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知识内容说明书
2025-02-13袁毓林曹宏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的内容结构与理论背景,然后介绍其所区分的5种名词小类的定义及其跟7种量词的选择限制,其为名词所设置的10种物性角色及其定义,由目标名词跟这些物性角色的不同配置而造成的10来种句法格式及其例句,其所考察的名词的8种主要的语法功能及其对于该词类的隶属度;最后给出《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中检索系统的界面截图。
[中图分类号] H06;H16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8174(2025)01-0022-09
1. 引言
《汉语名词句法语义功能信息词典暨检索系统》(简称《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是袁毓林教授主持的《北京大学现代汉语实词句法语义功能信息词典》(简称《实词信息词典》)项目的一个子系统,收入常用名词2万多个,2.5万多个义项条目。下面主要介绍《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的知识内容和体系结构,包括:其所区分的5种名词小类的定义及其跟7种量词的选择限制,其为名词所设置的10种物性角色及其定义,由目标名词跟这些物性角色的不同配置而造成的10多种句法格式及其例句,所考察的名词的8种主要的语法功能及其对于该词类的隶属度。最后给出《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中检索系统的界面截图。
2. 《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的内容结构和理论背景
《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主要描写名词跟其他词语的搭配方式和相关语义成分的句型构造。通过语料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名词在句子中主要作主语、宾语或定语,表示事物(包括:人、动物、植物或其他物品、以及时间、空间、属性、状态或事件等)的名称;跟它搭配的主要是动词和形容词等词语,表示跟这种事物相关的动作、行为、性质、状态或关系等语义关系;并且这些语义关系可以概括为数目有限的几种类型。比如:
施成:动词表示造成名词所指事物的动作、行为,如:做—椅子、生—小兔子;
功用:动词表示名词所指事物的功能或用途,如:坐—椅子、喝—啤酒、刀—切;
行为:动词表示名词所指事物的惯常性行为,如:河水—流淌、兔子—跳/跑;
处置:动词表示对名词所指事物的影响性动作、行为,如:修—椅子、卖—兔子;
评价:形容词表示对名词所指事物及其相关行为的评论,如:好—椅子、洁白—兔子、啤酒—可口、河水—清澈、拖把—好用,等等。
显然,这种名词和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施成、功用、行为、处置、评价等语义关系,是由名词所指事物的某种物质或社会属性、以及人们对此的主观经验所决定的。这种融合了客体特质(objective stuff)与主体认识(subjective cognition)两方面信息的事物性质(比如,刀是由钢铁制成的、有锋刃的、用来切/割/削/砍/劈/刺/刮/剐/铡的工具),可以抽象地称为“物性”(qualia)。① 为了从名词的视角反映这种词语搭配和语义选择关系,可以分别地称表示名词所指事物的施成、功用、行为、处置、评价等的动词、形容词为相应名词的施成角色、功用角色、行为角色、处置角色、评价角色等。由于这些语义角色都是由相应名词的物性所决定的,因而这种语义角色可以称为物性角色(qualia roles)。②
除此之外,名词跟与之共现的名词之间也可能存在着稳固的物性角色关系。比如:
形式:一个名词的所指事物表示了另一个名词的所指事物的种类或归属,如:水—液体、兔子—小动物、医生—人/职业、玫瑰—花卉/植物;
构成:一个名词的所指事物是另一个名词的所指事物的组成部分,如:靠背—椅子、客房—宾馆、尾巴—兔子、把手—车门;
材料:一个名词的所指事物表示了造成另一个名词的所指事物的原料或材质,如:塑料—椅子、电子—图书、青铜—雕像、柏油—马路。
