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2025-02-19殷利华

科学导报 2025年8期
关键词:汉字传统语文

" 一、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将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感。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学科优势,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其意义和价值,进而促进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延绵不绝。

"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小学生年龄小、人生经验匮乏,其思想情感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良好品性的关键时期。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包罗万象,经典故事和诗词歌赋不胜枚举,爱国主义、哲学、道德和艺术等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光辉隽永。如果适当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厚植延续中华文明优秀文化的血脉和基因。

" 三、具体策略

" (一)在语文教材中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富含传统文化元素的课文,如古诗词、寓言故事、历史传说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课文,深入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阅读和鉴赏,引导学生思考古人的思想情感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使自己的涵养和情感得到升华,达到传统文化真正渗透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比如,陆游的《示儿》这首诗,学生阅读起来朗朗上口、字正腔圆,教师除了需要让学生熟悉相关的词汇,以及背诵和默写以外,还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认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充分理解其中的传统文化。最后组织学生对整首诗词进行情景复盘:如果你是陆游的儿子,此刻你看到形同枯槁的父亲,他将不久于人世,可此时他的眼中却满是信念和执着,你又应该怎么办?如此一来,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便能体会到我国经典文化的魅力,感受到诗人传统的思想情感,使其能够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意识。

"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优秀的传统文化书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计划地精选安排专门的阅读课,能够逐步引导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且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能够较好地提升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及时摘录喜欢的章节内容,也可以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深化学习效果。

通过诵读经典书籍,让学生感受中华语言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同时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样一来,在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经典文化学习过程中,就将传统文化之美、文化之韵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想当中,起到“耳濡目染”的效果。

" (三)在汉字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汉字有着悠远流长的演变过程,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讲,我国汉字的造字法主要是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形声字,但是,我国古代造字对“六书”的提法,除了以上四种还有转注和假借两种用字法。小学作为学生学习汉字的起始阶段,老师可以适当的在课程中渗透一些传统文化,使学生了解到汉字的由来以及形成的过程,进而加深学生对中华汉字的印象和了解,帮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渗透融入中学好语文和汉字。比如,我们在教一年级《日月水火》时,教师可以先收集好这些汉字的演变图片,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细致地进行观察,明白每一个汉字的由来,进而加深其对汉字变化的记忆和感受。

如此一来,语文教师不仅给汉字教学增加了一定的趣味,还将汉字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分享并渗透融入了学生的记忆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历史价值,能够使学生在记忆汉字的时候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 (四)在课外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

教师除了需要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以外,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春节写春联、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包粽子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内涵。当然,教师在做这类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学生课堂的学习进度,尽量将课外活动的主题与学生学习的进度保持一致,使学生能够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化主题活动,了解到中华民族丰富多姿的传统节日和文化,能够更加真切地进行传统文化和民俗的体验与实践。

中国传统节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现阶段,它更是一种文化精神。比如,学习《端午粽》这一课,可以开展“秀一秀我的小巧手”活动,让学生学包粽子;开展“我是民俗小博士”活动,收集反映端午节习俗、端午节来历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让学生们尽可能收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和故事,并让学生们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和分享,进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使学生们能够更加详细且正确地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并达到真正将传统文化渗透融入学习中的目标。

此外,还可以开展“家乡特产我代言”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临近春节,教师可以开展集体写春联活动,通过了解春联的各种寓意,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奇壮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 (五)在作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写作是利用语言文化,以文字叙述的方式来记录生活、表达情感、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在小学阶段的语言文化教学当中,对写作的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必要的环节。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较好地融入经典传统文化,既可以将传统文化作为新颖的题材融入写作中,又可以将传统文化精神厚植到学生的思想深处。教师在设计安排写作主题时,可以设计将传统的文化“符号”植入其中,诸如将传统节日、传统文化、手艺、小吃等,列入习作主题当中,让学生去主动了解这些主题相关的文化知识、民俗习惯等,去充分感受有关传统文化的来源和魅力,领会其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韵味的感悟和思考,创作出包含传统文化的优秀习作,进一步将传统文化的烙印深深埋入民族血脉,积淀自身的民族传统文化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点各不相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

" 四、结语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有着积极正向的作用,既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把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此,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工作,并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作者单位: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启明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汉字传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