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档案馆
2025-02-13
小小乌龟,听我号令
自从家里多了一只小小“乌龟”,我的生活便多了几分乐趣。它的小脑袋时不时从壳里钻出来,一双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看着它这副机灵劲,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主意:把它训练成一名“杂技演员”。
一天,趁妈妈在厨房忙碌,我悄悄把小乌龟放在地板上。它似乎有些慌张地四处张望,不过很快就被我手里的一小块鱼肉吸引了,盼着我给它喂食。于是,我趁机开始训练小乌龟做第一个动作——翻身。
我先让小乌龟肚皮朝上。这时的它四脚乱舞,拼命想翻身,但总是失败。我见状用手指轻轻一推它的背,它这才翻了过来。如此多次练习后,它好像终于摸着了门道,伸长头颈,嘴尖顶住墙壁,猛一使劲,居然自主完成了翻身。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奖励给它好几块鱼肉。
从这之后,小乌龟似乎与我越来越有默契,除了翻身,它还学会了站立。现在的它已经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杂技演员”啦。(指导教师:毛陈玉)
李昊泽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博文小学
倒流的水滴
周末,我们一家三口来到河南省科技馆。这里到处都是高科技设备:三棱镜、漂浮的小球、会消失的玻璃棒等。其中,照明灯下倒流的水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见时,我觉得不可思议:水滴怎么会向上流呢?还是一滴一滴地向上升?
我想,水滴倒流是否与上面闪烁的照明灯有关系?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我用右手直接挡住了水滴上升的路线。谁知,我发现水珠竟然是从上往下流的,根本不是在倒流。我把右手抽出,那些从上往下流的水又变成一颗颗的水滴向上升。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水滴并不是真的向上流,而是变频的照明灯蒙蔽了我们的双眼!
回家后,我又上网搜了水滴倒流的原理,证实了这确实是一种视错觉。照明灯在计算机和传感器的控制下闪烁,水滴下落和光影闪烁的频率相同时,下降的水滴看起来是静止的。如果提高照明灯的闪烁频率,被灯光照亮的水滴就像在倒流一样。(指导教师:赵秀坡)
董正祎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制作“动力小船”
周末晚上,我沉浸在一本课外书里。书中“动力小船”这个实验突然映入眼帘,我当即决定亲自尝试一番。
我迅速找来实验所需的材料:一块泡沫盘、一根橡胶绳以及一把剪刀。我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在泡沫盘上剪下一个小方块,作为小船的主体部分。接着,我拿起橡胶绳,凭借想象对小船进行了即兴创作。不一会儿,一艘独具匠心的小船初现雏形。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小船,我满心欢喜。
可是,当我把小船放入水中时,却发现它只能在水面上漂浮着,丝毫没有我期待中的“动力”表现。经过一番冥思苦想,我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我找来一个空瓶子,在瓶口装入一个气球,并灌上一些水,然后把这个“秘密武器”固定在小船下方。
再次将小船放入水中时,奇迹发生了!小船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在水面上高速移动起来,身后泛起层层涟漪。我兴奋得又蹦又跳,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指导教师:亓雪霞)
魏子骞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高庄街道安仙小学
再见,我的笔友
夕阳西下,最后一抹余晖奋力洒进窗口,那束橙光移至亚克力相框中后,便再无踪迹,仿佛照片的主人同我做无声的告别。
还记得小时候我经常感冒请假在家。同龄人在外嬉笑打闹时,我只能在屋内望着,十分难耐。有一次回到学校上学时,班级中正好在组织笔友活动,我抱着消磨时间的念头参报了活动。
谁承想,我竟因此遇见了一位笔友,与笔友互寄信件的日子,让我感到分外温暖。当时的我正沉浸于结交朋友的喜悦中,全然没意识到我们有一天也将面对别离。在给我的第十六封信中她多次提及要搬家一事,第十七封信中她写下的新家地址被水打湿,变得模糊不清,唯有两张套了卡膜的照片还维持着原状,照片里是她与路边小花的合影。
现在我们虽已失联,但那段记忆早已成为我一生的珍藏。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分别,这是人生的必修课,就算再不舍,也要努力坦然面对,继续向前。(指导教师:袁合鹏)
吴丽榕 广东省广州市清华附中湾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