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液比吃药更有效吗

2025-02-15王阳

保健与生活 2025年3期
关键词:误区输液口服

天气寒冷,这些天门诊来看病的孩子们明显多起来了。有些孩子经医生诊断后需要输液治疗,但个别家长担心输液对孩子不好,很是抗拒。而有些患儿明明不用输液,家长却希望医生开个输液单子,让病能好得更快一些。下面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输液的应用误区。

误区一 过度依赖静脉输液

有些家长只要孩子一有不舒服就要求输液,认为静脉输液比口服药物效果好、来得快,或者是因为口服药喂不进去,喂药困难,而选择静脉输液。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临床上药物的剂型很多,给药途径多样,有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药物起效速度也存在差异。常见的给药途径有口服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雾化吸入等。药物起效速度也有一定规律:静脉注射gt;吸入gt;舌下给药gt;直肠给药gt;肌内注射gt;皮下注射gt;口服给药>经皮给药。

口服药物虽然起效慢,有首关效应,会受到食物、药物、胃肠道的排空和蠕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口服给药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方便、无创,是常用的给药方式。在选择给药途径时,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和年龄,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合适的剂型、合适的给药途径加以治疗。

误区二 期待输液效果更佳

有些家长觉得静脉输液能够迅速见效,当治疗效果不佳时,甚至会要求医生加大药物剂量或更换更有效的药物。其实,任何治疗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而且频繁更换药物并不能提高治疗效果。

医生的治疗方案通常是经过综合考虑后制订的,应该相信医生的专业诊断和治疗方案,不要过度期待输液效果。

误区三 自行调整滴速

有些家长在孩子接受静脉输液时,会自行调整输液滴速,认为滴速越慢越好或者有些稍微大一些的孩子会把速度调得特别快。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会根据孩子的病情、年龄、药物性质等情况来决定输液滴速,而不应该自行调整。

误区四 随意更换输液区域

输液区域患者集中,家长怕感染其他疾病,偷偷带孩子离开治疗区,去室外、私家车内输液,更有甚者带孩子回家输液。这里需要和各位家长强调的是切勿进行上述操作,静脉输液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可能,观察不到位或者误操作会给患儿带来巨大的危险。

输液过程中,环境温度、空气质量、输液速度等对输液质量均有一定影响,有发生发热反应、静脉炎等可能,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

猜你喜欢

误区输液口服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口服避孕药谨防不良反应
冬季洗澡的误区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