有了诸如此类的名词的物性角色这种概念和理论工具,我们就可以方便地描写和分析汉语某些复杂的话题句的构成方式及其语义解释了。详细的举例和讨论,请看袁毓林(2014)。
从上面的讨论可见,一定的名词可预见地带有一定数量和种类的物性角色。因此,可以抽象地说,名词和它的物性角色构成了一种相对自足的语义结构。由于这种语义结构是由名词的物性决定的,因而可以称其为物性结构(qualia structure)。显而易见,名词的物性结构知识,对于分析复杂句子的句法-语义关系、对于说明复杂句子的语义推理和理解的机制,都有很强的解释力量。比如,有了这种名词的物性结构理论,我们还可以对有关名词性结构,甚至句型和构成的语义作出确定的预测和充分的解释。详细的举例和讨论,请看袁毓林、曹宏(2021)。
显然,了解一个名词跟什么样的物性角色搭配、它们怎样搭配、它们组合起来以后描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境,也就基本掌握了一个名词的意义和用法。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Steven Pink形象地说:“一个动词不仅仅是一个用于指称动作或状态的词,它实际上是句子的‘底盘’。它为该句子的其他成分提供了一个多槽的框架,在这里,无论主语、宾语还是各种介词宾语和从句等成分都可以各就各位,各司其职”(Pinker,2007)。相应地,我们也可以形象地说:“一个名词不仅仅是一个用于指称事物的词,它实际上是跟句子的‘底盘’相匹配的各种组件。不同的名词就是型号不同的组件,它们各就各位地插入由动词(或形容词)为该句子提供的多槽的框架,各司其职地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介词宾语等成分”。有趣的是,配价语法理论曾经把动词想象成各种带钩子的原子,不同的动词所带的钩子的数量和形状不尽相同,结果它们的配价能力和论元结构不同。现在,我们也可以直观地把名词想象成各种带环的原子,不同的名词所带的环的数量和形状不尽相同,结果它们的组配能力和物性结构不同。于是,动词和名词之间就可预测地互相匹配、有条件地双向选择:带特定数量和形状的环的名词,让带特定数量和形状的钩子的动词勾住,一起构成在句法、语义上协调融洽的句子。因此,我们依然可以在配价语法的描写体系和理论视野之下,来看待和描述名词的物性结构及其相关的句法、语义功能。从动词的论元结构的角度看,动词是支配成分,名词是配价成分;从名词的物性结构的角度看,动词是名词的物性角色。但是,从整个句子的语义骨架(命题结构)的角度看,名词是动词性成分的配价成分,名词的动词性物性角色是支配成分。
《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就是从这样一种“情境语义学”(situation semantics)、“配价语法”(valence grammar)和“生成词库论”(generative lexicon theory)的角度,通过对大规模真实文本语料的调查和分析,来全面、准确、简明地描写名词在情境意义和搭配用法上的关键性特点,使读者“观其伴,会其意;明其性,知其用”;即让读者在查阅一个名词的条目以后,可以了解该名词通常跟哪些支配它的成分一起出现,从而从搭配关系上理解该名词的意义、明白其物性结构和配价组合方面的特点、并掌握其基本的常用组合方式;进而根据这些组合方式、模仿相关组合实例,可以依葫芦画瓢,万无一失地造出合语法、有意义的词组或句子来。
下面,介绍这部词典的名词小类、物性角色、句法格式和语法功能的描写体系。
3. 《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的名词小类及其定义
这里的名词是根据其用法(即语法功能)来定义的,指具有下面这些语法功能的词:(1)可以作主语、宾语或定语,(2)可以受数量词、形容词、名词或“的”字结构修饰,(3)不能受副词修饰、不能作谓语。我们按照语法功能,把名词分为下列五种:
lt;个体名词gt; lt;物质名词gt; lt;集体名词gt; lt;抽象名词gt; lt;专有名词gt;
下面介绍各种名词小类的功能定义。由于我们对名词划分小类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它们跟不同小类的量词的选择限制和搭配关系,因而我们随后给出名词小类跟量词小类之间的搭配限制关系表。
各种名词小类的具体定义和判定标准如下:①
