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知音湖北”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

2025-02-19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中国民族 2025年1期
关键词:边疆地区昭君知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近年来,在国家民委的指导下,湖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唱响“知音湖北”,积极吸纳11万边疆群众到湖北安家落户,立足城市社区、园区、景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

坚持社区共建共治,推动城市民族工作向齐抓共管转变。将城市民族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实施“新湖北人”计划,推动流动人口同等享受社保医疗、子女教育、户口迁移、社会救助政策。建设服务各族群众的中心、站点960个,“红石榴学堂”“红石榴广场”1400多个,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4300多场次;建成社区商户联盟230多家,设立社区公益基金162支,先后为边疆来鄂创业人员协调租赁门店412个,落实临时性帮扶资金1100余万元,帮助657名边疆来鄂群众子女顺利入学;全省多民族家庭新增1.1万户。城市民族工作由某一部门“单打独干”向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区共建共治、多方齐抓共管转变。

坚持园区共学共事,推动城市民族工作向全方位互嵌共融转变。发挥湖北作为科教大省和“九州通衢”优势,实施56项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和77项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探索建设各族青少年携手共学的教育园区和各族群众团结共事的工业园区。组织边疆地区青少年到湖北开展主题研学、夏令营等活动510批次,结对学生1.2万人。连续3年组织茶企开展“送茶、送文化、送健康”边疆行,举办“长江三峡情 中华一家亲”十省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题活动。探索“政府引导+劳务协作”,与西部省区建立“两地四方”合作机制,开展“组团式市场化”就业援藏,定向开发岗位4000余个,开展技能培训1.1万余人次,帮助2.5万名边疆来鄂务工人员实现稳定就业,300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在鄂就业创业,260余名边疆群众与湖北群众喜结连理。新疆籍青年玉苏普江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在长江边两天救下3名落水者,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模范事迹获得全社会广泛赞誉。城市民族工作由少数民族从边疆农村进城向湖北与边疆地区双向奔赴、各民族全方位互嵌共融转变。

坚持景区共享共乐,推动城市民族工作向既“管肚子”更“管脑子”转变。实施35项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依托城市景区、旅游度假区等促进各民族共享共乐,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策划推出“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文旅形象标识,编制实施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规划,开展“重走昭君和亲路”“湖北DOU是好风光”十大旅游促融行动,打造“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昭君文化旅游节”等17个文旅融合品牌,推出唐崖土司城遗址、昭君出塞、屈原故里等16条主题线路,举办“走进丝绸之路”等活动78场次。在互联网发布“疆湖好故事”系列短视频,浏览量超4亿次。2024年,湖北赴边疆地区旅游超800万人次,接待来自边疆地区游客超5000万人次,各族群众在旅游度假中加强了交流互鉴,有力促进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责编/龙慧蕊)

猜你喜欢

边疆地区昭君知音
边疆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探析
——基于扩展的增长核算方法
知音
昭君
昭君
山水知音
知音少,便做一朵未开海棠
昭君别院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打造边疆地市报影响力,锤炼过硬新闻队伍
对边疆地区反恐维稳策略的思考
浅谈南疆地区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