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生活教育理念,构建多彩美术课堂

2025-02-16张一平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美术课堂生活教育美术教学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生活教育理念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生活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将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以高效实现教学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践行生活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新颖且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从而构建多彩的美术课堂。

[关键词] 生活教育;美术课堂;美术教学

生活即教育。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生活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将生活实际与小学美术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生活的视角出发,一方面有效整合生活资源,创设多种生活化情境;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美术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推动高效美术课堂的构建。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打造高效优质的美术课堂。

一、善于观察生活,领略生活之美

美术,承载着生活之美。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学生并不是缺少审美能力,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记录生活点滴,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然景观,让他们将所见景观以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制作成资料卡片。通过持续观察,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艺术素材,为课堂学习搭建桥梁,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同节气下的自然景观各不相同,学生需用心观察并持续关注,以便在美术创作中更加游刃有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旅途中拍摄的照片制作成电子相册或者幻灯片,在班级分享,以此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

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索当地人文景观中的乡土美术文化。人文景观蕴含深厚的人文色彩和精神内涵,是启迪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拓宽他们的视野,为美术学习积累素材。还可以指导学生参观现代人文景观,让学生在多元的文化体验中感受“文化味”,从而加深对城市记忆的感知。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需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利用现实情境或创设生活情境,营造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美术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深刻体验美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进而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生活是美术创作的灵感之源。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情境与美术教学的融合,鼓励学生在日常熟悉的场景中寻找美、感受美。

例如,在教授绘画技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熟知的校园、家庭、社区等对象进行创作,用画笔记录下生活的点滴。将生活元素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学生将更有动力去观察和描绘,从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视角进行创作,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持续激发学生的绘画创作热情。在户外活动中,学生往往更加兴奋和活跃,能在生活情境中更加自如地创作出各式各样的美术作品。

在新的教育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为美术生活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艺术的魅力。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呈现多样的生活场景和与生活相关的艺术作品,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体验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并学习到不同绘画风格和技法的实际运用。此外,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现多元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获得沉浸式体验,从而对美术创作或美术作品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三、精选生活材料,创新美术作品

生活中的各种材料,无论是看似不起眼的废弃物,还是日常用品,都蕴含着无限的开发创作潜能。将这些材料融入美术创作,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创作素材,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美术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价值。

废弃的材料经过巧妙改造和利用,可以变成独特的艺术作品。例如,用废纸盒制作成创意收纳盒,用废弃瓶子制作成花瓶,用布料制作成布艺玩偶等。这样的创作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石头、树枝、树叶等,都可以成为美术创作的灵感来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探索这些材料在创作中的可能性。例如,用石头拼贴成一幅抽象画,用树枝制作成一幅立体作品,用树叶拼贴成一幅植物图案等。通过这样的创作活动,学生可以打破常规,大胆尝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充满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可以组织创意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材料探索,收集各种生活材料,并进行分类和整理,引导学生思考每种材料的特性和潜在用途。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创作,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创意和想法;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创意工作坊,动手实践,将创意转化为现实,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此外,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欣赏,共同进步。

生活材料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让美术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和运用生活材料,开启创意之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让他们在美术的世界中自由翱翔。

四、运用信息技术,指导美术欣赏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为小学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融入,为学生开启了通往艺术殿堂的新路径,引领他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和认知世界,使美术欣赏变得更加生动、丰富和有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制作富有创意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演示、互动游戏等形式,将抽象的艺术理论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视觉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美术知识。

例如,在鉴赏一幅作品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角度的图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受作品的构图、色彩和线条之美。再配以音频解说,让他们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和艺术家创作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动情欣赏,深刻地理解作品内涵。还可以通过放大作品,或借助一些互动展示工具,如放大镜、标注工具等,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作品细节,更直观地感受艺术家的笔触和情感表达,领略作品的真正魅力。

信息技术还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使学生能够跨越时空,领略古今中外艺术的璀璨与辉煌。在学生欣赏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站搜寻与之相关的、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种艺术作品,如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不同作者相同风格的作品等,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赏析,与艺术进行深度对话。

当然,教师也应适当展示一些国外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能够从更多的方面获取美术灵感,寻找中西方美术创作的差异,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做好铺垫。欣赏过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并以此为基础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美术潜质。

五、采用生活评价,丰富美术素养

美术教育不应仅限于部分学生,而应鼓励全体学生参与,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到熏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教师可以搭建一个美术作品展示的平台,将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美术创作公开展示出来,让他们通过充分的交流互动,实现共同进步。

在学生展示作品过程中,教师应给予他们独立表达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传承美术的内在精神。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线上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机会,将学生的美术作品转化为视频或动画,并上传至线上平台,接受专业人士的点评,以此帮助学生改进不足。

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艺术节以及各类美术比赛,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增长知识,还能丰富他们的体验,提升美术素养,进而树立文化自信。

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家长的参与不可或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每次评价学生美术作品时,教师应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从而让学生更加重视美术学习,推动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

教师可以通过家校沟通群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反馈学生在美术课上的表现,并鼓励家长指导学生在家完成美术创作,以此巩固学生的美术基础,丰富其美术底蕴。还可以组织亲子美术实践活动,例如,制作环保宣传画,在公园内进行绿色环保宣传,或在制作传统手工艺品过程中探索非遗的奥秘,这些活动既能锻炼学生,也能增进亲子情感。

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强调美术学科的重要性,征求家长关于美术教学的意见。同时,鼓励家长给予学生关爱与支持,努力使学生的美术学习与乐趣相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增强教学效果。

六、结语

在生活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应进行创新设计。教师应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内容,引导他们观察生活、创新运用生活材料、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多种方式的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课堂参与热情,促进互动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生活实践,实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李美华.生活化教学提升小学生美术学习力[J].教书育人,2023(31):69-71.

[2]温龙娟.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探析[J].华夏教师,2023(26):52-54.

[3]刘凤帅.小学美术课堂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探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3(4):30-32.

[4]孙雅婧.小学美术教育中生活化资源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4):163-166.

[5]熊莹莹.让生活教育走进小学美术课堂[J].试题与研究,2022(16):171-172.

[6]梁敏.生活即教育——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思维与智慧,2021(18):56-57.

[7]薛鑫鑫.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研究[J].读写算,2020(26):119-120.

[8]孙兰洁.“生活即教育”理念指导下美术教学策略分析[J].小学教学参考,2020(15):50-51.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生活教育美术教学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解读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