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要素赋能河南省外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5-02-19裴香玉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数字要素已经逐渐成为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满足经济与产业优化升级的需求,本文在厘清数字要素与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基础上,从贸易方式、贸易结构、贸易产品、营商环境四个方面总结了数字要素赋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未来,河南省对外贸易在数字要素的驱动下可以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支撑,优化贸易结构,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留存的基础上,发挥数字要素在对外贸易中的建设性作用。借助数字经济对外贸发展质量提升的驱动力,构建河南省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增长迅速,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以传统加工服务贸易出口为主的对外贸易结构已不能满足市场与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优势,以数字经济驱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正成为主流趋势。
河南省自2017年设立自贸区以来,凭借其区位优势,不断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根据《河南省“十四五”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开放强省建设规划通知》,截至2023年对外贸易创历史新高,其中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先后跨越5000亿、6000亿两大台阶,最高至6654.8亿元,年均增长7.7%,相较于全国其他区域,河南省对外贸易总额稳居中部第一,进入全国十强。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对东盟、欧盟、沿线国家进出口占比分别达到13%、12.7%、23.5%。同时,国际市场更趋多元特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例如,2023年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60.4%,一般贸易占比提升到32.9%。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开放型经济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利用数字要素驱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倒逼省内产业优化升级、塑造开放新高地,也为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机遇。基于此,理清数字要素赋能河南省外贸高质量发展路径,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具有一定意义。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数字要素
数字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动能,直接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与环节。其依托5G、卫星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等新一代通信技术,实现消费和生产环节高效联通,打破城乡和地区发展之间数字断层状态,有助于产业均衡和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各要素协调稳定和财富分配相对均衡,有利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从而赋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其凭借创新性技术突破,改变传统生产、贸易方式,促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数字要素与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
外贸发展质量作为反映贸易活动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概念界定主要是人们通过对贸易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加以分析、总结产生的抽象概念,其内涵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即外贸质量的衡量具有一定时代特性。作为研究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前提与基础,外贸发展质量不仅仅是质与量的简单相加与整合,还应包含对地区外贸发展的综合评价情况。国内外学者对此展开研究,李鸿阶(2019)结合产业结构等理论,通过构建外贸发展质量评价体系,从贸易规模、主体、市场、商品结构等多维度指标进行评价,同时运用熵权TOPSIS测算了浙江等部分东部沿海省份的外贸发展质量。张静(2024)从对外贸易状态、创新、竞争力、效益、开放与安全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测评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数字要素作为新质生产力要素,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结合产业结构理论,其涵盖了主体、客体、载体、环境以及实施方式等要素的相互作用。这些要素共同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有机整体的紧密结构,共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升级。在外贸发展中,数字要素作用于技术与创新,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升级,从而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例如,在宏观层面,赵春明等(2024)认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显著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产业间的深度融合,进而实现了高质量的贸易产出,有效提升了对外贸易的整体质量。在微观角度,袁瀚坤等(2023)认为数字经济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还能优化出口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对企业内非核心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果较为明显。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结合产业结构理论,探究数字要素作用于贸易方式、产业结构、贸易产品、营商环境的影响机制,对河南省外贸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影响。
三、河南省外贸高质量发展现实路径分析
本文基于产业结构相关理论,结合《“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河南省“十四五”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开放强省建设规划》,从贸易方式、贸易结构、贸易产品、营商环境四个方面探究数字要素驱动下河南省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
(一)数字要素推动贸易方式转变
