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

1980-07-15东方既白

读书 1980年4期
关键词:福泽武则天好事

东方既白

画○,始于何时,是什么意思,我一直弄不清楚。

有人说,“○”就是“”,也就是后来日字的象形。这且不管它。

记得读中学时,有一位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某校招生,作文题是“○”,许多考生莫测其深浅,有的大做文章,有的掷笔而去。其中有一个考生,做了十个字的一篇文章:“夫○之为○者,空空如也。”不料这考生居然得了主考官的青睐,录取了。

现在这个符号,已运用到请示、报告、建议等等的文件上来了。这个办法,曾风行一时,于今尚未衰歇。那怕是一件小事情,在文件上,只见有多少画○者,不见有画○者或可或否的意见。怎么办呢?最后,常常不免归档了事的命运。说起来是机构的层次多、官多,而工作效率则成反比例。这是事实。但也还有一个工作责任性的问题。说得严重一点,有一个党性、作风问题,倒底是做官还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武则天当权时,有一个叫苏味道的,身任同平章事,是一个极为聪明的官僚。他曾说过:“处事不宜明白,但模棱持两端可矣。”(一说:“决事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模棱持两端可也。”)于是时人为他起了个外号叫“苏模棱”。既然模棱两可,似乎没有什么倾向性,其实又不然,倒是个依阿取宠的典型。例如三月雨雪,苏模棱就不模棱了,认为这是瑞雪,预示武后的福泽,率百官入贺。而当时任殿中侍御史的王求礼,却独持异议,慷慨陈词:“今阳和布气,草木发荣,而寒雪为灾,岂得诬以为瑞。贺者,皆谄谀之士也。”还好,武则天没有把说真话的王求礼杀头;而且,她竟为之罢朝。然而也并没有对苏味道有半句责备,不了了之。

我想,如果只知漫不经心的画○,还不如苏味道之敢于说出自己的为官之道为好。不过,具体分析起来,事情也并不简单。有的是尸位素餐;有的是习以为常;有的是深感处事的棘手,不好办,不如画个○以示过目;有的是叫人摸不到深浅,猜不透倒底是赞成还是反对或者另有高见,一旦事发,他可以留有余地,为自己辩解。这些可能是诛心之论,也可能是○之妙用、秘密之所在。

古有为民请命,或者给人民办了一点好事的;今之有些画○者,好事不想办,遑论请命。我们抨击官僚主义的祸害,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总是阴魂不散。

说起来,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干部是公仆。其实有时却是颠倒的,人民群众仿佛就是个○,空空如也。颠倒的历史,现在已到了必须把它再颠倒过来的时候了。

猜你喜欢

福泽武则天好事
寻找太公的抗战足迹
开国少将家宴上的“假酒”
成绩稳定
做了好事,得了恶报
好事
做“好事”
悠悠千载无字碑
雕塑《武则天》的一点体会
关于武则天评价问题
放弃迂阔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