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论
1959-08-16马铁丁
马铁丁
(一)
如果你问我: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那么,我回答: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献身于壮丽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
作为意识形态的“快乐观”,它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它是历史的、社会的产物。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占主导地位的快乐观;不同的阶级,有不同阶级的快乐观。
“聊斋志异”上描写一个中国商人到夜叉国去,那夜叉国人不知官为何物,中国商人告知:“出则舆马;入则高坐,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此名为官。”夜叉国究竟是何等样的社会?书中没有交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里尚无官,自然那里的人们也就不懂得做官的快乐,也无从有享受做官快乐的欲望。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只有分工的不同,并无骑在人民头上的“官”,因此,做官之乐,也就只有在历史书上才能找到。
我们现在所争论的“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归根到底在一个问题上发生了意见分歧:即是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态度。
在对待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上:一种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因此,不断地、无限止地满足自己的私欲,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另一种人相反:自己的一切言论和行动,首先是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认为能够尽自己的努力,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谋福利,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也就是马克思说的“为世界做工”,毛主席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前一种人的观点,是剥削阶级意识的反映;后一种人的观点,是工人阶级意识的反映。
这末一来,岂不是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快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吗?岂不是“此一亦是非、彼一亦是非”,没有了是非界线了吗?岂不是为什么献身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还没有答案吗?朋友,且慢,让我慢慢讲来:剥削阶级的所谓快乐无非是声色狗马、耳目之娱,美食果腹之乐。他们为了满足一己的私欲,残酷地奴役他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快乐的。因为第一,私欲对人来说,是一个包袱。谁背上了这个包袱,谁就会受这个包袱所奴役。剥削者奴役被剥削者,而剥削者本人又受自己的私欲所奴役。守财奴的“奴”字用得真好。财“主”的另一面,不多不少正是“奴”。恩格斯说:“精神上空虚的资本家,为自己的资本及自己的利润欲所奴役;律师为自己的化石似的法律观念所奴役,这种观念,作为独立的力量支配着他;……”(“反杜林论”)
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巴尔扎克笔下的欧也妮·葛朗台,契诃夫笔下的尼古拉·伊凡尼奇等等,我们不是一方面感到这些人的残忍和可耻,而另一方面对这些人匍伏在自己的财产和土地之前,又感到可怜和可笑吗?
无妨来说说这位尼古拉·伊凡尼奇吧:他为了要买一座醋栗林子,从而省吃省用,把每一文钱都积下来存在银行里,后来林子买成了,就“把自己埋葬在自己的庄园里”。作者契诃夫慨叹地写道:“这不是生活”,“人所需要的不是六尺土地或者一个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那才容得下他发挥他的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质和特点。”
私欲,难道不正是和六尺土地或一个庄园一样吗?它把人们禁囚起来,使人们失去了精种上的自由。
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私欲的小天地里快乐?还是生活在整个地球、整个大出然里快乐?不是清清楚楚的吗!?
第二,正是剥削者追求的所谓“快乐”,必然会给他们带来许多头病的事情。剥削者一要操心被剥削者起来反抗,二要操心剥削者彼此之间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因此,剥削者总是感到四面受敌,惶惶不安,感到内心的恐惧、空虚和苦闷。
这,在封建社会如此,在资本主义社会更如此。
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里,迷漫着悲观失望、末日将至的情绪,正是这种恐惧心里的反映。
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上,把猩猩奉为画家,把猴狲请上酒席台,为叭儿狗建设狗浴室、狗餐厅、狗理发馆……所有这些,难道是表现他们的快乐吗?不,是精神生活的堕落表现,是空虚和苦闷的象征。
私欲,利己主义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心灵的毒害和摧残。
私欲,利己主义全遮掩人们的视线,使其看不清广阔的前程和远大的未来。
奥斯特洛夫斯基写道:“利已主义者总是最先毁灭。他只关心自己并为自己而活着。如果把他的这个‘我去掉,那他就无法活下去了。在他面前的是必遭毁灭的利己主义的黑夜。但是,当一个人不为自己而活着的时候,当他溶化在社会事业中的时候,就难以扼杀他了,因为要想这样就必须要扼杀周围的一切,扼杀整个国家,扼杀全部生命。”(“奥斯特洛夫斯基演讲、论文、书信集”)
当然,黄里并不是剥削者,黄里的思想并不是剥削阶级的思想,黄里也没有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苦痛上。黄里所要求的仅仅是:“大家都不剥削别人,谁也不占谁的便宜,但也不必为别人牺牲自己的利益,各人付出足以换取自已生活需要的劳动。”一句话,是小私,还不是大私。但是,既然是“私”,也就不能不同样是一个包袱。俗话说得好:“远路没轻担”,这个包袱如果不放下,那是会越背越重的。
这个“小私”,在旧社会是不利于劳动人民反抗压迫、剥削和奴役的斗争的。“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就会彼此互不相关,变为一盘散沙,客观上也就便利了反动阶级的反革命统治。革命既然起来了,又由于他们目标有限,容易满足,敌人给予一点小恩小惠,就可以把他们收买。这个“小私”,对社会的前进,历史的发展,常常会起阻碍的作用。
这个“小私”,在旧社会,对个人,对一个家庭来说,也会弄得人们前怕龙后怕虎,神魂不安。他们既想爬上剥削阶级的地位去,又害怕落到无产阶级的行列来,他们既怕反革命,又怕革命,他们既怕前进又怕后退。他们的内心总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中国这个阶层的人特别多,曾经是几万万,他们何曾有过什么“快乐”?(pang)徨,动摇,犹豫、苦闷和他们形影不离!