河南省对外贸易方式主要由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为主,由图3—1、3—2不难看出,河南省对外贸易总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同时,加工贸易总额占进出口总额60%左右,保持长期稳定,并且在河南省加工贸易中,由于其劳动要素密集,来料加工贸易与进料加工贸易差额巨大,进料加工贸易占比90%以上。过度依赖加工贸易,局限于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阻碍其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数字要素的融入,为河南省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以数据为代表的数字化生产要素融入生产过程,改变传统生产要素结构,推动贸易方式的转变。一方面,数字要素的融入促进生产要素的更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出现。新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作为构成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创造出新的劳动价值,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奠定生产物质与要素基础。另一方面,以数据、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生产要素正不断重塑国际经贸新格局,技术要素的融入逐渐促进传统加工贸易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根据2023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全年进出口总值8107.88亿元,比上年下降3.8%。其中,一般贸易出口总额3190.29亿元,加工贸易出口总额3673.24亿元,主要加工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也在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
(二)数字要素促进贸易结构升级
1.主体结构
由图3—3可知,河南省国有企业贸易总额稳步上涨,但其主导地位由外商投资企业与民营企业逐渐取代,整体占比较低。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传统大宗国际贸易主体逐渐转变为民营中小企业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
河南省对外贸易企业主体中,民营企业正在迎合时代发展浪潮,逐渐成为对外贸易参与主体。2023年河南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4826亿元,增长20.9%,占全省外贸总值的59.5%。数字要素推动贸易主体结构精细化,对民营企业来说,数字要素有利于降低企业贸易过程中的信息搜集成本、协调沟通成本和运输库存成本,信息共享反向驱动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生产协同性。同时,数字要素驱动生产决策,进出口企业需要依托数据资源,及时掌握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供需的动态变化,对接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实现以数字要素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赋能。
2.规模结构
近年来,河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稳步增长,由表3—1可知,自2017年设立自贸区以来,河南省进出口总额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排名相对靠前,仍以进口贸易为主。
对外贸易质量不应单纯局限于“质”或者“量”,而是着力促进二者融合发展。通过数字要素,将创新成果应用于产业链,在当前贸易结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生产过程,优化对外贸易产业布局,促进形成高效率、低能耗、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助力对外贸易结构依托数字要素实现“量”到“质”的升级。
(三)数字要素赋能贸易产品竞争力
2023年,河南省出口机电产品3427.4亿元,增长5.3%,占全省出口值的64.9%。其中,手机2406.2亿元,占45.6%;汽车258.2亿元,占4.9%。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333.3亿元,占6.3%;其中,主要包括家具、服装及纺织产业。农产品出口191.5亿元,增长8.3%。人发制品出口199.7亿元,增长16.8%。依托数字要素,河南省调整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汽车、农产品、人发制品出口增长是2023年外贸出口主要亮点,三者合计拉升全省外贸出口增速3.4个百分点。此外,在新动能方面,增速明显提高。
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相关资料可知,近年河南省对外贸易产品类型仍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机电等集成电路的加工,零件组装等,技术含量较低,位于产品价值链低端,整体贸易产品缺乏竞争力,限制对外贸易质量的提升。数字要素的融入可以极大提升产品的技术价值,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帮助其突破资源与能源的限制,提升产品贸易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四)数字要素改善营商环境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全国各地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河南省依托现有自贸区、综试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下发相关政策、规则及通知,吸引人才,改善贸易环境,促进河南省外贸扩量提质。例如,印发《2023年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要点》,强调强化数字平台载体支撑,完善金融系统,提升对外开放驱动力,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2.0版,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2023年“上新”22条举措,结合数字要素,支持企业技术研发、保障进出口物流体系畅通、帮助企业减负增效,极大地改善了进出口企业对外贸易营商环境。
四、数字要素驱动外贸高质量发展问题及路径探究
(一)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薄弱,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
河南省对外贸易以能源型和劳动型的加工贸易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处于低端位置,贸易结构相对单一,整体产业基础薄弱。基于此,在数字要素驱动下,河南省对外贸易亟待突破传统贸易方式的局限,继续提升一般贸易占比,依托民营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模式。基于此,不断优化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结合数字要素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增加技术要素比重,依托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打造区域品牌,提高第三产业份额,发挥区域优势,让数字经济成为对外贸易质量提升的强劲助推器。同时,建立对外贸易数据库,为民营企业提供数据支持,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弊端,增加对外贸易新活力;也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供活力源泉,带动数字经济赋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
(二)出口产品竞争力弱,增强技术支撑
随着政策的出台及营商环境的改善,河南省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例如,新能源、发制品等产业进出口比重增加,成为推动对外贸易总额增长的新引擎。但传统产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进出口贸易企业可以借助数字要素,加快创新数字产品研发,增加产品的技术支撑,改变传统低附加值产品结构。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将数字产品融合区域特色,提升高技术产品比重,以此推动对外贸易产品多样化协调发展。
(三)技术人员缺乏,需提高专业人才留存
首先,数字要素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河南省不少高校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关专业,但是专业与实践融通受限,产教融合不深入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虽然营商环境有所改善,但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其外贸规模仍不发达,许多专业人才不愿长期留存。对此,应及时运用数字技术,建设实训平台与体系,赋能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同时,体系完善之后可在中小型外贸企业中实行,形成相对成熟的可推广经验,通过“灯塔效应”进一步推动整个对外贸易行业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另外,借助数字平台增加人才激励措施,提升区域对人才的吸引力,以“人”促进“质”的发展。
(工作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