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产业国有企业供应链统标统型实践探索

2025-02-20蒲波沈方达

中国标准化 2025年3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国有企业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国有企业,供应链,统标统型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5.03.014

0 引言

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进一步强调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不断深化结构调整,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持续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新时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企业都在加快新技术研发,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涌现,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大幅缩短,现代化产业体系快速重塑。当前国际环境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安全挑战明显增多,在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重要方向,国有企业肩负着稳定器和压舱石的重要责任,迫切需要国有企业履行供应链链主使命,构建高质量供应链体系,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安全维护功能,更好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稳定。

统标统型是面向供应链配套基础部组件,统合型谱、统一标准。通过精选主干产品、精简规格型号、研建通用标准以提升产线能力,其不仅是满足重大工程型号研制需求,支撑供应链整体降低采购成本、缩短交付周期、提升实物质量的重要抓手,更是供应链体系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

1 需求分析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和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需要主动维护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供应链安全,锤炼供应链韧性,增强供应链保障能力,提升自主供应链的全球竞争力,推动供应链体系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既是国有企业战略定位要求,也是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现实需要,更是确保国家产业链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障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1]。

1.1 战略导向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中坚力量,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电子信息产业应用场景丰富多样,受用户使用习惯不同等影响,各型产品使用需求和功能性能整体差异较大。与航空、航天、船舶等平台型装备不一样的是,电子信息产品在技术上还具有快速主动求变和被动应变的特点,这也就形成了现有各类电子信息产品在用户需求、系统架构、功能性能、技术路径等方面个性化突出,共性水平不高,直接影响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效率提升空间,并对供应链稳定提出了严峻挑战。

1.2 问题导向

“十四五”以来,国有企业部署推进数字化转型,电子信息产业科研生产和工程交付任务量呈爆发式增长,传统的“科研试制-验收交付”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电子信息产品“科研-生产-交付-迭代”的爆发式需求,企业经营模式逐步从科研型向科研生产型转变。面对日益增长的科研生产任务,电子信息产品供应链呈现出配套供应单位多、链条长、供应网络复杂等突出问题。供应链企业既有大中型国有企业,也有规模、能力参差不齐的民营企业,直接导致配套产品规格混乱、型谱繁杂,进而带来配套产品质量水平难以稳定在可控范围,严重影响了供应链高效运行。

1.3 务实导向

电子信息产品技术迭代较快、产品更新频繁,并且具有产业链融合度高的特点。随着电子信息产品使用范围扩大、使用强度增强、使用频度提升,用户也不断提出电子信息产品维修保障、备件供应、迭代改进等方面的问题。另外一装多型现象、几代同堂困局、多体制并存情况也普遍存在于各应用领域。同系列产品间通用性差、导致产品使用、保障、维修困难,给用户维护保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部分电子信息老旧产品,在部分元器件、原材料停产情况下,更是难以保证正常使用,极大影响了用户使用。

2 统标统型实施路径

2.1 围绕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明确统标统型总体步骤

国有企业供应链统标统型管理图如图1所示。针对电子信息产品统标统型统一管控基础薄弱、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困难等现实问题,面向亟须开展供应链优化的重点配套基础部组件,明确了以统标统型标准体系构建、共性部组件研制、统标统型标准制定为核心的统标统型实施总体步骤[2]:

一是从研究建立统标统型技术、管理符合性联合团队,构建统标统型管理制度等顶层体制机制入手,为整体工作推进提供战略指导和监督依据;

二是以构建统标统型标准体系,梳理提炼配套基础部组件型谱为抓手,组织共性配套基础部组件研制;

三是设计开发并应用运行数据管理平台,将供应链统标统型标准、型谱、数据和成果信息化、数字化,提高研究成果的应用效益;

四是共性部组件统一纳入供应链使用管控,形成供应链高质量供应核心能力,同步结合用户需求,实现快速迭代和完善。

2.2 聚焦供应链断点堵点,凝聚统标统型总体思路

聚焦制约电子信息产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断点、堵点,凝聚了以“化、统、优、显”为核心的总体思路:

——化:化繁为简,统一标准接口、标准单机、标准部件、标准材料和标准工艺,支撑电子信息产品配套基础部组件不同的技术状态、功能需求和应用环境条件。

——统:统合能力,系统梳理并建立电子信息产品配套基础部组件型谱,压缩规格,打造系列,形成统筹聚合核心能力,优化供应链结构,支撑各领域用户和应用条件的产品需求。

——优:优势聚集,针对电子信息产品快速迭代发展特点,紧贴用户实际需求,面向全社会全行业开展技术选拔,竞争使用先进技术和优势成果,从技术底层支撑装备和配套产品性能优化,强化人机功效,提高产品实物质量,降低元器件原材料成本。

