠领导和工人师傅,使工程如期峻工。剪彩那天,丹方培训中心负责人彦森博士高兴地说:“这在丹麦也是件了不起的事,密斯特杨起了了不起的作用。”

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杨龙总是颇有感触地说:“回过头去看看,就会发现自己的今天与昨天已经不一样了。”

清醒的人要学会扬己之长,补己之缺,避己之短。要学会以己优势攻其劣势,在夹缝中求生存,在薄弱处求成功。

——一位工农兵学员的感受

这是我走访的第二个对象,在地震分析预报中心工作的尹建生。一看就是当过兵的。别瞧他貌不惊人,经历却富有传奇色彩。

我1971年入伍到总参测绘局。一个偶然的原因,歪打正着,我和计算机结了缘。复员后,我自找门路,被收留在地震局计算机室;1978年,又成了北京大学数学系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

我年轻,常常心血来潮,不知触动了哪根神经,我做起了当文学家的梦。离考试还有三天,我怎么也忍不住,跑回家写了一篇小说,叫《祝福的酒》。拿给一位老师看,老师“损”了我一顿,又转给同学陈建功,照样挨了一顿“损”。我发现自己不是这块料,便见好就收了。

毕业后,戴着工农兵学员的帽子,心里感到很压抑。我憋着劲要考研究生,和“正牌”的比试比试。领导和朋友们都给我泼冷水:基础毕竟不如在校生厚实,年龄也不占优势,赌气耽误了工作和时间,得不偿失。

好,那就改一条路:搞尖端成果。我连地震基本理论都没学过,却异想天开:起步晚了,干脆直奔“二米四零”。国内的书不看,看外国的;别人搞过的不搞,搞世界最先进的。花了很大功夫,我从各种数据中拼凑起一个数字模型,洋洋得意地请别人鉴定,可是经不住人家三问两问就破绽百出,我也成了糊涂虫。

文学家当不成,尖端搞不成,折腾了两年,耽误了两年。我意识到再也不能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跟着瞎凑热闹了。我开始想到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量力而行。经过反复权衡,我选择了利用计算机搞管理的发展方向。我们国家管理科学落后,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更是微乎其微。搞这东西关键在新,而某些新并不难,只是过去没人重视,没人发现。这是一件好汉不爱干、懒汉干不了的事情,凭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很可能从这里突出去。路选对了,劲使到了,也就办成了一点事情。1984年,我的“通用人事管理软件”获全国计算机协会ZD系列二等奖。1985年1月,我的“办公室自动化程序软件包”通过了技术鉴定,被上报为科技普查成果……

好一个尹建生,在艰难的寻找中,他发现了自己,发现了事业。

从来就没有不付出代价的一举成名,只有在失败与痛苦中孕育着的步步成功。

—一位博士生喜欢的格言

这位在校的博士生不愿披露自己的姓名,因为他的梦还没有实现—他立志要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他天真,喜欢幻想,他说科学的幻想是创造的源泉。上中学时,他问同学,现在我们学“牛顿第三定律”,以后会不会有“牛顿第四定律”?同学回答,有。他说,不,第四定律不再是牛顿的,而是你的,我的。读了研究生,他不喜欢跟着导师循规蹈矩地做学问,竟“口吐狂言”,要给导师开辟点新路子。他告诉我:“不尊重自己的幻想和好奇心,就无法发现自己的天才。也许一个人在生理上无法延长这幻想的童心,但在心理上却要使童心不泯。”

他又很深沉,脚踏实地。他不是曾“口吐狂言”,要给导师开辟点新路子吗?可是研究生学习两年一晃而过,他自己搞的课题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导师发话了:“看来你不行啊,还是我给你个实验做吧。”他羞愧之极。但他并不放弃自己的选择,他自信自己的课题更有价值,因为这是基于充分准备的科学选择。他一肩挑起两个实验,既努力做好导师交给的任务,又不懈地偷偷搞着自己的实验。终于有一天,他的实验趋于成熟。向导师汇报,导师毅然决定,让他放弃自己交给的课题,专心致志地去攻克新的“堡垒”。是啊,“一个企望有所成就的人,必须具备苦干与机敏的素质,承受与消化苦难的能力,初衷永注的信念。见异思迁,投机取巧,寻求捷经,都不会有出息的。”这就是他的生活体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为自己立了一条座右铭:凡事不后悔。并且体面地称之为“君子风度”。

