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贫血 家长应注意孩子饮食
2025-02-15杨佩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健康问题始终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焦点,而儿童贫血,是一个较为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下面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儿童贫血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儿童贫血?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综合征。对于儿童来说,贫血会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学习能力、免疫力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儿童贫血的类型主要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
哪些因素会导致儿童贫血?
1.铁摄入不足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对铁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如果饮食中缺乏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豆类、绿叶蔬菜等,很容易导致铁摄入不足,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
2.铁吸收不良
即使摄入了足够的铁,但如果孩子的身体存在某些问题,影响了铁的吸收,也会导致贫血。例如,慢性腹泻、肠道寄生虫感染等均会影响肠道对铁的吸收;某些食物中的成分,如草酸、植酸等,会与铁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化合物。
3.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B12和叶酸是合成DNA所必需的物质,缺乏这两种维生素会导致巨幼细胞贫血。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如果缺乏维生素C,也会影响铁的利用,从而加重缺铁性贫血。
4.其他因素
某些疾病,如慢性失血(如鼻出血、便血等)、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等)也可能导致儿童贫血。
儿童贫血有哪些症状及如何分辨?
1.面色苍白
这是儿童贫血常见的症状之一。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面色、口唇、甲床等部位,如果这些部位比正常孩子的苍白,可能是贫血的表现。
2.乏力、易疲劳
贫血的孩子往往会感到乏力、没有精神,不愿意活动,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感到疲劳。
3.食欲减退
贫血会影响孩子的消化系统功能,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问题。
4.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贫血会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功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
5.异食癖
有些贫血的孩子会出现异食癖,即喜欢吃一些非食物的东西,如泥土、纸张、油漆等。
6.反复感染
贫血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使孩子容易反复感染,如感冒、肺炎等。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贫血及贫血的类型和程度。医生通常会进行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和叶酸等检查,来明确贫血的原因。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儿童贫血?
1.保证足够的铁摄入与吸收
(1)富含铁的食物。
红肉:如牛肉、羊肉等,均是很好的铁来源。其中,瘦肉中的铁含量较高,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
动物肝脏:如牛肝、鸡肝等,富含铁、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但由于动物肝脏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不宜过量食用。
豆类:如黄豆、黑豆、红豆等,含有铁和丰富的蛋白质。可以多给孩子食用豆浆、豆腐等。
绿叶蔬菜:如菠菜、苋菜、空心菜等,虽然铁的含量不如肉类和动物肝脏高,但富含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坚果:如杏仁、腰果、核桃等,含有一定量的铁和其他营养物质。可以作为孩子的零食,但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噎着。
(2)合理搭配食物。在饮食中,要注意合理搭配食物,提高铁的吸收率。例如,可以将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与富含铁的食物一起食用,如草莓和牛肉、橙子和菠菜等。维生素C可以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从而促进铁的吸收。
2.保证足够的维生素摄入
(1)维生素B12。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主要有肉类、蛋类、奶制品等。对于爱吃素食的孩子,可以通过食用富含维生素B12的强化食品或补充剂来满足身体的需要。
(2)叶酸。叶酸含量丰富的食物有绿叶蔬菜、豆类、全麦产品等。在烹饪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减少叶酸的损失,如避免长时间高温烹饪、尽量选择新鲜的蔬菜等。
(3)维生素C。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如青椒、西蓝花、番茄、油菜、橙子、柠檬、草莓、猕猴桃等。可以让孩子多吃这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促进铁的吸收。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定时定量进餐。让孩子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保证孩子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满足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
(2)不挑食、不偏食。鼓励孩子尝试各种食物,不挑食、不偏食。让孩子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培养他们对食物的兴趣。
(3)少吃零食。过多的零食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导致正餐摄入不足。而且,很多零食中含有较高的糖分、盐分和脂肪,对孩子的健康不利。
儿童贫血是一个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问题。通过注意孩子的饮食,可以有效地预防儿童贫血的发生。希望通过以上的科普,能够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儿童贫血的相关知识,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让每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