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样治病的
1957-08-16黄纯初宋文郁陈萱
黄纯初 宋文郁 陈萱
早就听说中医能治好一些棘手的病:要切除的足趾保存下来了,全身发肿、腹胀如鼓的病人恢复了正常,半身不遂的小孩能够自由活动了……但是,中医是怎样治病的,有些什么特点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访问了北京市中医医院一目前全国最大的一所中医医院。
中医如何诊断疾病?
一位老太太来到了中医医院的内科门诊室。我们看她身体瘦弱,面色焦黄,二日无光。她坐了下来。大夫一面给她按脉,一面问病人的饮食生活情况,又瞧了瞧病人的口腔。
就这样,不到五分钟的时间,诊断就结束了。
看来,中医诊断疾病很简单一——主要是按按脉就完事了吧?其实不然。按脉是中医诊断病情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中医在诊断上是采用全面的诊断方法。中医认为,人身是统一的机体,一个人生了病,不但可以在发病部位找到病症,也可以在人身的其他有关部位察觉出来。因此,中医看病,先观察病人的面色、表情、神态、眼目、毛发、胖瘦等等。这种观察,中医时做“望诊”,是诊断的第一步,从这里中医可以得到判断病症的一些初步印象比如面色青自的多为贫血虚弱之症,面色黄赤的可能是受了风湿,舌苔很厚是消化不好。因为大夫一开始接触病人就开始观察,所以有时在病人不知不觉之中,大夫已经知道了疾病的一些眉目。
在观察病人的同时,大夫还仔细倾听对方的说话是不是响亮有力,有没有咳嗽气喘呻吟,声音是高是低,是清是浊。中医从这里也可以诊断出一些症状来,比如语音低徽的多为亏虚病症,呼吸急促、喉间如拉锯声的大致是哮喘病,呻吟不已的是痛症。中医不但用耳朵听,也用鼻子嗅,嗅病人的口气、痰和大小便的气味。痰臭的可能为肺中有病,口臭难闻的,表示胃有病。这种诊断叫“闻诊”。
但是,上面所说“望诊”和“闻诊”两种方法,只是对病情作了一些初步的观察和了解。为了更清楚了解全面情况,还必须探问病人自己有什么特殊感觉和现象。要问的项目很多,很早以前,中医把要问的项目编了一首十问歌,歌曰: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久病十问因。”
这种诊断中医叫做“问诊”,这跟西医注意听病人主诉是一样的。经过“望诊”、“闻诊”和“问诊”以后,大夫对病人害的是什么病,一般已有七八分把握。不过为了进一步认识疾病和核证自已的判断起见,中医又采用了另一种判断方法——“切诊”,也就是按脉。
我们知道,西医在诊断的时候要数脉搏,中医按脉的目的之一也是看看脉搏是快是慢,作为诊断的依据之一。不过中医按脉不仅是为了数脉搏,更重要的是为了通过按脉,测如血脉跳动的节奏、弹力和振动的辐度怎样,从而进一步推断疾病的类型和病情的轻重。因此,中医按脉的手法比较复杂,通常是用食、中、无名三指,按在病人腕部动脉之上,或轻按,或重按,或用一指按,或用三指一起按。可以按到各种各样的脉象,这些脉象代表着不同类型的病。有的脉跳动得很浮浅,一模就可觉察出来,一些初起的怕冷、发热、鼻流清涕各病常有这样的脉。有的脉跳动得很深沉,用力按才觉得的,代表较重的病,如神昏胡语。脉跳动得慢的:病人常有发冷、呕吐清水、血脉流动
不畅的症状;跳动得快的,症状反之。有的脉细短而不流利,如同小刀刮竹,表示人体衰弱,营养不良;有的脉很滑利,像珠子在盘中滚动,表示胸腹不适,有疼痛热病诸症。“望”、“闻”、“问”、“切”,这就是完整的中医诊断方法,中医称为“四诊”。在没有精密的医疗仪器的条件下,中医就是靠着这些全面检查的办法来达到尽可能正确诊断疾病的目的的。这种诊断方法适用于诊断各种疾病,既适用于内科各症,也适用于外科各症。当然,在具体运用的时候,大夫可以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症状和不同的病人而着重应用某几种诊法,如内科一般更着重于问诊、切诊,而外科更着重于望诊、闻诊。
中医怎样治疗疾病?