——显:显拔品牌,强化供应链链主品牌影响力,突出供应链配套产品统一标识和品牌设计风格,深化链主企业产品设计理念的实施落地。

2.3 创新供应链体制机制,构建统标统型管理组织能力

电子信息产品统标统型工作涉及供应链单位众多,各单位体制机制各不相同,配套基础部组件也是量大面广,这些决定了统标统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高质量推进电子信息产品统标统型工作,需要多维度分层次、系统高效的统标统型专项研究工作组织机构,这里面既要包含国有企业总体单位、成员单位和配套单位,更要包括外部相关专业机构和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推进工作实施。

一是夯实多维度、分层次工作组织体系。建立一套分层次、多维度的工作组织体系,涵盖各单位采购部门、技术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质量部门、标准化部门、各专业部门以及外部专业机构、领域专家等,形成系统、完备的工作组织体系。

二是建立科学有效、循序渐进的工作程序。按照“顶层策划、试点应用、整体推进、总结推广”的整体工作部署,组织编制《统标统型工作管理办法》《统标统型专项工作实施细则》等制度规范,对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统标统型方案论证、典型部组件设计试制、统型部组件鉴定验收、供应链推广实施等阶段主要工作进行明确。

2.4 建立供应链产品型谱,打造统标统型工作实施准则

围绕配套基础部组件统标统型,通过详细调研产品现状、统型基础、应用情况等基本信息,结合相关领域技术布局开展深入分析和研究,构建统标统型标准体系,明确重点急需标准。

一是统筹设计组织建立统标统型标准体系。以重点领域电子信息产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按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等不同方向,系统构建包含基础、设计、验证、保障、评估等类别的统标统型标准体系框架,全面系统分析电子信息产品应用场景和应用需求,按“横向到底领域覆盖齐全,纵向到边专业层级清晰”的总体路径,分类、分层、分级构建了一套覆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需求的电子信息产品统标统型标准体系框架。

二是急用先行组织开展急需统标统型标准研制。根据统标统型标准体系的整体部署,针对急需配套部组件型谱标准加快技术攻关进程,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样品开发、标准编制等任务。

三是多维度构建统标统型型谱,有效压减规格。开展配套基础部组件功能性能、结构要素、品种规格、应用领域、内外部生产能力等情况专题调研,深入开展主要指标参数、技术体制、规格尺寸、基本结构、装载平台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构建型谱简化种类规格[3]。

2.5 搭建供应链统型数据平台,实现统标统型工作经验推广

挖掘配套基础部组件统标统型工作优秀案例,总结提炼工作实施经验,创新开发了配套基础部组件统标统型设计管理专用平台,规范、指导和约束成员单位统标统型工作,提升全系统统标统型管理水平。

一是系统挖掘优秀统标统型案例,充分发挥榜样指导作用。注意开展先进技术、管理方法的总结和提炼工作,结合重点领域配套基础部组件统标统型工作进展,固化整理优秀设计理念和管理方法,注重统标统型工作实施方案、标准体系等文件资料的软件化和工具化。

二是依托数字化技术手段,打造统标统型设计管理平台。结合统标统型管理制度和规范,在系统性设计应用场景、设计选用流程和基础模块,以及研究工作成果基础上,实现了型谱标准搜索使用、型谱比对查询、部组件统型产品选型和统计汇总等功能,并结合试运行情况,对平台业务功能、数据集成展示、用户使用优化等方面进行不断迭代完善和优化设计,进一步提升设计平台对统标统型工作的支撑和服务作用,为统标统型工作推广应用赋能。

三是依托数字化管控平台,打造统标统型成果知识图谱。结合统标统型工作持续推进和工作成果固化进展,围绕部组件型谱、数字模型、设计图样、工艺文件、管理文件等数据,全面开展统标统型成果知识图谱的构建,在统型标准、统型产品、供应链企业、选型案例等方面,形成统标统型工作案例和选型建议方案,并为后续统标统型持续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3 结语

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是国有企业履行大国重器使命、维护国有经济安全、保障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供应链强链、补链、延链、固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本文以电子信息产品配套部组件统标统型为切入点,探索建立了以统标统型标准体系为引领、以统型标准为核心、以产品规格型谱为抓手,推动共性部组件产品广泛应用的供应链创新管理模式,为国有企业供应链体系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张辉,通信作者,研究员,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标准化工作。

王毅,研究员,主要从物品编码、自动识别技术。

邓辉,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工作。

(责任编辑:张佩玉)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高等教育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分析
新时期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与规制问题研究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