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湛江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5-02-14潘新林
摘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发挥数字经济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对于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湛江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环境复杂多变、体育产业区域发展失衡、科技应用能力薄弱的现实困境。由此,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湛江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强化政府职能,激发体育产业市场活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人才培养,打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以期推动数字技术更好地赋能湛江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技术"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5)-03-077-3-ZQ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湛江市作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一直以来都在坚持不断地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湛江市的体育产业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契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规划中多次提及“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这表明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开展“竞标争先”行动、展现“比学赶超”状态和发展数字经济背景下,对湛江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湛江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是推动湛江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1、湛江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体育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国家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湛江市政府对体育产业的积极扶持,体育产业将成为推动湛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之一。
1.1、湛江市体育设施日趋完善
近年来,湛江市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以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持续加大体育场地建设投入力度。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湛江市各地新建足球场9个、篮球场85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47个、乒乓球场37个;完成了碧海社区体育公园、南国热带花园健身园、廉江市体育公园、雷州市调风镇文化体育公园等健身场所的建设与投入使用;湛江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到2.94m2,市县两级公共体育场馆或公共游泳池(馆)数量达到28个,84个乡镇建有健身广场,实现了湛江市城乡居民15min健身圈的全覆盖。
1.2、湛江市体育赛事丰富多彩
为了丰富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湛江市广泛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积极打造体育品牌赛事。近年来,湛江举办的社区运动会数量不断攀升,自2023年以来已举办67场,其中40场在社区举办、15场在商圈举办、4场在景区举办。这些赛事活动涵盖了广场舞、太极拳、武术、轮滑、游泳、路跑、乒乓球、羽毛球等多个项目,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在开展大型赛事方面,湛江市还结合地方特色,举办了多场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详见表1)。赛事的成功举办,展现出湛江市作为体育强市的显著的优势和独特的魅力。
2、湛江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体现。湛江市具备扎实的经济基础、产业基础、群众基础和合作基础,拥有区位优势、气候优势、人文优势和交通优势等,体育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进步。但是从调研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虽然湛江市体育产业在总体规模、产业结构以及赛事承办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2.1、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加大高质量发展难度
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湛江市的体育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加大了推进湛江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度。机遇上,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体育产业提供了更高效、更精准的管理和服务手段。例如,通过数字化管理,体育企业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减少成本;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提供更个性化、精准化的体育服务,满足广大体育消费者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数字技术的成熟对提升湛江市体育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湛江市体育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在体育产业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升级和转型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难题。例如,如何将传统的体育服务与数字技术有效结合,创新业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更新与人才引进;等等。这些都是体育产业在数字化转型时需要面临的一些挑战。
2.2、体育产业区域发展失衡,与数字经济衔接度不高
湛江市体育产业区域发展失衡,与数字经济衔接度融合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资源配置分布失衡、产业结构数字化转型缓慢以及经济效益中数字化融合度较低。在资源配置上,湛江市城乡体育资源分布失衡,湛江市区与部分发达乡镇如廉江、吴川、遂溪等体育设施完备,而较偏远的广大农村则设施相对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村居民的体育热情。在产业结构方面,湛江市体育产业仍以传统体育用品制造、销售及场地运营为主,对数字体育、智能体育等新兴领域涉足尚浅,起步较晚,与一线城市及发达地区的数字化体育经济相比差距显著。在经济效益整合层面,湛江市体育产业的整体规模虽然有一定的增长,但在经济效益、企业竞争力以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然无法与数字经济高度融合。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体育产业内部各个环节的效率,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打造完整的体育产业链条,是当前湛江市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亟须解决的难题。
2.3、湛江市科技应用能力薄弱,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力不足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体育产业日益繁荣的背景下,科技的应用不仅大大地推动了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为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动力源泉。然而,湛江市现阶段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尚处于探索阶段,相较于国内其他先进城市,湛江市体育产业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科技应用水平明显滞后,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步伐缓慢。由于缺乏先进的科技支持和创新理念的引领,湛江市体育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这不仅影响了湛江市体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导致了湛江市体育产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动力不足,严重地限制了湛江市体育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成为制约湛江市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
3、数字经济背景下湛江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3.1、强化政府职能,激发体育产业市场活力
湛江市体育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强化政府的职能,才能使体育产业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变革。政府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其职能的强化不仅有助于提升体育产业的竞争力,还能为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政府发挥宏观引导作用,为体育产业活动中各要素的创造、转移和应用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具体而言,首先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体育产业的规划引导,制定长远的体育产业数字化发展战略,明确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促进体育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与创新。例如,鼓励体育产业融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催生新的业态和服务模式,满足体育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其次,要激发湛江市体育产业的市场活力。应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市场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鼓励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持本土体育品牌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品牌形象;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提升湛江体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湛江市体育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加大对体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如高速网络、大数据中心、智能场馆等的投资,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湛江市体育产业将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3.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加快推动数字体育产业化和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将有助于增强体育产业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对湛江市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加强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体育产业的各个领域应形成紧密的联动和配合。通过加强这些领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个体育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二是加强体育产业的跨界合作。体育产业不应局限于自身的领域,而应积极寻求与其他产业的合作与交融。特别是与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可以形成互补优势,共同开拓市场,实现互利共赢。三是推动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传统体育产业必须加快数字化改造和升级的步伐,以适应新时代的市场需求。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提升体育产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产业的智能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是推动湛江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之一。通过加强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加强跨界合作以及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可以全面提升湛江市体育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3.3、加强人才培养,打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湛江市体育产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打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 为了加强数字经济和体育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湛江市应完善体育产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通过与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出专业知识基础好、综合知识水平高、智能知识涉猎广、既懂数字经济又懂体育产业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的融合之道,同时也能为体育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除了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外,体育企业也应该注重企业内部人才的能力培养和提升,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除此之外,湛江市相关职能部门应要加强体育产业的人才流动和交流,积极牵头搭建起体育产业人才交流的平台,鼓励和支持体育产业人才在不同领域、不同企业之间的流动和交流,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共享,激发新的创新灵感和合作机会,从而推动湛江市体育产业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4、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质增效是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也是湛江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数字经济时代,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立足湛江市体育产业的特色、优势和需求,紧紧抓住数字技术迭代升级的机遇,充分发挥产业数字化的融合转型、实践赋能的作用,以数字技术赋能体育经济,全面开启湛江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张磊,梁培毅,黎镇鹏,等.数字经济驱动体育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逻辑、困境与路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3,43(06).
[3]李在军,李正鑫,崔亚芹.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机理、表现、问题与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3,42(02).
[4]沈克印,林舒婷,董芹芹,等.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变革机制与推进策略[J].体育学研究,2022,36(03).
[5]李荣日,毛愈钧,于迪扬,等.本质·价值·路径·取向: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体育产业现代化的逻辑铺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3,39(06).
[6]杨英英.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陕西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高质量发展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4(20).
[7]侯媛,冯一恒,尹志鹏.数字经济融合背景下体育产业的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以新乡市为例[C]//中国班迪协会,澳门体能协会,广东省体能协会.第十四届中国体能训练科学大会论文集(中).安阳学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4.
[8]赵维娜,李航.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数字经济助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C]//四川省体育科学学会,四川省学生体育艺术协会.2024第二届四川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2).四川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四川省反兴奋剂中心),2024.
[9]江海潮.数字经济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4(02).
[10]莫春丽,潘宏伟,曲均增.数字经济背景下学校体育场馆发展:价值意蕴、现实基础、困境及战略路径[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中国班迪协会,广东省体能协会.第十届中国体能训练科学大会论文集(下).佳木斯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