中医在治疗上也强调从整体出发。中医认为任何疾病,既然生在病人身上,就不可能不对病人全身发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而中医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疗办法,主张必须从调整全身机能、消除致病原因着手。
致病的原因是什么?中医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三类。一类是外感病,如气候忽冷忽热,忽潮湿忽干燥,人体对这种变化不能适应,就难免生病。一类是内伤病,如精种紧张、情绪抑郁、饥饿劳累、或怒或忧、或惊或恐、或过喜、或过悲,都会致病。还有一类是跌打损伤、刀伤、虫兽咬伤等一些机械性损伤。
但是,仅有这些致病原因,还不一定人人都会生病,或者虽然害起病来也不一定都很严重。这是什么道理?中医认为,这是因为各人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或适应机能各有强弱不同的缘故。抵抗力很强的人能战胜致病因素而不发病,就是生病了也不一定严重。中医把人体抵抗力和致病因素互相搏斗的情况称为“真邪相搏”。治疗的目的是设法帮助“真”来战胜“邪”。
那末中医怎样帮助“真”战胜“邪”呢?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除去致病因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增强病人的抵抗力,也就是调整全身机能,保持正常的平衡的健康的状态。中医认为,如果仅仅是消除某部器官的病症是比较容易的,如大便不通吃些泻药;但是要根除致病因素、使已经得病的身体完全恢复正常,就不怎么简单。这里不光要靠医药或其他治疗方法,而且也要靠病人自已的休养,这对一些慢性病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各种治疗毕竟只是外在的帮助,必须通过自身的生理机能才能达到治疗目的。中医强调“三分治、七分养”,也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的内科治疗
中医在内科治疗上常常采用中药(主要为草药)治病,但是中药种类非常多,估计共有1,870种左右,常用的也约有350—400种,而病情又变化多端,要开哪味药才能治某一种病呢?这里面大有道理。
中医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确定了治疗的原则。这些原则归纳起来共有八项:发汗、催吐、攻下、和解、清凉、温热、消导和滋补。这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治疗上的“八法”。比如说,感冒是受凉的结果,用发汗药把寒气驱散,病就好了。清凉的药可以解除热病。吃得太多,用催吐的药。如果是衰弱病症,就用补气补血的滋补药品。有许多病是因为血淤气滞而致的,如用和解、消导的药来舒气活血,病就可望痊愈。
当然,中医在运用这些治疗原则的时候,不是死板机械地搬用,而是根据体质、病情轻重等各种不同情况互相掺杂、灵活掌握的。中医医院有两个病人,同是患的慢性肾炎,生腹水,全身浮肿。但是一个病人体质较好,一开始就下药来恢复肾脏机能,消除腹水;而另一个病人因为体质较差,有高血压,就先从滋补身体、治疗高血压和加强抵抗力入手,然后再治肾脏。并且同样是治肾脏的药剂(中药复方),因为病情不同,分量也就有轻有重,药味也就有增有减。
既要从整体出发,又要对症下药,随症施治这就是中医在治疗上的基本特点。
内外夹攻
中医的这个治疗特点不但应用在内科上,也应用在外科上。许多人以为中医外科治疗疚病主要是贴贴膏药,这实在是一大误解。
跟中医内科一样,外科也从全局观点出发,在治疗上着重消除发病的根本原因。“内消法”就是这样的治疗方法,它的目的是把初看起来很危险的外科各症,依靠内服药有效地及时加以制止,而不是等它们发展严重了再想办法。所以,有许多极其严重的足以致命的外症,如砍头疗之类,用内消法及时治疗,很快就可好转。北京一位大车工人在嘴唇上长了毒疗,疗头只有粟粒大,可是几小时内就红肿非常,疼痛不已,发烧恶心,发展下去,很有生命危险。但是他赶紧到中医医院来治,只服了四五剂药,几天就好了。
即使到了病势已成、疮口破烂了,除在疮口上敷以消脓生肌的药膏、药粉以外,中医也用内服药作为主耍治疗办法,目的是排脓、消毒、补气血,增加病人的抵抗力,把已成的脓疡,托毒外出,不致发生内陷的危臆,这就是“内托法”。比如淋巴腺结核(中医叫瘰疬),到了严重期,演烂化脓,病毒像老鼠钻孔一样,到处流窜,中医在患部敷药灭菌,又给病人内服汤两,把病毒驱散出来。根据统计,中医医院采用这种治疗方法的有效率达到80%以上。