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或定语,可以受数量词、形容词、名词或“的”字结构修饰,不能受副词修饰、不能单独作谓语的词。分为如下五种小类:
(1)个体名词:能够跟自己适用的个体量词或者通用量词“个”搭配的名词。例如:
一扇门 | 一头猪 | 两本书 | 三盏灯 | 一条口子 | 几位客人 | 八道大菜 | 一棵松树 | 一个小偷 | 两个草莓 | 三个问题 | 四个包子 | 五个笔袋
(2)物质名词:没有自己适用的个体量词,只能跟表示度量衡的标准量词、临时量词、不定量词搭配的名词。例如:
一斤油 | 三尺白布 | 五吨钢材 | 两桶水 | 一缸面粉 | 一些灰尘 | 一堆黄沙 | 一块塑料
(3)集体名词:不能跟个体量词搭配,只能跟表示群体的集体量词、不定量词或临时量词搭配的名词。例如:
一批枪支 | 一队官兵 | 一双儿女 | 一群子女 | 一些父母 | 一部分亲友 | 一屋子桌椅 | 一车纸张 | 一身病痛 | 一点儿痛痒
(4)抽象名词:不能跟个体量词或标准量词搭配,只能跟表示种类的集体量词、不定量词、专用动量词搭配的名词。例如:
一种礼节 | 一种风气 | 一类观念 | 一类情绪 | 一派胡言 | 一点儿成绩 | 一些交情 | 一场祸 | 一次灾难 | 一些火气 | 一点儿争执
(5)专有名词:一般不能受数量词修饰的名词。例如:
屈原 | 汨罗江 | 楚怀王 | 孔子 | 泰山 | 李冰 | 都江堰 | 范仲淹 | 岳阳楼 |洞庭湖 | 凤凰岭 | 长城 | 官厅水库 | 长江 | 黄河 | 唐古拉山 | 腾格里沙漠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上述定义,少数名词可能会兼属于个体名词和物质名词两种类别。例如:
一个面包 ~ 一片/块面包 | 两个/颗石子儿 ~ 两堆/吨石子儿
但是,个体名词用表示容器的临时量词的场合,不必要认为是兼属于物质名词。因为,表示容器的临时量词可以用于所有的个体名词。①
上面关于名词小类跟量词小类之间的搭配限制,可以总结成下表:②
4. 《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的物性角色系统及其定义
我们借鉴生成词库论(generative lexicon theory)关于词项的语义表达,特别是物性结构的有关学说,同时根据汉语名词在文本中基本的组合方式、搭配习惯和语义解释,并且从服务国际中文教育和中文信息处理这种应用需求出发,来设计汉语名词的物性结构的描述体系。具体地说,我们不单独设立论元结构、事件结构、词汇继承结构,而是把相关的语义知识统统包含在物性结构中,特别是分别融入有关物性角色的描述中。
我们在语料调查的基础上,为汉语名词的物性结构设立十种物性角色,定义和例子如下:
(1)形式(formal,简写为FOR):名词的分类属性、语义类型和本体层级特征。
比如,“石头”是“有形物质、自然物”、“兔子”是“小动物、哺乳动物”,“沙滩”是“空间、处所、陆地、滩地”,“细菌”是“微生物、原核生物”,“椅子”是“家具、坐具”, “手”是“人体、上肢、身体构件”,“合同”是“抽象事物、法规、契约、文书”,等等。
(2)构成(constitutive,简写为CON):名词所指的事物的结构属性,包括:构成状态、组成成分、在更大的范围内构成或组成哪些事物、跟其他事物的关系,也包括物体的大小(magnitude)、形状(shape)、维度(dimensionality)、颜色(color)和方位(orientation),等等。
比如,“石头”的构成是“矿物;可以根据下列颜色、形状、作用等属性进行分类:彩色、黑色、红色、褐色、白色、圆形、柱形、棱角分明、保健,等等”;“细菌”的构成是“用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微生物,是原核生物的一个大类;形状有球形、杆形、螺旋形、弧形和线形等多种,一般都用分裂繁殖;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存活在空气、水、土、植物和动物中;有的细菌对人类有利”;“椅子”的构成是“一般有靠背、腿儿、面儿、扶手等构件;可以根据颜色进行分类:白色、黄色、黑色、红色,等等”;“书”的构成是“一般由纸张、文字、图画,内容、信息等物质和文化因素组成;可以根据科目、内容或功能进行分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生物、外语、经、兵、农、医、历、纬、佛、禅、辑佚、必读、参考,等等;也可以根据颜色进行分类:白色、黄色、绿色、黑色、红色、褐色、棕色,等等”。
