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中的小脚印
2025-02-13谢思雨
冬日的寒风凛冽地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大地很快就被一层洁白的雪毯所覆盖。在这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里,一串小小的脚印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那是一个寒冷的清晨,我早早地起床,准备去欣赏这难得的雪景。推开门,一阵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我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但眼前的美景瞬间让我忘记了寒冷,整个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童话王国。
我沿着小路一直走,来到了一片空旷的田野。这里没有建筑物的遮挡,风显得更加猛烈,雪也下得更大了。我站在田野中央,环顾四周,一片洁白,寂静无声。只有身后那一串串浅浅的脚印,在雪地上蜿蜒,仿佛诉说着我的探索之旅。
突然,我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小小的黑点。我好奇地走过去,发现是一只受伤的小鸟。它蜷缩在雪地上,瑟瑟发抖。我轻轻地把它捧在手心。小鸟的身体很虚弱,但它的眼睛里闪烁着求生的光芒。我决定带它回家,帮它摆脱这严寒。
我捧着小鸟,沿着来时的脚印往回走。雪还在不停地下着,脚印很快就被新的雪花覆盖了。
回到家后,我在爸爸的帮助下给小鸟做了一个温暖的小窝,还给它喂了一些食物和水。日复一日,在我的悉心照料下,小鸟渐渐地恢复了健康。最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打开窗户,将小鸟放回了大自然。看着它消失在天空中,我的心里虽不舍,但却充满了喜悦。
那个冬天,风雪中的小脚印见证了我的善良和勇气。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爱去行动,就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美好足迹。这些小脚印将会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成为这个冬天最美好的回忆。
指导教师:何永柱
小作者比喻精确,写出了大雪漫然天地的状态,又笔法简洁地引出一串脚印,这个小说式的开头自然引起读者的兴趣:这脚印是谁的脚印呢?发生了什么呢?
上文引出“脚印”,下文回笔以“那是一个寒冷的清晨”重新开始叙事,可见是想用一个倒叙的方式。不过这样一来,上文仿佛是要诉说一个他人的故事,下文却忽然转回了“我”,时间线显得有些错杂。不如在第一段结尾就将“我”带出来,这样与第二段联系得会更加自然。
这里出现了本文的中心事件:营救小鸟。不过文笔有点过于平铺直叙,可以通过描写和不同的句式更加细腻地写出发现的过程。比如可以改为:忽然,在不远处的雪地上,我发现一个微微颤动的黑点。当我走近,啊——竟然是一只小鸟,它蜷缩着,瑟瑟发抖,应该受了伤……
本篇文章充满温情和正能量,在立意和氛围的营造上都可圈可点。文章以冬日雪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风雪中发现并救助一只受伤小鸟的经历。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通过小脚印这一细节串联起整个故事,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人性的善良与勇气。当然,也有可以改进的空间,比如,文章的重心和亮点是救助小鸟,但是这部分的篇幅略少,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细节,如小鸟逐渐恢复活力的表现,使故事更加生动和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