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桃花,听春雨

2025-02-19梓鱼

莫愁·小作家 2025年2期
关键词:深巷桃红陆游

春有百花,我独喜桃花。

坐一条轻便简朴的小船,在水清如镜的河面划行,穿行在绿柳桃红之中,惬意,也有诗意。唐人有诗云:“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这条河沿岸的桃树是垂枝桃,枝条儿窈窕扶风,一树桃花开两色,粉红与粉白。白色的花朵上偏有一两片粉色花瓣,粉色从花心渐次晕染上来,似不胜酒力,多像贵妃醉酒啊。

每次遇见桃花,不由得想起崔护那句痛彻骨髓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我在一棵桃花树下站立,轻轻扶起一枝细看,花朵圆圆的,像嘟着的嘴,欲说还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花的痴情,害怕变了模样故人不识。这也是人的宿命,桃红过了就过了,再无重来。

桃花最早出现在诗歌中,大概是《诗经》中的那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既烂漫又强健,映衬出春天的勃勃生机,生命的繁衍不息,生活的淳朴安好。而后,乱世征战,平实的生活渐成幻影,到了陶渊明笔下,“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成了隐逸的象征。到了唐朝,李白说“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但在杜甫那里,桃花又被描述成了轻薄儿:“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然而桃花才不管人类怎么想,每年花开花落,自在无比。

桃花落去,春水流淌,这个时候,雨就来了。

很多文人吟诵过春雨。《春夜喜雨》滋润过无数中国人的心田,春耕时节,好雨在夜晚潇潇洒洒飞舞而下,默默滋润万物而不张扬——这样的雨情怀高蹈。我还喜欢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雨和杏花相遇,恰如人生小确幸。杜甫写春雨是上天视角,诗人俯瞰大地,全知全晓。陆游是个人视角,写出诗人——一个血肉丰满的个体,而不是抽象的人在倾听在思考。春雨过后,深巷里就会有杏花卖,春雨给人带来乐趣和期待,还给千百年后的读者留下悬念:诗人为何彻夜不眠?诗人心中有什么隐忧?诗人听雨一夜都想了什么?

听雨是雅事,个中滋味却不尽相同。“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听出了离情。“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春雨滋长了李煜的春愁。陆游则不一样:“拥被听春雨,残灯一点春。吾儿归渐近,何处宿长亭?”丝丝春雨,牵出一个老父亲绵绵的挂念,更贴近普通人的情感。

听雨的诗词里,最打动我的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在听雨中历经人生的年华似水,世间的悲欢离合。

又一个春天来了,窗外春风已起,黄昏下树枝乱摇。我想,今夜有雨。春雨,来吧,来吧!

梓鱼:原名郭亚枢,文学爱好者。

编辑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

猜你喜欢

深巷桃红陆游
金陵葫芦张 匠心藏深巷
Large eddy simulation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an argon thermal plasma jet
桃红又是一年春(同题散文两篇)
等一树桃红
松桃红石林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深巷
作品(二)
傍晚
除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