(3)单位(unite,简写为UNI):名词所指事物的计量单位,也即跟名词相应的量词。
包括:(i)个体量词(简称个体),如:“本[书]、张[纸]、头[牛]、匹[马]、枝[枪]、棵[树]、颗[珍珠]、把[斧子]、根[萝卜]、面[红旗]、粒[药丸]、顶[轿子]、只[狐狸]、个[孩子]、条[木板]、件[衣服]、管[钢笔]、项[工程]”。
(ii)集体量词(简称集体),如:“双[筷子]、胎[猪仔]、套[家具]、群[学生]、批[钢材]、对[夫妻]、串[珍珠]、排[梧桐]、捆[柴火]、包[炸药]、种[药材]、类[现象]、伙[强盗]、帮[乞丐]、系列[问题]、部分[人口]”。
(iii)标准量词(简称标准),如:“尺[头绳]、寸[钢丝]、斤[白酒]、两[香油]、斗[高粱]、升[米]、里[水路]、亩[农田]、公斤[化肥]、丈[绸布]、米[玻璃]”。
(iv)不定量词(简称不定),如:“点儿[事情]、些[问题]”。
(v)临时量词(简称临时),如:“碗[饭]、锅[汤]、口袋[面粉]、书架[书]、桌子[菜]、屋子[稻谷]、杯[酒]、盘[炒菜]、盆[衣服]、篮[蔬菜]、瓶[可乐]、罐[煤气]、缸[酱油]、桶[啤酒]、车[木料]”。
(vi)专用动量词(简称动量),如:“[打一]下[拍子]、[去两]趟[内地]、[看三]次[电影]、[叫一]声[爸爸]、[念几]遍[符咒]、[走几]步[棋子]、[跳几]圈[舞蹈]、[瞥几]眼[旁人]、[说一]口[杭白]、[打一]巴掌[人]、[看一]场[电影]、[演四]幕[话剧]、[下一]场[暴雨]”。
(vii)时量词(简称时量),如:“[一]会儿[工夫]、[几]秒钟[时间]、[两]年[工资]、[三]天[时间]、[四(个)]星期[时间]、[一(个)]世纪[时间]、[休了一个]月[产假]、[浪费了几个]月[时光]”。
(4)评价(evaluation,简写为EVA):对名词所指事物的主观评价、情感色彩。
比如,对“水”的评价有“清、清澈、清洁、脏、浑、浑浊”,对“医生”的评价有“好、坏、伟大、著名、知名、成名、杰出、优秀、平庸、(第)一流、二流、三流”等等。
(5)施成(agentive,简写为AGE):名词所指的事物是怎样形成的,如创造、天然存在、因果关系等。
比如,“椅子”的施成是“制作、做、加工、编制”等等,“医院”的施成是“办、盖、建立、创建、创办、开办、开设、设立”等等,“石头”的施成是“形成、天然形成、变成”等等,“沙滩”的施成是“淤积成、形成、天然形成、变成”等等。
(6)材料(material,简写为MAT):创造名词所指的事物所用的材料。
比如,“椅子”的材料是“木头、竹子、藤子、木、竹、藤、钢、铁、塑料、硬板”等等,“书”的材料是“帛、竹、纸草、羊皮、竹皮、树叶、木板、石头、人皮、钢片、纸版、电子”等等。
(7)功用(telic,简写为TEL):名词所指的事物的用途和功能。
比如,“椅子”的功用是“坐”等等,“食品”的功用是“吃、吞食、享用、品尝、消费”等等,“水”的功用是“喝、饮、用、饮用,解渴、洗涤、洗澡、浇(地/蔬菜)、灌溉(庄稼/农田)”等等,“洞”的功用是“通风、藏身、储物”等等,“手”的功用是“拿、抓、捧、捏、握、摸、摘、抹、揉、搓、拍、掰、卷、揭、解、放、搁、提、举、推、拉、扯、拖、牵、托、抬、搬、拔、搭、铺、摆、扶、抱、搂、打、敲、摇、擦、砸、扔、抛、摔、投、丢、甩、捉、采、编、开、关、挖、埋、按、贴、压、挂、挑、拨、拾、拣、指、鼓掌”等等。
(8)行为(action,简写为ACT):名词所指的事物的惯常性的动作、行为、活动。
比如,“水”的行为是“流、流动、奔腾、翻滚、滴、淌、流淌”等等,“树”的行为是“生长、枯萎、老朽、死亡、折断、倒地、腐烂”等等,“月亮”的行为是“出来、下去、上山、下山、挂(在天空/天边/空中/东边/西边/树梢/柳梢头)、运行、运动、自转、公转、(绕地球)旋转、消瘦、(阴晴)圆缺、盈亏(变化)、圆了又缺、爬上来、洒下清辉”等等,“首脑”的行为是“(进行)会晤、聚会、访问、开会、出席(会议)、表态、赞同、强调、发表(声明)、讨论(问题)、洽谈(事务)、静观其成”等等,“作家”的行为是“学习、读书、出书、获得稿酬、获奖、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教育群众、鼓励人民、描述事件、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等。
(9)处置(handle,简写为HAN):人或其他事物对名词所指的事物的惯常性的动作、行为、影响。
