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5-02-20黄楠

科技风 2025年4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高中地理教学教学策略

摘"要:当前世界各地生态环境问题多发,我国深刻意识到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高中地理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关键渠道之一,肩负着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使命,因而如何更好地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也成为地理教师所关注的焦点。本文深入剖析了高中地理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联系,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切实可行策略,并设计相应教学案例,以期为地理教师提供有益参考和灵感,共同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的深入实施。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策略

近年来人们的生产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温室效应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这也促使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明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也为落实生态文明教育奠定了基础。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关键时期。2021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学校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行为习惯[2]。可见,学校教育是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而高中地理课程正是在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良好载体,因此本文以高中地理教学与生态文明的关联性为切入点,探究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策略,以期为地理教师提供有益参考,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1"高中地理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联性

生态文明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与行为,以期促进人、社会与自然三者和谐共生的教育活动[3]。而高中地理教学作为实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进而生态文明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应与课标和教材相契合。

1.1"高中地理课程性质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联系

在新版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地理角度看待自然与人文环境[4]。尤其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人地协调观,其要求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面对不断出现的环境、资源等问题,要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明教育是为了培养公民具备基本的生态文明知识,以及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方式,进而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人才。因而可以发现高中地理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人地协调发展这一观念,其二者在育人方面具有相同之处。

1.2"高中地理课标基本理念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联系

新版地理课标中基本理念中都着重提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并且强调要促使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以及形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不论是基本理念中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还是“人地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都潜移默化地融入了生态文明教育,其中生态文明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延伸与升华,对于学生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具有重要作用。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逐步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人地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有助于落实新版地理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更好地引导学生将意识转变为行动。

1.3"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联系

高中地理教材是依据课标进行编写的,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并且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选择也会反映国家与时代的需求,最新版高中地理教材将国家海洋权益、生态文明建设、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内容融入其中。不论是必修模块,还是选择性必修模块,其主旨是引导学生认识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增强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进而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与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

2"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

2.1"依托地理教材,发掘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地理教材是地理教师进行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高中地理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内容丰富,并且教材的章节顺序及每一节的具体内容都是按照地理知识的内在逻辑进行编排,其中也涉及了许多与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内容。因而教师在备课阶段,除根据课标、学情及教学目标梳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之外,还要找准教学内容中与生态文明教育相契合的知识点,深入挖掘教材中体现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例如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中第三章《水循环》一节,学生了解了水循环的过程与类型,并且进一步认识的水循环会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对水循环发生反作用,如不合理开采或水体受到污染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水资源的短缺,那么在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如何促使二者协调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进而逐渐意识到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提高生态保护意识,规范日常行为。

2.2"巧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态文明教育情境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教学上也在强调要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以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也能够将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目前信息技术的类型包括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多媒体等。对于VR和AR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扩展教学场景,学生既可以在教室中利用VR技术与虚拟对象进行互动,例如,可以模拟发生自然灾害过程及灾后修复,有利于学生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促进学生对生态修复相关措施的认识;学生还可以在户外利用AR技术进一步增强体验感,例如,在观察植被时,可利用AR技术将该植被的相关信息内容与之叠加,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不同植被以及学习相关知识,进而教师可以更加顺利地拓展相应的植被保护知识。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所用最多的信息技术为多媒体,通过多媒体展示视频、图片等素材丰富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生态环境的发展过程、目前状况及人类活动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加深了学生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2.3"开发课程资源,丰富生态文明教学资源

地理教师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充分挖掘教材中与生态文明有关的内容外,也需要适当补充一些课外资源,丰富课堂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教师可开发与利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资源有:第一,结合乡土资源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乡土资源作为带有当地特色,且学生较为熟悉的地理资源,其在促进学生形成生态文明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上具有天然的优势。教师结合学生所熟悉的与家乡有关的生态文明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第二,利用时事热点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事热点事件是社会中近期发生的,并且人们关注度较高的内容,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了解目前社会相关事件的发展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将时事热点事件引入课堂当中,学生可以结合当前的时事热点事件进行讨论以及发表个人见解,随后地理教师再进行总结与引导,将生态文明理念在地理教学中悄然渗透,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逐步提升生态文明意识。第三,发掘影视资源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影视资源多是以视频的形式运用于课堂之中,它能够渲染氛围,使得学生在观看影视内容的时候受到熏陶,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但是目前影视资源数量众多,质量不一,因而教师在使用影视资源前应当进行筛选,选取适合地理教学的影视内容,促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能激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热爱。

3"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案例

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例,在这一节当中蕴含了丰富的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本节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实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之中。本文以“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建立的新闻视频为导入,引导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初步的感知,随后播放视频以及根据教材内容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最后通过学生的共同探讨及角色扮演活动,促使学生对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深入的理解,并且树立将意识转变为行动的观念。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文明教育则是为此培养专业人才。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进而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针对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提出深入挖掘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以及开发课程资源策略,并设计了教学案例,以期为地理教师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3):89.

[3]徐洁.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J].现代教育科学,2017(08):8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黄楠(1998—"),女,汉族,宁夏石嘴山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教育高中地理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