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2025-02-10黄林超周锦程江苏臣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高中生

【摘 要】 为探讨高中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贵州省某地区840名高中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进行调查以及为期半年的学业成绩追踪.结果显示,数学自我调节能力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这种正相关在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群体中均得到验证.此外,数学自我调节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同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讨论,并得出一定的教育启示,旨在为促进学生学业成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自我调节学习;学业成绩;高中生

1 引言

自我调节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 SRL)作为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教育背景下,社会认知视角将自我调节学习的结构视为对一系列因素的管理和掌握,这些因素是高质量学习和可预见的学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1].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设定目标、监控学习进程、调整学习策略以及评估学习结果的能力.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习环境的日益复杂,自我调节学习对于提升学业成绩、促进终身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学业成绩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指标,且一定程度上能预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能力.研究表明,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对学业成就有显著影响,且学习倦怠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中介和调节作用[2];邓国民等对自我调节学习不同阶段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进行研究,证明了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的计划与执行阶段对学业成绩具有直接影响[3];Teng和Zhang研究发现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包含认知、元认知、动机等维度,都与学业成就密切相关[4];赵兴等人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研究了医学生线上学习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同样得出了积极的结论[5].这些研究不仅验证了自我调节学习对学业成就的正向影响,还揭示了其背后的复杂机制.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高考成绩无疑成为了高中生通往不同高等教育机构的关键门槛.数学作为三大核心学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往往被视为与高考成绩紧密相连的关键因素.尽管教育界已有研究证明自我调节学习对学业成绩有一定的影响,大多数研究对象集中在中小学[6-7],学科领域集中在化学、英语、二语学习,鲜有学者对高中生进行数学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绩的影响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旨在考察高中生不同年级数学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过程中得到一些教育启示,为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提供相应的指导.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根据文献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不同性别、年级的高中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是否存在差异;

H2:数学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绩是否相关;

H3: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对学业成绩是否具有预测作用.

2.2 被试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贵州省某地区高级中学三个年级各抽取几个班进行调查,共发放920份问卷,回收900份问卷,剔除漏答、规律性作答等无效问卷,共剩余840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93%.其中男生368人、女生472人,各占44%和56%;高一297人、高二244人、高三299人,各占35%、29%和36%.被试者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20岁,平均年龄16.99岁.

2.3 研究工具

2.3.1 数学自我调节学习量表

本文采用孔博鉴和路海东编制的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问卷(中文版),对某些题进行改编形成数学自我调节学习问卷.如“在阅读课文时,我会根据文章的主题去寻找应该掌握的知识而不是读完就行了”改编为“阅读数学材料时,我常常自我提问以帮助集中注意力”以此来编制与数学学习更加相关问题.该问卷共31个问题,分为自我效能、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外部动机、情绪调节、内在动机和合作学习七个维度.问卷采用Likert 7点计分,“非常不符合”~“非常符合”计1~7分.得分越高表明数学自我调节学习水平越高.

2.3.2 数学学业成绩

本研究以所抽取高中各年级学生2次考试的数学考试成绩作为学业成绩评价指标.高一、高二年级选取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高三年级选取学生九省联考成绩和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成绩.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与校方领导及班主任沟通,征得他们的同意后获取学生的数学成绩,并计算出平均成绩.由于各年级的考试内容和难度存在差异,为便于后期数据能够进行合理比较研究,将原始分数分别以年级为单位转化为标准分数(Z分数),以此作为被试者最终的学业成绩.

2.3.3 数据分析

本研究对收集的数据用Excel进行加工处理后,采用SPSS 25.0和AMOS 24.0进行信效度检验.

2.4 信度检验

利用SPSS 25.0对数学自我调节学习量表进行信度检验,信度检验一般采用Cronbachs α系数,亦称内部一致性检验.一般认为,Cronbachs α系数在06以下不可信,需要对问卷进行重新设计;在0.6~0.7之间可信度一般,量表勉强可以接受,需要增列题项或修改语句;在0.7~0.8之间较为可信,量表是可以被接受;大于0.8认为该问卷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本次调查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8.各子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11,0.782,0.781,0.784,0.795,0.824和0.873,各维度信度均大于0.7,说明该量表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2.5 效度检验

2.5.1 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指测验或量表内容或题目的适切性与代表性[8].由于本文所使用的量表是在已有广泛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这些量表不仅展现了测试内容的全面性和广泛性,还确保了各个关键要素的充分涵盖与细致呈现,从而确保了测量内容的代表性.基于此,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5.2 验证性验证分析

运用AMOS 24.0对量表各维度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采用最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估计,选χ2/df,RMSEA,CFI,IFI为主要参考的拟合指标.结果显示,χ2/df=3.521<5,在良好范围内;RMSEA(误差均方根)=0.055<0.08,在良好范围内;指标CFI和IFI的检验结果分别为0.910和0.911,均在0.9以上,达到了优秀水平.综上所述,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量表拟合性良好.