比如,对“水”的处置是“打、舀、取、蓄、洒、放、排、倒、喷、泼、玩儿”等等,对“石头”的处置是“拿(起)、捡(起)、搬(起)、放(下)、抱(着)、抬、碰、扔、砸、凿、打、抛、投掷、携带、裹着、摸着、用、铺、砌、堆、垒、发射、运输”等等,对“树”的处置是“砍、伐、砍伐、锯、爬、攀援”等等,对“妈妈”的处置是“找、寻找、等待、盼望、催促、协助、告诉、缠着、回报、报答、想念、呼唤、瞒着、欺骗、献给、劝告、告慰、看望、相信、陪伴”等等。
(10)定位(orientation,简写为ORI):人或其他事物跟名词所指的处所、时间等的位置、方向关系。
比如,对“沙滩”的定位是“在、到、位于”等等,对“医院”的定位是“在、往、从、到”等等,对“宋朝”的定位是“在、往、从、到、向”等等,对“昨天”的定位是“在、到、从、过了”等等。
不同的名词所拥有的物性角色的数量和种类可能不同。但是,“形式FOR”和“构成CON”这两种物性角色通常是必有的。对于名词的形式角色(即语义类别)的描述和定性,我们主要参考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现代汉语语义词典》的语义分类体系(http://klcl.pku.edu.cn:8080/seek/ccl_index.php)。语义分类特征标注最低层次的,如:机构(←团体←人)、乐器(←器具←人工物)等,也加上一些编制者认为重要的其他分类属性。
5. 《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的句法格式系统及其例句
在本词典中,我们主要列举该名词跟其物性角色的句法组配,包括偏正(定中)结构、主谓结构、述宾结构,等等。按照物性角色部分的次序,逐步列出句法格式。
下面是名词“水”和“椅子”的物性角色与句法格式的例示。
(1)水 shuǐ 〈名词,中性〉 江河、湖泊、海洋中的液体,是人和动物所喝的物质。
①物性角色
形式FOR:有形物质、液体;
构成CON: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分子式为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点为0℃,沸点为100℃;也可以根据下列实际呈现出的颜色进行分类:白色、黄色、黑色、红色,等等;
单位UNI:个体:滴,等等;集合:滩、汪、泓,等等;标准:斤、公斤、吨、立方(米),等等;不定:点儿、些,等等;临时:杯、壶、桶、瓶、罐子、捧、潭、湖,等等;
评价EVA:清、清澈、清洁、脏、浑、浑浊,等等;
施成AGE:存在、(天然)有、形成、变成、溶化成,等等;
功用TEL:喝、饮、用、饮用,解渴、洗涤、洗澡、浇(地/蔬菜)、灌溉(庄稼/农田),等等;
行为ACT:流、流动、奔腾、翻滚、滴、淌、流淌,等等;
处置HAN:打、舀、取、蓄、洒、放、排、倒、喷、泼、玩儿,等等。
②句法格式
S1:__ + 的 + CON
如:~的(化学)分子式 | ~的颜色 | ~的味道| ~的气味| ~的冰点| ~的沸点
S2:CON + 的 + __
如:彩色的~ | 黑色的~ | 红色的~ | 褐色的~ | 白色的~
S3:Num + UNI + __
如:一滴~ | 一滩~ | 一汪~ | 一泓~| 一斤~ | 两百斤~ | 五十吨~ | 一些~ | 一点儿~ | 几壶~ | 一瓶~ | 一捧~ | 一潭~ | 一湖~ | 一桶~| 一屋子~
S4:EVA +(的+)__
如:清(的)~ | 清澈的~ | 清洁的~ | 浑(的)~ | 浑浊的~ | 白色的~ | 黄色的~ | 黑色的~
S5:AGE + __
如:存在~ | (天然)有~ | 形成~ | 变成~ | 溶化成~
S6:TEL + __
如:喝~ | 饮~ | 用~ | 饮用~
S7:(用+)__ + TEL
如:(用)~解渴 | (用)~洗涤 | (用)~洗澡 | (用)~浇地 | (用)~浇蔬菜 | (用)~灌溉庄稼 | (用)~灌溉农田
S8: __ + ACT
如:~流 | ~流动 | ~奔腾 | ~翻滚 | ~滴 | ~淌 | ~流淌
S9:HAN + __
如:打~ | 舀~ | 取~ | 蓄~ | 洒~ | 放~ | 排~| 倒~ | 喷~ | 泼~ | 玩儿~
(2)椅子 yǐ·zi 〈名词,中性〉有靠背的坐具,主要用木头、竹子、藤子等制成。
①物性角色
形式FOR:家具、坐具;
构成CON:一般有靠背、腿儿、面儿、扶手等构件;可以根据颜色进行分类:白色、黄色、黑色、红色,等等;
