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相约穿粉色意味着……
2025-02-13牧枚
2024年2月28日,加拿大卫生部副部长身着粉色衬衫,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呼吁人们团结起来反对欺凌,认识并勇敢面对欺凌行为。
此刻的“粉色衬衫”有什么独特意义?穿上粉红衬衫象征着什么?
向校园欺凌说不
2007年,在加拿大新斯克舍省伯威克市的一所中学,九年级男孩麦克内尔兴冲冲地穿着他非常喜欢的粉红色衬衫去上学。令他没想到的是,班里一些男生视他为另类,用刻薄的语言讥笑、嘲讽他,甚至动了拳头,还有一些高年级男生也加入其中。这让麦克内尔感到极其崩溃。

同校的两名学生谢菲尔德和普莱斯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对校园欺凌采取反击行动——他们没有用语言或拳头解决问题,而是去打折商店购买了75件粉色衬衫,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出号召,鼓励更多的同学第二天穿粉红色衣服上学,以声援麦克内尔。令人惊喜的是,结果远超他们的预期,第二天全校有七百多名学生响应了号召,穿上了“粉色战袍”。
接下来的数周,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从学校传到伯威克市、新斯克舍省甚至整个加拿大。后来,加拿大就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政府将每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定为反欺凌的粉色衬衫日(Pink Shirt Day)。
校园里的粉红行动
在粉色衬衫日,加拿大从幼儿园到中小学,校园仿佛变成了粉红色的海洋。
学校会提醒家长在这一天让孩子穿粉红色衣服上学,还会友情提示“如果实在没有粉衣服就尽可能在身上佩戴一件粉红色的服饰”,不管穿戴什么,只要有粉红颜色就可以。
除此之外,老师还会和学生一起做与之相关的学习讨论、募捐、宣传等活动。哪些行为构成欺凌?开玩笑和欺凌的边界在哪里?如果感觉到被欺凌怎样保护自己?在这样的讨论中,同学们认识到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绘画、做手工,在校园展示,同样是在为反欺凌发声;设计有创意的宣传海报、横幅,到社区做宣传,同学们希望与更多人手牵手建立反欺凌联盟。
每一片粉红,都是反欺凌的有力宣言。

不只是少年,不止在加拿大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场粉色行动中。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公司、政府机关、工厂……满是粉红色身影,男女老少的衣着中,不管是衬衣、外套还是领带、胸针等,总有些粉色元素,有的人甚至给自家萌宠也穿上了粉衣服或者系上粉红领结。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表示对欺凌行为的零容忍。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还曾在2021年的“粉红日”和家人穿着粉红色衣服拍照发到网络社交平台并呼吁:“每个人都可以穿任何他们想穿的衣服,爱他们想爱的人,成为他们想成为的样子——不受欺凌,不受歧视。”
不仅是在加拿大,粉红现已成为国际性的反欺凌(尤其是反对校园欺凌)象征。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黎巴嫩等国家都设立了全国性的“粉红日”,且大都设在2月。2012年,联合国设立了“国际粉红日”,日期定在了每年5月4日。

社会支持
加拿大大多数省份在《中小学安全法》或类似法规中,要求每所中小学和学校管理委员会必须有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政策。许多校园明确提醒学生,碰上校园欺凌要报警或求助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也可以向专门的帮扶中心或网站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