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干粮
1961-08-16刘文章
刘文章
编者按:最近,许多地方的团组织都在对青年进行广泛深入的革命传统教育。他们通过请革命长辈作报告,访问老红军、老干部、老工人、老农民,看反映过去革命斗争的戏剧、影片,参观革命文物古迹等方式,使青年更具体地了解过去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革命前辈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道德品质。这对于提高青年的共产主义的政治觉悟、革命志气、共产主义的道德和风格,鼓舞青年更加坚定地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都是大有好处的。为了帮助广大青年更好地进行这方面的学习,从本期起我们特开辟这样一个专栏,陆续发表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希望读者们把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和心得体会写给我们,也望各地团组织多向我们推荐有关这方面的材料。
每当想到长征中那些艰苦的日子,我就想起了终生难忘的谢益先同志。
谢益先同志参军前是个贫苦的农民,他和母亲、还有一个几岁的弟弟,一起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直到红军到达他的家乡,才翻了身。可是不久,反动派又回来了,并且打死了他的母亲。他含着眼泪埋葬了母亲,把不懂事的弟弟寄养在亲戚家里,自己参加了红军。
谢益先同志日常言语不多,工作可比谁都做得多。来到部队以后,很快便成了一个很好的红军战士。一到战场上,他就不顾一切地冲杀敌人,恨不得一下把所有反动派消灭光。但对待贫苦的人民,却恨不能把心都掏给人家。
部队到了毛儿盖,上级决定在这里筹粮,准备过草地。那时虽然正是收获季节,可是由于部队多,粮食少,每人只分了三斤麦子。大家都把它看成宝贝,缝成小布袋装起来,走路带着它,睡觉枕着它,有人还在袋子上绣上了自己的名字。谁心里都明白,这不仅是三四斤麦子,而是自己的生命呵!缺了它,要想走出草地是困难的。
就这样,我们带着这仅有的一点点口粮,踏上了茫无边际的草地。
一天,我们正在没膝的水草中走着,忽然听到前面有孩子的哭声。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面黄饥瘦的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坐在路旁。哭声是那个妇女怀里的孩于发出来的。看他们瘦得皮包骨头的样子,就可以知道饥饿在折磨着他们母子三人。但母亲总是母亲,虽然她已饿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仍一面拍着怀中的孩子,一面安慰着:“好孩子,别哭,明天妈给你买烧饼吃。”身旁那个大孩子听说烧饼,抬起头来,有气无力地问:“妈妈,能买到烧饼吗?”母亲脸上滚着泪珠,鸣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了。我们的心象被什么打击着,人们都在这里停了停,有的抓出一把炒麦递给了那个妇女,有的摸摸已干瘪了的粮袋,含着眼泪走开了……。
部队又继续前进,但行列里却看不到谢益先同志了。正在着急,他从后边赶上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地问他:
“你怎么掉队了,病了吗?”
“没有,看那两个孩子来!”他沉重地回答。
“你认识他们吗?”
“我怎么会认识他们呢!那个妇女说,她是川陕苏区的,亲人都被国民党杀了,房子也烧了。她和一些老乡们在红军掩护下,才带着孩子逃出了虎口。如今他们断粮了,大人还好说,可是孩子怎么受得了?”
听了他的话,大家心里都沉甸甸的。部队默默地前进着。
从那之后,谢益先同志有了不寻常的变化:以前,一到宿营地,他就忙着帮大家弄水,拾柴,烧水,现在呢,只要放下背包,他就一人走开,等大家吃完东西,他才露面。要是问他:“吃了吗?”他就拍拍自己的肚子说:“吃跑了!”次数多了,大家就不信了。后来,秘密终于暴露了。原来他是有意避开大家,去找野菜吃;遇到没有野菜的地方,就干脆喝点
凉水了事。
这样下去怎么行呢?班长对他说:“你多少还是吃点粮食,要是不够,大家可以凑点!”
“日子长着呢,能省就节省点。班长,你放心,我还有呢!”他坦然地回答。
“别把身体拖垮了!”
“没什么,在家里吃苦吃惯了。”
话是这样说,但他的身体却愈来愈不顶事。我们常常看到他走在路上直打晃;也常看到他很吃力地不声不响地紧腰带。那时候我们都很瘦,但他瘦得比我们更厉害。就是这样,他的工作仍丝毫没有松懈,有事就和别人抢着干,哪次到远处送信都少不了他。
终于有一天他支持不住了,一步一喘,几步一歇。领导上见他跟不上队,就叫副班长扶着他在后边走。就在路上休息的时候,他躺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后来听副班长说,他在牺牲以前,嘴里还喃喃地叨咕:“那两个孩子不知怎么样了?”直到副班长告诉他,到团里送信的同志曾经看到那个妇女还跟着团部的时候,他那瘦削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大约是在走出草地的那天吧,我们又看到了那个妇女。她带着两个孩子站在路边正东张西望,一下子认出了我们,便高兴地走进来,笑着向我们打招呼:
“喂,同志,姓谢的同志在吗?”
“叫谢什么?我们有好几个姓谢的。”
“唉,就是不知道叫啥名,问他几次他也不说。要不是他留下这条粮袋,我连他姓什么还不知道呢!”说着,她拿出一条洗得干干净净的干粮袋,上面用白线歪歪扭扭地绣着一个“谢”字。这不是谢益先同志的吗?怎么到她手了呢?没等我们询问,她就说开了:
“那可真是个好同志,救命恩人哪!那天,你们都走过去了,他站在我们跟前问长问短,直看着我那空米袋子摇头。后来,他把自已的干粮袋给了我。这可不行,粮食就是命,我怎么能收呢?可他说‘拿着,大人好办,孩子不吃东西不行啊。说着,丢下粮袋就走了,我怎么喊,也喊他不应,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也不吭声。唉!多亏这些干粮哪,要不,我们娘几三个早就饿死了……”说到这里,她又问那个姓谢的同志在哪里。
现在我们才明白,谢益先同志不吃粮食是因为他没有粮食了。谢益先同志啊!你在这生与死的边缘上,所想的只是别人!我们都忍不住地落下泪来。
“出了什么事情?”那个妇女收敛了笑容,不安地问。
“他……他死了!”我们有个同志回答。
她楞住了,眼圈红了,紧接着两颗亮晶晶的泪水,顺着她那干瘦的面庞流下来。她低下头,两手抖动着紧紧抓住那条已经空了的粮袋,两眼呆呆地看着上面的那个“谢”字。
“妈妈,别哭,今天不就走出草地了吗?”那个大孩于扯着母亲的衣角说。
母亲象从梦中惊醒,弯下腰,对着孩子们一字一泪地说:
“今天是要走出草地了。孩子,可要记住呀,我们是红军叔叔用生命救出来的啊……”
(原载“星火燎原”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