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思想引领,培根铸魂润童心

2025-02-18蔡玉颖

中小学班主任 2025年1期
关键词:思想引领

[摘要]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引领着班级建设的理念和行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力军。文章阐述了班主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通过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培根铸魂润泽童心;拓展红领巾成长链、探索常态化长效链;浸润班级文化、成为班级“小主人”,给学生正确的思想引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思想引领;培根铸魂;润泽童心;班级德育

在当今社会多元的背景下,学生面临着各种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如何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思想引领,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正确的思想引领犹如一盏明灯,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班主任要做学生和班级的光源,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引领班级建设的理念和行动。笔者抓住不同的契机,让爱祖国、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的种子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一、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培根铸魂润泽童心

(一)创生新战场,链接“班会融文化”

每逢清明、中秋、重阳等节日,笔者都会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比如清明节,举办“清明怀古,传承文化”主题活动,弘扬孝道,唤醒家族共同记忆;中秋节,举办“知中秋,扬传统”主题活动,带领学生充分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扎根学生心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重阳节,举办“爱在重阳,传承美德”主题班会,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计三大板块的活动内容,从寻根到追思,再到行动,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在这样的过程中,敬老尊贤、感恩家庭的价值理念植根在学生心间。

(二)开展新研究,链接“教室在窗外”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校外实践活动。如一年级时,带领学生前往渡江胜利纪念馆,开展“忆往昔之峥嵘 继先辈之壮志”——“教室在窗外”综合实践活动。在出发前,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踩点”,通过沟通、交流和讨论,共同规划出一条最安全、最有教育意义的路线图。在实践过程中,“渡江精神”的火种已经在学生们的心中点燃。

教育并非一蹴而就,长链条式教育应贯穿始终。二年级时,笔者仍然围绕传统文化主题,带领学生参观宪法公园。在参观过程中,学生能够边研究边学习。班级4名“小先生”带领同学们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沉浸式地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寻宪、制宪、修宪、奉宪的伟大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宪法发展史,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对祖国的热爱。探究与活动深入整合,发展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

(三)发现新方法,链接“家长进课堂”

本学期,在国家公祭日当天,班级组织了以“退役不褪色,热血铸军魂”为主题的家长进课堂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学生家长是一位曾服役16年的退伍军人,目前从事退役军人的权益维护、信访接待工作。家长的现身说法,让学生体会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痛楚,从而珍爱和平,珍惜美好生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笔者邀请雨花烈士纪念馆宣教专员许馨老师给学生带来“家长进课堂”专题课程——“雨花英烈的青春之歌”。在场学生胸口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不断提醒大家一定要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将力学报国之志深深铭记在心。

家长进课堂活动,把社会大课程带进学校小课堂,不仅拓展了学校课程,更为学生成长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二、拓展红领巾成长链,探索常态化育德活动

对于学生来说,少先队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组织。一年级学生已经通过填写申请书以及红领巾争章活动,在二年级初经批准成为少先队员。但是,学生对少先队组织的认识比较有限,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感不强。鉴于此,笔者策划了成为少先队员不同阶段的一系列活动。

(一)心向党,争做好少年

入队前,依托学校“红领巾争章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习少先队“六知六会一做”的内容,进而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参加“红领巾志愿活动”,如“学雷锋”月,鼓励学生主动成立“好少年先锋队”,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雷锋志愿服务队”的榜样力量。

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各类社区、慈善机构等举办的志愿者活动,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与善同行。暑假时,依托“红领巾寻访伟大成就”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走进南京鼓楼区档案馆,感受中华民族屡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衰的伟大精神;前往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缅怀先烈,铭记伟大抗战精神。在这样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少先队的认同感,初步培养了准少先队员热爱少先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创课程,协作促成长

初入队,笔者利用部分清晨时光邀请学生自主开发“队前知识”宣讲系列“小先生开讲”课程。学生们分组交流讨论,小组内完成问题清单,对各自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各小组商讨并选出最感兴趣的四个主题,进行“小先生开讲”,主题包括:队知识我知道、队标志我识别、红领巾我会系、标准队礼我会行。通过历经四周的长链条式课程设计,学生对少先队组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勤积累,阅读养精神

入队后,笔者设立班级专题红色故事图书角,摆放《小英雄雨来》《闪闪的红星》《英勇不屈的刘胡兰》《最小的红军》等红色书籍,引导学生阅读红色书籍,并引导学生根据日常阅读的“红色故事”绘制红色小报和读书卡,主题包括亲子共读、红色故事开讲、好书有推荐、好词好句摘抄等,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认同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精神。

三、浸润班级文化,成为班级“小主人”

除了班会、晨会等看得见的德育主阵地,抓牢主题化教育和常态化教育,笔者还注重非语言的教育形式,例如,重点打造班级文化墙,努力做到让教室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在准备阶段,笔者引导学生参观各大图书馆。学生带着“问题”参观,回来后交流自己的收获。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对图书进行标记、分类,根据分类的标准展开班级意见征集活动,自主设计图书角规则和借书登记表。在最后的美化阶段,引导学生打造精美的班级文化墙,展示大家的优秀书法和绘画作品,还根据最近的学习内容,布置“我的收获”成果墙。

思路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出路,思路决定出路。小学班主任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正确的思想引领,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猜你喜欢

思想引领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深度融合研究
发挥群团作用,助力重塑形象
注重思想引领,实行任务驱动
探究新时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将政治教学融入初中生的学习生活
思想引领打造责任型员工队伍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