这个“小私”,在新社会,又使人们满足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坑头”的小日月生活,从而看不到或看不清生活的前景。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事业已经完成了,可是,人们的意识常常落后于客观的存在,那种满足于小日月生活的意识还会从像黄里那样的人头脑中反映出来。
这个“小私”,不仅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人们可能牺牲集体的利益来从属于个人的利益,即使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大体一致的时候,它也是一种无形的腐蚀力。
这个“小私”阻碍人们对集体的事业充满热忱和热爱,因为他要留出一分“热”来,用在自已的“小天地”里。
这个“小私”,阻碍人们对集体的事业具有最大的勇敢,因为“私”心会促使他患得患失。
这个“小私”,阻碍人们对集体的事业充分发挥聪明和才智,因为“私”心促使他办不到心无二用。
我们提倡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无条件地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三心二意、半心半意、有条件地为人民服务。存有私心,无论你是大私还是小私,那就是三心二意、半心半意、有条件的了。一件工作,本来可以出十分力量的,因为有私心,也就只出七分、八分了。如果每个人的力量都没有充分运用和发挥,还谈得上什么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一致的一致性,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矛盾的差异性,这两种“性”是常常交错在一起的。你想想吧:当你去完成一项任务、做一件工作的时候,你经常考虑到“我的劳动会不会受人剥削呢?”(即使你不去剥削别人的劳动)会不会吃亏呢?会不会由于疲劳过度而影响自己的健康呢?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呢?如此这般,要你能够出色地、完美地完成工作任务,宁非啧啧怪事?拿那位汽车司机同志来说,他帮助一下另一辆抛锚的汽车,本来是一举手之劳,是革命友爱分内的事,但是,由于私心,由于只顾自己,招来了不应有的损失。集体主义可以引导大家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更加团结一致;而私心,所谓不剥削别人的劳动,也不受别人的剥削,就只能引导大家离心离德,精神涣散。“不必为别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每个人在每件事上势必都会斤斤计较,都会想到这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吗?每个人都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不是无形中抵消力量还是什么?一个人生活在集体中,尽管在总的方面,大家的利益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彼此间的你来我往,互通有无,吃亏占便宜的事,随时随地都会有的。如果每个人的小算盘都打得叮当响,那岂不是我们又要回到国家兴亡,可以大家无关痛痒,而谁家失落了一只鸡,无妨骂街骂半天的灾难的日子去!?“单易折,众难摧”,大家都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打算,却好等于在阶级敌人、民族敌人前面,在自然威力前面解除武装。
这个“小私”,不仅对“公”来说是个无形的腐蚀力,而且就是对“私”来说。对个人来说,也是个无形的枷锁。黄里说得好:“由于对个人利益既有所牺牲,作的时候,从内心讲,就难免有些勉强和不舒畅,又怎能说这是愉快的事呢?”从这里却好得出了
一个反证:要从自私的基础上去寻求人生的快乐,那就无异缘木求鱼,永远也求不到的。也由此可见:“私”心正是不愉快的根源!从精神状态说,黄里还是自己“私”欲的奴隶,又怎能不是郁郁寡欢?!
黄里说:“我还想:有些革命老干部和积极分子,他们终日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席不暇暖,食不甘饴,有好处首先让给别人,有困难自己承担……而且这样的行为,又不是偶尔为之,而是成为生活的常规,这样生活下去,难道他们都是怡然自得吗?”
我该怎么讲呢?我只能说,燕雀不知鸿鹄之志。在暗无天日的暗黑的角落里呆久了的人,还不大懂得太阳,还不理解太阳为什么能够无私地普照大地。
去掉私心,献身于壮丽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从每个人说也就会感到没有什么可以失掉了,而他得到的是全中国、全世界的大解放,这又怎能不怡然自得?怎能不欢欣鼓舞?怎能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共产主义社会的人,将是怎样的人呢?“个人的生存竞争停止了。因此,人在这时——在某种竟义上是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并从野鲁的生存条件过渡到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既已终于成了自身社会生存的主人,因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人的主人——自由的人。”(恩格斯——“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恩格斯所说的人“成为自己本人的主人——自由的人”,其含义之一,也就是人最后地从形形色色的私欲中解放出来。人从社会的奴隶,自然的奴隶,自已私欲的奴隶,一变而为社会的主人,自然的主人,自己的主人,请问:世界上还有什么样的乐趣可以和这个翻天复地的变化相此?献身于壮丽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生最犬的快乐,又有什么不可理解呢?难道人安于自己的动物性,而不愿成为真正的人吗?!
