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两种文化桥梁上的眺望
1980-07-15理查德.F.谢泼德李君维
理查德.F.谢泼德 李君维
星期二(三月二十五日)晚上在哥伦比亚大学,东方会晤了西方。两人的会晤,是通过一个剧作家的眼光来探索差异的,并且发现差异并非十分差异。
中国第一流的剧作家曹禺先生和美国一位著名剧作家阿瑟·密勒,在国际事务学院的
曹禺先生,现年七十,在一九七八年前从未听说过密勒先生,那时是文化革命结束不久,十多年来给这位中国剧作家带来了迫害,给他的国家带来了文化镇压。可是,当密勒先生于一九七八年访问中国时会晤了曹禺先生之后,他们俩就抽出时间来阅读对方的剧作。
直到西一一八条街(即国际事务学院所在地。——译者)的会晤,看来有了统一的思想,如果不是一致的思想的话。他们对本国的戏剧史都有渊博的知识——这并不象听起来那样奇怪,因为许多作家只知道他们自己的作品。他们俩,作为持异议的人都有战斗的创伤;作为思想家,都受到政府的威胁,他们都能坚持、战胜。
一些对比
密勒先生是瘦长的,曹禺先生是矮胖的。密勒先生准备了讲稿,照着讲稿念:行文流畅,结构严谨。曹禺先生即兴发言,开头说英语,后又改说汉语,有时插上几句英语,善意地调侃他的朋友和翻译英若诚,他是北京人艺的演员,曹禺先生是北京人艺的领导。
密勒先生在他的讲话中涉及到许多方面。他说,他对中国的访问促使他认识到在美国“我们的教育制度着眼于东方所做的许多工作,几乎全部是失败的。”“就有关中国真实生活的教育来说,我们几乎是目瞪口呆了。”
“他们同我们之间的差异,可能并不比他们之间或我们之间的差异大多少。也许我这样说,是因为在纽约——就此而论——在我们全国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奇离古怪的人,他们是很难理解的。
“我所读过的曹禺的剧作,特别是三十年代早期写作的《雷雨》,都有庄重的结构,我看它们是继承了欧洲、俄罗斯和美国的——尤其是奥尼尔的——传统的。”
密勒先生讲到文化革命以及“至少有十年时间,中国的想象力被压缩到仅仅鼓动性宣传的简单化形式。”他讲到五十年代的麦卡锡主义,当时他受到共产主义的调查和指控,并以此来同文化革命期间的中国作比较:
“我们在同五十年代这种东西的一场小小的较量中,有一点重要的不同。我们有一个可行的法制,可以进行控诉,但是如果法官自己是恐惧、屈服的——有些法官就是这样的——那末往往不能在惩罚的重大压力下,保护个人。”
曹禺先生简短地概述了中国的戏剧,它创始于二千年之前。他承认他自己从事这一行业仅仅五十五年,没有见过任何最早的这些剧本,虽然有一部较近期的,约有七百年历史的剧作,现仍在北京上演。
它创始于日本
他说,现代中国戏剧创始于一九○七年,而且奇怪得很,是在日本开始的,那里的中国留学生在剧场演出歌剧和音乐,第一次看到一种戏剧,每一件事都用说话来表达,每一个人都穿当代的服装。有些人开始按照这种形式编写剧本。
“但是,情节是中国的,而更重要的是,剧作者具有中国古典的传统,”他说。“话剧,虽然受到西方的影响,但是它植根于中国土地。它是时代的力量。它意味着解放、自由和种种新思想。在早期,演员可以离开剧本,向观众大发推翻清王朝的高谈阔论。
“以后,在‘四人帮时期,我们的耳朵被堵塞了,我们的手被束缚了,可是他们无法束缚我们的思想,”他说。“之后,文学和戏剧不是马上就拨乱反正的,尚有余悸。”
余悸已经消除了,曹禺先生继续说。现在中国两千个职业剧团,其中二百个是现代形式的。观众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近三年中,有三百多个剧本已出版或演出。
曹禺先生没有讲到他自己的作品,他自三十年代开始写剧本,直至现在。最近,他的两部剧作分别在英国、在纽约上演。《北京人》,于一九四○年首次在中国演出,现正在师资学院的霍赖斯·曼剧院上演,早期的作品《日出》现在拉·玛玛剧院上演。他讲到了西方文学对他的影响,诸如奥尼尔、易卜生的作品,由于这些影响,西方人士称他为中国的易卜生。尽管也许不论是易卜生或曹禺先生会十分同意:他就是他自己。
他避而不谈对中国戏剧的展望,可是他说:“我们决不允许那种什么也不干,仅仅唱赞歌的文学。经过十年文化革命之后,人民的思想真正解放了。我们再也不允许一个作家由于他的思想而被定罪为反革命,不论他的作品受到欢迎与否。我想这才真正标志着‘百花齐放的时期。”
(原载一九八○年三月二十九日《纽约时报》)
(李君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