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OPPPS+PBL教学模式的“仓储管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
2025-02-20赵影
摘"要:本研究针对“仓储管理”课程,创新性地融合BOPPPS和PBL教学模式,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构建“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框架,有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强化问题导向教学,重构考核评价体系。实践证明,该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知识掌握及实践应用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然而,也发现学生自律性不足和小组依赖性问题,未来教学中需要通过加强监管和丰富教学资源来解决。这一混合式教学模式为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方向和方法。
关键词:BOPPPS+PBL;仓储管理;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F2504;G642""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继专业基础课后,有针对性地强化仓储管理理论知识、仓储管理规划决策能力和仓储管理操作应用技能的专业课程。在这个实践性要求极强的课程中,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践应用能力,成为该门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Blended"Learning)凭借其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高效的学习体验,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而BOPPPS(Bridgein,Objective,Preassessment,Participatory"Learning,Postassessment,Summary)教学模式以其结构清晰、互动性强的特点,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12]。同时,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模式通过引导学生围绕真实或模拟的问题进行探索和学习,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34]。然而,将BOPPPS与PBL教学模式相结合,并应用于“仓储管理”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通过构建基于BOPPPS+PBL教学模式的“仓储管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探索其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培养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效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基于BOPPPS+PBL的“仓储管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
为了深度融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遵循“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核心原则下,构建基于BOPPPS+PBL的“仓储管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一)整体框架设计
基于OBE(OutcomeBased"Education)理念及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5],明确“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并细化为具体学习成果。利用超星课程学习平台与学习通APP,设计融合BOPPPS+PBL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框架,确保教学流程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形成闭环。
(二)“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模式构建
将BOPPPS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与PBL理念深度融合于“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模式中。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再将BOPPPS六个教学环节进一步归入三个教学阶段,每个阶段通过PBL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和自我总结。这一“三阶段六环节”的设计方案,旨在通过连续的、闭环的教学流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1.课前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引导(Bridgein)、目标(Objective)和前测(Preassessment)环节。教师在线发布预习任务和学习资料,通过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案例引入教学内容,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同时,明确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设置案例问题及深入思考。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自学基础知识,并通过前测来检验预习效果,带着对案例问题的延展思考,梳理感兴趣的问题,为线下课堂讨论做好准备。教师可以根据前测结果及引导案例的在线讨论情况预评估学生基础并调整教学策略。
2.课中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通过线下课堂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环节完成教学,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性开展后测(Postassessment),也可将后测环节归入课后阶段完成。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参与式学习,通过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通过互动深化理解,并在活动结束后完成后测,后测形式可以是教师提问,也可以是课堂测试,以检验学习成效。此阶段的设计旨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3.课后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教师提供概念图或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并布置课后测验及拓展阅读,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额外的拓展任务,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提升。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基于BOPPPS+PBL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图
(三)教学目标细化
教学目标的细化是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在基于BOPPPS+PBL的“仓储管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被明确地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知识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仓储设施与设备管理、仓储设施选址、仓储规划与布局、仓储作业与经营、库存控制与管理、专业仓储管理、仓储保税制度及仓储管理绩效评价的知识和方法。技能目标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仓储作业能力、仓储规划能力及仓储经营管理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养目标则侧重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教学目标的细化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四)评估体系构建
评估体系的构建是检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的重要环节。根据线上线下教学的特点,结合BOPPPS和PBL教学模式融合设计理念,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按照线上线下多维度、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原有的考核评估方式进行优化。形成性评价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各个阶段实施,通过在线预习测试、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案例分析报告等多种形式,持续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总结性评价则通过期末考试、项目作业、实践报告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对“仓储管理”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此外,小组任务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促进相互学习和反思。课堂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模拟仓储管理项目、参加物流学科竞赛等方式,评估学生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下应用仓储管理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确保评估体系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三、基于BOPPPS+PBL的“仓储管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施应用