单位UNI:个体:把、个、只,等等;集合:对、排、种、溜,等等;不定:些,等等;临时:屋子、教室、车厢,等等;
评价EVA:大、小、新、旧、破、宽大、普通、特殊、漂亮、实用、舒适、简陋、豪华,等等;
施成AGE:制作、做、加工、编制,等等;
材料MAT:木头、竹子、藤子、木、竹、藤、钢、铁、塑料、硬板,等等;
功用TEL:坐,等等;
处置HAN:移、拉、拿、放、排、搁、搬、挪、扔,等等。
②句法格式
S1:__(+ 有/的)+ CON
如:~有靠背 | ~有腿儿 | ~有面儿 | ~有扶手 |~的靠背 | ~的腿儿 | ~的面儿 | ~的扶手 |~靠背|~背儿 | ~腿儿 | ~面儿 | ~扶手
S2:CON +(的+)__
如:彩色(的)~ | 黑色(的)~ | 红色(的)~ | 褐色(的)~ | 白色(的)~
S3:Num + UNI + __
如:一把~ | 一个~ | 一只~ | 一排~| 一对~ | 一种~ | 一些~ | 一屋子~ | 一教室~ | 一车厢~
S4:EVA +(的+)__
如:大(的)~ | 小(的)~ | 新(的)~ | 旧(的)~ | 破(的)~ | 宽大的~ | 普通的~ | 特殊的~ | 漂亮的~ | 实用的~ | 舒适的~| 简陋的~ | 豪华的~ |
S5:AGE + __
如:制作~ | 做~ | 加工~| 编制~
S6:MAT +(AGE +)(的+)__
如:木头/竹子/藤子/钢/铁/塑料制作的~ | 木头/竹子/藤子/钢/铁/塑料做的~| 木头/竹子/藤子/钢/铁/塑料的~| 木头/竹子/藤子/塑料~| 木/竹/藤/钢/铁~| 硬板~
S7:TEL + (在)__(上)
如:坐~ | 坐在~上 | 躺在~上| 骑(坐)在~上 | 缩在~上 | 瘫在~上
S8:HAN + __
如:移~ | 拉~ | 拿~ | 放~| 排~ | 搁~ | 搬~| 扔~ |
6. 《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中关于名词的语法功能信息
在本词典中,我们根据袁毓林、马辉、周韧、曹宏(2009)和袁毓林(2010),设定名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及其对于词类的隶属度如下:
(1)可以受数量词的修饰。符合得10分,不符合得0分。例如:
一个人、两张纸、几件事、一种习惯。
(2)不能受副词的修饰。符合得20分,不符合得-20分。例如:
*很勇气、*早青年、*不战争、*刚睡眠、*最朝气。
(3)可以作典型的主语或宾语。符合得20分,不符合得0分。例如:
厂长走了、学科调整了、增加人员、下放权力。
(4)可以作中心语受其他名词修饰,或者作定语直接修饰其他名词。符合得10分,不符合得0分。例如:
木头桌子、中国历史、教育思想、桌子式样、历史教授、思想情况。
(5)可以后附助词“的”构成“的”字结构(,然后作主语、宾语或定语)。符合得10分,不符合得0分。例如:
塑料的(拖鞋)比较便宜,想买木头的(饭桌)、工资的问题、校长的汽车。
(6)可以后附方位词构成处所结构(,然后作 “在、到、从”等介词的宾语,这种介词结构又可以作状语或补语修饰动词性成分)。符合得10分,不符合得0分。例如:
在被窝里〔看书〕、到群众中〔去锻炼自己〕、从质量上〔下工夫〕、〔把枪藏〕在饭盒里。
(7)不能作谓语和谓语核心(,所以,一般不能带宾语、也不能受状语和补语的修饰、并且不能后附时体助词“着、了、过”)。这里不考虑在特定语境中省略谓语动词而造成的表面上由名词单独作谓语的情况。符合得10分,不符合得-10分。例如:
王明〔是〕傻瓜、我〔要〕包子、桐桐〔买〕半票。
(8)不能作补语,并且一般不能作状语直接修饰动词性成分(只有少数名词可以通过省略 “用、通过”等介词直接作状语修饰动词性成分)。符合得10分,不符合得0分。例如:
〔用〕掌声鼓励、〔用〕电话联系、〔通过〕电视购物、〔通过〕网络查询。
隶属度评分为100分的词语是典型的名词。
7. 《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的检索界面
《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检索系统界面的截图,详见图1。
[参考文献]
袁毓林 2010 汉语词类的认知研究和模糊划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13 基于生成词库论和论元结构理论的语义知识体系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27(6).