就是皮肤病,中医也不只是采用外敷药膏的办法,同时也内服药剂。因为中医认为,皮肤所以发病,不仅是外界风湿热毒侵袭的结果,也是患者抵抗力薄弱的表现,用药内服外敷,就可以收到“内外夹攻”之效。对顽强难治的各种癣疮(西医叫神经性皮炎),还采用了中药熏洗的办法。熏洗药具有解毒去湿止痒杀菌的作用,这些作用不但可以达到皮肤的表面,如一般药膏那样,还能靠熏洗时发生的温热,使皮孔开放,进入患处内部,因此治疗既有效果,也较彻底,不大会复发。
尽可能不动手术
中医在治疗上的另一特点是尽可能不动手术。动手术小仅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更重要的是有的手术常常会留下不良后果,甚或造成残废,遗害终身。所以中医在治疗上,认为要看到局部的疾病,又要看到病人的整个身体;要医好目前的局部的疾病,更要顾及病人的全身和他的将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医想尽一切办法不动手术,万不得已必须动手术的时候,也主张把手术范围尽可能缩小。对一般疮伤,不主张割去很多好肉,更不主强加以切除,而是只割去脓烂部分,伤底一般可以不动,认为伤底有保护生肌的作用。如西医在治疗乳腺炎的时候,照例必须切开乳腺,病人很痛苦,拖了几个月才好,而中医不动任何手术,只是同时使内服外用的中药,三个星期内就见效,治愈率达到95%。
有一种严重的疾病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叫脱疽),患者初期脚趾和手指尖因为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发凉麻木,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发黑干瘪坏死或擦破溃烂,并且逐渐问上发展,损害心脏和肾脏,引起死亡。西医治疗这种疾病的主耍办法是把患部切除。为了避免向上发展,常常是把患病的手指、脚趾、整个手脚甚至大半个胳膊和腿部都切除了。而中医一般不动手术,主要是给病人内服活血解毒的中药,促使血液循环;如果患部溃烂,同时外敷化腐去烂的药粉,效果达到78%。我们曾经在门诊室同一位名叫齐吉卿的工人交谈,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想像这位健谈、乐观的人在三个月前还是手指脚趾发黑或溃烂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他说,那时他疼痛得既不能吃,也不能睡,只是半卧在床上,靠着注射吗啡和葡萄糖才得维持生命。他在这种情况下折磨了半年。但是他在中医医院住了两个多月就痊愈出院了,没有割去一个手指或脚趾,这次来复查,一切如常。我们看他现在已是面色红润,说话有力,走路也跟常人完全一样了。
中医治疗痔瘘很有成效的一些方法,如枯痔法和内痔插药法,也是从尽可能不损害机体的观点出发的。中医不用开刀割除痔瘘,常常用带有腐蚀性收敛性的药物或药线逐渐将腐烂部分去除,好肉完全保留。病人在治疗期间痛苦很少,可以照常工作、饮食和睡觉,不会大便失禁,治疗较彻底也无后遗症。
针灸为什么能治病?
应用药物治疗疾病,仅仅是中医治疗的一种办法。此外,中医还采用针灸疗法。对于某些病针灸有时能胜过药物。
针灸为什么能治病?初初看来,有些奇怪,其实也不难理解。在人的身体上有许多器官,分别担任呼吸、消化、排泄、循环、运动、生殖等工作。这些器官相互之间有分工,也有合作,由神经系统和大脑皮肤统一掌握和调节,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变化。如果某部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或抑制的不平衡状态,就不能控制和调节所属器官,于是疾病就发生了。针灸疗法就是用很细的钢针、金针或银针刺入皮肤一定部位的刺激点(中医叫穴道,认为全身有300多个穴道)上,或者用燃着冒烟的艾绒放在这种刺激点上方,利用这种器械刺激或温热刺激来调节整理神经机能使其恢复正常。中医大夫告诉我们,针灸须要掌握三个关键:手法、部位、时机。必须根据病情来选择,使用针灸的部位。如何下针、刺多深,也要根据病的轻重缓急来掌握。同时,必须考虑到治疗的时机,有的病由于没有及时治疗,神经萎缩下去,再来针灸治疗效果就受到影响。在护士同志的帮助下,我们看到病历单上登记着用针灸治疗疾病的满意效果。风湿性关节炎一般是十多次到二十几次痊愈了,因受刺激而产生的突然吊眼、歪脸的病症(颜面神经麻痹)几次治疗就恢复了正常。一个因发高烧而右半身完全不能活动的四岁小孩于年生,针到第三、四次就开始有感觉,手脚能够活
(图片见原版面)
针灸大夫治病的情形
动,到第八次就全好了。针灸疗法对于神经衰弱和各种神经痛,如牙肿经痛、以及高血压和高血压后遗症,坐骨神经痛也有良好作用。