我们说:从私欲中,从利己主义中找不出什么人生最大的快乐来,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无视正当的、与社会利益相一致的个人利益。我们的党和政府,经常是在不妨碍社会利益的条件下,照顾与保护群众的个人的正当利益。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的一个表现,而在阶级社会中就不可能做到。更何况,在我们的社会里,社会利益通常是与个人利益一致的,保障了社会的利益,也正是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每个个人的利益,社会生产事业,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也就相应地意味着社会每个成员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把个人放在集体中间,对集体作出最大的贡献,共同推动集体的车轮,向着无限美好的人生迈进吧!
(二)
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向秀丽等等在惊心动魄、轰轰烈烈的斗争中牺牲了。他们的牺牲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和怀念。那么,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呢?
首先应该学习他们伟大的集体主义精神,共产主义风格,因为它们为祖国、为社会、为集体的利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向“向秀丽学习”的讨论中,有人说:“一个人一成了英雄人物,他的无名的名,马上名驰四方。什么报纸、杂志,作家都纷纷写他,电影院马上把他搬上银幕。这样流芳百世的个人荣誉,那个不愿干呢?这怎能说为大家牺牲自己没价值?”
有人说:“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这就是说你照顾了别人,而别人就会更好地照顾你”。
有人说:“你看集体主义思想成为社会上众所公认的美德,若还抱着和集体主义相对立的东西在社会上和集体中瞎撞,那只会碰得头破血流。对个人来说,这又何苦?”
这等等说法,其中虽然也提到“集体主义”,提到“为大家”、“为别人”,但是,为集体、别人是手段,而为个人是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为个人。这和真正的集体主义精神、共产主义风格是根本不相容的。
不错,为人民做了事的人,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会在社会上、集体中受人尊敬,获得荣誉。但是,这尊敬,这荣誉,是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结果,而不能当作个人追求的目标。
其次,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向秀丽牺牲了。但是,他们不是为牺牲而牺牲,为死而死。不,更确当地说,他们为了生而死,为国家的永生,社会的永生,集体的永生。
在革命的斗争中,不知有多少英雄志士倒下去了。他们清楚地知道:他们的死,正是为生铺平了道路。
“也许吧,
我的歌声明天不幸停止,
我的生命
被敌人撕碎,
然而,
我的血肉啊,
它将
化作芬芳的花朵,
开在你的路上,
那花儿呀——
红的是忠贞,
黄的是纯洁,
白的是爱情,
绿的是幸福,
紫的是顽强。”
(烈士陈辉同志的诗:“为祖国而歌”)
“我只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
得到永生。”
(烈士叶挺同志的诗:“囚歌”)
事实正是这样: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向秀丽等人的牺牲,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烈士的牺牲,加上全国人民、世界人民的英勇战斗,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障了世界和平,建立了并正在建设着花开满园的社会主义祖国。使大家能够过着幸福的、越过越幸福的美满生活!
我们一方面要学习烈士们为集体的利益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当集体的利益需要牺牲自己的时候,我们毫不怜惜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我们又防止和避免无谓的、不必要的牺牲。
小说“青春之歌”中不是有这末一段吗?
林道静被逮捕了。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对另一位老共产党员林红说:“我还不是个党员,可是我希望为党、为人类最崇高的事业贡献出我的生命。——我想这个日子是到了。我什么也不想,就准备这最后的时刻。”
林红批评她:“不要以为被捕就是你生命的终点,就一定是死。不是的!共产主义者在任何地方——包括在监狱里都要做工作,也都可以工作的。我们要工作到最后一分钟,最后一口气。我们要亲眼看到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快乐地迎接这个日子。……”
在敌人的监狱里,我们尚且要避免那种不必要的、无谓的牺牲,不要轻易地想到死,要顽强地活下来;那么,在现在,在轰轰烈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我们也就更加有可能、有条件去避免和防止那种不必要的、无谓的牺牲。在建设事业中,不注意安全,单凭一时血气之勇去蛮干,那是我们所反对的。学习向秀丽,不是机械地学习她的死,她的死出于高度的革命自觉性,是为了保障许许多多人的生。集体主义精神决不只是表现在一死之间,而是贯穿在一个人的终生终世。
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而战斗吧,在这战斗中间,你定会感到无穷的乐趣。“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去掉私心,你就会成为一个心地开朗,胸怀广阔的坦荡荡的君子,这君子,也就是纯粹的人,真正人!
1959.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