——一程潇的话

程潇,一位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小姑娘。我在一张小报上发现了她,便敬请上门,请她详细谈谈她的“君子风度”。

她笑了:“我不过是遇事想得开些,不钻死胡同。我想,一个人不能老是在后悔中生活。老为已经过去的事情懊悔,就会影响做前边的事情。有人讲,人类总是千百万次地发现自身的渺小,一个人也是如此。如果为暴露了渺小而后悔就无法完善自身。大学四年,我主攻的是儿童文学专业,并为今后能从事这方面工作写了洋洋洒洒的好几大篇论文。可出版社却把我分到了资料室。我负责编辑的《学术情况讨论汇集》,每期薄薄几张纸,不对外发行。社里知道这份刊物的人也不过半数,用心一读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一同分来的同学都进了编辑室,资料室嘛,为编辑服务的,自然要低一等,我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这样看。迎着许多双疑问、同情的眼睛,我几乎落下泪来。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先干起来再说。在人事处长面前我没说半个不字。你别说,我还真把这刊物办得有了点特色。回过头来想,如果当时我为自己分错了单位而后悔,为学错了专业而后悔,为不如别人而后悔,我注定要被后悔折磨死的。”

……

“对了,在现实生活中,我的‘君子风度又有了新的发展。”

“是吗?再说说看。”和她交谈还真点意思。

“这就是为人要宽容。乍从书斋里出来的人,一般不会协调人际关系,苦恼往往由此而生。在这方面,我也没有什么经验,但生活教会了我要学得宽容些。在与别人接触时,尽可能发现别人的可爱之处。正象每个人身上都有不足一样,每个人身上也都有不少长处。你总盯着去挑人家的毛病,就会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最后只好活活气死。相反,你要是更多地发现别人的长处,就会时时感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会火冒三丈了。我们这茬人还有个弱点,就是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多,而自己给予别人的尊重少。其实就象自己的自尊心需要满足一样,别人(包括领导)的自尊心也不愿意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学会尊重比得到尊重要难得多。”

程潇的“君子风度”果真耐人寻味。

在企业,最需要的是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健全”人才;最有希望的是敢于实践,不忌讳暴露和纠正自己缺点的青年知识分子。

——一位企业领导者的谈话

“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问道。

和我谈话的是某厂年轻的党委副书记,虽是女性,却不乏男子汉的大刀阔斧和精明干练。她对我提出的问题挺感兴趣——

说到人才,应该对什么是人才这个问题有个完整的概念。我以为,真正的人才是那些能够掌握某种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能动地改造社会的人们。对企业来说,就是那些善于把书本知识同企业千头万绪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的人们。可是,一段时间里对人才的判断似乎多少有点偏颇,好象只要有了文凭就成了人才。这就造成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只以有书本知识为荣,不以无实践能力为耻,其连锁反应,就是在他们身上常常表现出来的,让他们大吃苦头的“自我感觉良好”。我们厂分来一个学管理的大学生,自我估价着实不低:学士学位,有事业心,男性,凭这些起码也得当个副厂长。厂里考虑,还是先从最基本的工作干起,也考察一下他的才干,就把他放到一个车间当计划员。计划员本来是车间主任的参谋,产品计划完成到什么程度,哪一个班组、哪一道品种应采取什么措施,他要比车间主任还清楚。可这老先生倒好,什么全不明白,把人家的帐弄得一塌糊涂,没法看。车间主任气得说什么也不要他了。他又要求去计划科,计划科更是说什么也不要他。可他却不以为非地说,我是学企业管理宏观理论的,对企业的微观事务不感兴趣,这里没有施展我才能的地方。他闹着要调动。

还有一种人,除了所学的书本知识外,别的事情都不会做。他们片面强调专业对口,总想找个和自己所学专业可丁可卯的工作,差一点也不行。这些人往往知识狭窄,才能狭窄,在企业也不大受欢迎。

在企业里,最有希望的人是敢于扑下身子实践的知识分子。虽然他们会碰许多钉子,有一两次失败,但他们有潜力,有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只要一旦补上实践这一课,就比缺少理论指导的实践者更有发展前途。相反,没有耐心去弥补自己的“缺陷”,那他就永远是一条腿。这种不健全的“瘸腿”人才很有可能被淘汰。

最后我要告诉想到企业来的青年朋友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吃苦的准备。

猜你喜欢

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感恩有你 与师同行——“72变change”人气导师评选结果出炉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导师负责人制的建立及作用机制研究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
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导师”
做学生心灵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