不用打针吃药的治疗方法
中医有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既不用打针,也不用吃药,主要是靠两只空手来治病的,这就是徒手疗法。中医医院所设的按摩科和正骨科就是用这种办法治病的。
同针灸疗法一样,按摩疗法也挑选人身上的一定部位进行按摩,手法也根据病情的不同而有按、摩、推、拿、揉、点、掐、捻等十多种变化。因而,按摩疗法能治疗或与各科配合治疗好几种病,其中主要为消化不良和神经衰弱等慢性病。
按摩疗法为什么能治病?因为人身上有些部分,如胃肠、头部等,活动机会本来不多,一旦患病,机能更加减退,现在靠人手来辅助这些器官和机体的活动,就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正神经系统,使患部的功能恢复正常。我们曾经仔细参观按摩科唐老大夫给一位患胃病的病人治病的情况。病人横卧床上。大夫用他的一双空手在病人胸腹部上来回移动,忽推忽回、忽点忽按,非常熟练。病人感到轻松舒服,毫无恐惧之感。他生胃病三年多了,常常打嗝,吃东西不消化,一直没有治好,到这里来按摩了十几次,已经接近痊愈了。
跟按摩疗法一样,中医在正骨术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般的跌打损伤、骨折脱臼,中医很快就可以用双手治好,不用动手术,也不用上石膏。中医认为,一般骨伤既然多因跌扑、牵引过度或各种暴力而使骨头变位或碎裂,如果施用适当的手法,或接或端,或提或整,就可以使骨头恢复原位,必要时敷以外药,促其重新长好。
中医的正骨术是比较简便、灵活而有效的。有一位病人,右肩骨脱臼了,红肿疼痛,右手不能动弹,如由西医治疗,必须在肩部开刀把骨头缝上,可是中医只是简单地用手上下挪动几次,就复位痊愈了。又有一位名叫张荣的病人,不小心摔断了左大腿骨,曾由西医动过胫骨穿针牵引术——用钢丝穿过他的左膝盖上的胫骨,然后把左腿放在手术架上,在钢丝下端加上重物,用来牵引大腿,目的是使折裂的腿骨复位。但是这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后来,病人来中医医院由萨大夫治疗,他用的是传统的徒手牵引疗法,同时外用消肿止痛长骨的膏丹。就这样,不用麻醉,不用石膏,不到一百天,病人就痊愈出院了。
把祖国医学推向新的高峰
中医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我国人民从来就是靠中医来治病的。直到现在,全国人民绝大多数仍然靠中医治病,收到了很大效果。单就北京市中医医院来说,自从去年五月成立以来,就诊病人络绎不绝,应接不暇,诊治了数以万计的病人。不少多年的难治的病在这里得到了痊愈。
但是,祖国医学也有缺点。它偏重经验,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论,还没有掌握化验和检查的可靠方法。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西医已开始团结合作,展开了相互之间的学习和研究。在北京市中医医院有一排排装满中药的小抽屉的中药处,也设有放着玻璃瓶和药盒的西药房。病人不但受到“望闻问切”的中医诊断,也由西医进行检查,到X光室去透视,到化验室去化验。有的疾病则由中西医配合治疗。
大夫们感到,只有中西医加强合作,才能对疾病更准确地诊断,更有效地治疗。如高血压,中医也可诊断出来,但是无论如何不如用血压计测量来得精确。外科中医周大夫说:“过去治腰椎结核,究竟腰椎病情怎样,说不准确,现在一看X光片子,就一清二楚了。”在小儿科医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时候,有的病人由于抽风昏迷,牙关紧闭,喉咙痰拥,呼吸困难,滴水难进,西医用器械取出病人呼吸道中的滞留物,又把药品和食物从鼻子输送到病人胃中,这才解决了中医感到困难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样,西医也开始了解到中医的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经验是宝贵的,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现在,有的西医已能按脉,辨别不同种类的脉象,甚至能开简单的中药处方了。内科西医高大夫认为:“西医要帮助中医总结经验,提高理论,首先必须学习中医。”现在,西医正在努力学习中医理论。
中西医的紧密团结和合作,必将把祖国医学推向新的高峰。
唐老大夫用按摩疗法为病人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