——— 2014 汉语名词物性结构的描写体系和运用案例[J].当代语言学16(1).
袁毓林,曹 宏 2021 从中动句看主语名词的物性结构的句型投射[J].语言科学20(3).
袁毓林,马 辉,周 韧,曹 宏 2009 汉语词类划分手册[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赵元任 1979 汉语口语语法[M].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
Pinker, S. 2007 The Stuff of Thought: Language as a Window into Human Nature [M]. New York: Penguin Groups, Viking Press. (中译本《思想本质:语言是洞察人类天性之窗》,张旭红、梅德明(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Pustejovsky, J. 1995 The Generative Lexicon [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yntactic-Semantic Knowledge-Base of Chinese Nouns
YUAN Yulin, CAO Hong
Keywords: Syntactic-Semantic Knowledge-Base of Nouns (KB@noun); sub-classes of nouns and measure words; qualia roles; syntactic formats; grammatical functions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ents and structure of The Syntactic-Semantic Knowledge-Base of Chinese Nouns (KB@noun). First, the structural system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KB@noun are introduced. Secondly, KB@noun classifies nouns into five sub-classes and describes their selective restrictions on seven types of measure words. KB@noun also defines ten qualia roles, which are configured into over ten syntactic formats. These syntactic formats and their examples taken from real-world texts are also included. In addition, KB@noun identifies eight major grammatical functions of nouns and their degrees of membership. Finally, the retrieval system of KB@noun is briefly illustrated.
【责任编辑 刘文辉】
[收稿日期] 2024-04-01
[作者简介] 袁毓林,男,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yuanyl@pku.edu.cn。曹宏,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和应用语言学,caohong@pku.edu.cn。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以自然语言为核心的语义理解理论、模型与方法”(2020AAA010670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互联网+’的国际汉语教学资源与智慧教育平台研究”(18ZDA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