本文选择“仓储管理”课程中《ABC库存控制方法》一节介绍BOPPPS+PBL的混合式教学融合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及评价指标设定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将《ABC库存控制方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如下:知识层面,确保学生深刻理解ABC库存控制的核心概念、原理及其实施步骤;能力层面,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能运用ABC方法设计库存控制策略,并提升信息处理和决策能力;素养层面,培养学生的成本效益观、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对仓储管理的兴趣与探索热情,认识科学管理库存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课程考核评价指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特点,具体设置如下:首先,线上视频学习、知识点小测等“前测”活动利用超星平台记录学生学习轨迹,自动打分评价,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其次,课中“参与式学习”环节,教师通过案例讨论分析、分组任务,利用学习通APP的课堂管理记录学生的参与学习情况,并设置分组团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最后,课后章节测验的“后测”和“总结”模块通过超星平台系统自动打分和学习轨迹记录及时反馈教学成效。期末的总结性评价结合20%的平时作业和出勤成绩、60%的期末考试成绩和20%的线上线下学习成绩进行综合打分。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阶段,教师通过超星课程学习平台发布导入案例(Bridgein)、本章节教学目标(Objective)、微课教学视频及课前测(Preassessment)。学生需要首先观看导入案例(Bridgein)“电子产品零售商的库存控制问题”,针对案例问题:“面对电子产品零售商的庞大库存,如果你是这家零售商的库存管理员,你会如何运用ABC库存控制方法对这些库存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以确保库存的高效管理和成本优化?”并在讨论区留言。在观看完微课教学视频后完成课前测试题。
课中阶段,教师组织线下课堂开展学生参与式互动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教师先归纳ABC库存控制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等知识点,根据课前测的反馈重点讲解学生存在薄弱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以案例为导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ABC库存控制方法的应用。教师展示一个具体的库存管理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库存管理问题,并尝试运用ABC方法进行初步分类和策略设计(PBL)。小组任务完成后,教师组织每个小组轮流展示其策略设计成果,全班进行点评和讨论,教师给予专业指导和反馈。课中阶段最后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APP发布课堂小测,以检验学生对ABC库存控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后阶段,如未在课中阶段完成测验,教师在学习平台上发布课后测验(Postassessment),全面评估学生对ABC库存控制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教师线上发布本节课的总结材料,包括关键知识点回顾、学习要点总结、实际应用案例分享等,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总结学习成果(Summary)。此外,教师设置开放性知识扩展案例,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拓展,鼓励学生课外自学和深入阅读案例,引导学生探索多元思考路径,增强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线填写学习反思表,分享学习心得,提出问题或建议,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根据学生反馈,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进一步改进后续教学。
四、基于BOPPPS+PBL的“仓储管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效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对2021级物流管理1班(35人)开展基于BOPPPS+PBL的“仓储管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数据分析、课堂学习情况记录、期末成绩分析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教学成效显著。学生学习方面,通过线上预习、微课、讨论和章节测验等超星平台自动记录的线上学习数据,学生的线上学习参与度为100%,从测验数据正确率上看,85%以上学生能准确掌握课程知识点。课堂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的参与率为80%以上,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较高。期末成绩总评及格率100%,平均分80.3分,优秀率(90分以上)14.3%,平均分较之前提升了5.1分,优秀率提升了近10%。小组案例分析任务的评价优秀率60%以上,期末考试案例分析应用类题型的得分率在80%以上,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之前有了明显提升。教学质量上,该模式使教学结构化、互动化,整合了线上线下资源,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满意度达94.3%。然而,教学中也存在部分学生线上学习自律性不足和小组依赖心理等问题。为此,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加强监管、优化分组和丰富教学资源等方法进行教学改进。
五、总结
将BOPPPS+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仓储管理”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是一次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将BOPPPS和PBL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掌握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教学目标设定、评估体系构建进行优化,显示出了一定优势。在实施过程中,该教学模式展现出诸多优势。一方面,它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与结构化,充分整合线上线下丰富资源,显著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为深入,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另一方面,该模式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例如,学生在线学习中自律性不足,在小组任务中存在依赖心理。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采取加强监管、优化小组分配以及丰富教学资源等方法加以改进。
总体而言,基于BOPPPS+PBL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教育改革开辟了新路径。在后续研究中,可以尝试将此模式应用于其他核心课程,以验证其广泛适用性,并持续探索改进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魏桂花,王雅雯,闫智勇.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药理学课堂重构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3):555556.
[2]常翠枝,李继林,蔡超.基于问题驱动的BOPPPS教学模式在电工理论教学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4(17):210212.
[3]李玖详,梅振东,官明俊.基于PBL教学方式的汽车检测实训课程教学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4,49(12):144147+158.
[4]刘正超,孔祥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课程PBL教学模式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4):3539.
[5]王晓煜,王倩,赵玉欣.基于OBE理念的思政融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研究[J].物流科技,2021,44(8):177178,185.
基金项目:广东省2023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仓储管理》(粤教高函〔2023〕33号);2022年东莞城市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BOPPPS+PBL”教学模式的〈仓储管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教科〔2023〕19号);2022年东莞城市学院校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仓储管理”课程思政示范课堂》(教科〔2023〕20号)
作者简介:赵影(1983—"),女,汉族,辽宁锦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