3 研究结果

3.1 高中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的基本情况

利用SPSS 25.0软件对高中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及各维度进行总体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高中生的数学自我调节学习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从数学自我调节学习所包含的七个维度来看,高中生外部动机和情绪调节维度的得分较高,在外部动机维度上的得分是最高的.在内在动机维度上的得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在自我效能、元认知策略和合作学习三维度的得分也处于中等水平.在认知策略维度上得分最低.综上所述,高中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整体表现良好.

3.2 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学业成绩相关性分析

对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学业成绩及其各子维度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数据显示,数学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绩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590,p<0.001),表明数学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越强,学生的学业成绩往往也越好.自我效能(r=0334,p<0.01)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自我效能高的学生更有可能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表现出更高的学业成就.元认知策略(r=0111,p<0.05)尽管这个值相对其他维度较低,但仍然显示出显著的正相关.该维度涉及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整,这表明学生如果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也会对学业成绩产生积极影响.此外,认知策略、情绪调节、内在动机以及合作学习等维度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外部动机与学业成绩不存在显著相关.

3.3 高中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的性别、年级差异

以性别为分组变量,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及其各子维度为检验变量,对高中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的性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高中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在自我效能、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绪调节、内在动机以及合作学习维度得分在性别呈现显著差异,外部动机维度差异不显著.与此同时,研究针对年级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如表3所示,发现高中生在七个维度都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认知策略在年级上存在十分显著差异.通过LSD比较分析发现:内在动机维度高一年级大于高三大于高二,情绪调节、合作学习维度高三大于高一大于高二,其余维度得分高二大于高三大于高一年级.总体而言,男生的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得分比女生的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得分略高一些.

3.4 高中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

我们先是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证明了数学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绩呈显著相关,采用回归分析进一步检验高中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自变量)对学业成绩(因变量)是否存在预测作用,结果如表4所示.R2=0.632曲线回归的拟合程度较好,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对数学学业成绩的解释率为63.2%,说明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对数学学业成绩的预测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对数学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此时,回归方程可以写成如下形式:数学学业成绩=54.135+16.606×数学自我调节学习.

4 讨论和教育启示

4.1 讨论

4.1.1 高中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总体情况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高中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整体水平高于各维度平均分,换句话说,高中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水平居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学者陈梦源[9]研究结果一致.在高中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的七个子维度中,外部动机得分最高,情绪调节得分次之,得分依次递减的是内在动机、合作学习、元认知策略、自我效能、认知策略.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的学习可能与环境有关,学习者无论是在家庭亦或是在学校常常都会被拿来与别人相比,因此学生也会在意外部的评价,外部奖励也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

本研究结果还发现高中生在数学自我调节学习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这与田宁宁[10]研究的结论相一致.在探讨数学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在不同年级间的差异表现时,发现高二年级的表现优于高三年级,而高三年级优于高一年级.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在于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面临着学习环境、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巨大变化;还可能在适应新的学习节奏和方法,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尚未完全形成或成熟.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经过一年的高中生活,逐渐适应了高中的学习节奏,心理成熟度也相对较高.他们可能更擅长制定学习计划、管理时间,以及应对学习中的挫折.然而,高三年级学生虽然学习经验更加丰富,但由于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他们可能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和应试策略,反而减少了数学自我调节学习的实践机会,导致数学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相对下降.因此才会出现高二年级的数学自我调节学习要优于高三、高一年级.性别存在显著差异可能的原因在于男生往往有更高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他们更愿意面对挑战和困难,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男生的学习动机更多来源于对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满足感,而女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容易感到沮丧和失去信心.

4.1.2 高中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析

研究进一步发现,数学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且具有正向显著预测作用,这与Ha[11]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研究表明,数学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那些在数学学习中能够自我调节的学生,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这种关系可能源于自我调节学习所带来的高效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及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主动监控和调整.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对学业成绩具有正向显著预测作用.换言之,增强学生的数学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不仅对学业成绩能够带来预期的提高,还能有效预测其成绩的进步空间.这一发现凸显了自我调节学习在促进学生学业成就方面的关键作用,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具体的干预方向.通过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如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策略调整等,教育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我调节学习的技巧,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业成绩.

4.2 教育启示

本研究结果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主要从对教师教学、家长、学校教育管理三方面得到一些启示.

(1)对教师教学的启示

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对学生学业成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因此教育实践者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这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自我监控学习进程、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策略、调节学习情绪以及评估学习成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例如,在开始学习一个新的数学单元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期望制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对照目标检查自己的学习进展.教师要教给学生更多的数学学习策略.比如在讲解数学定理时,可以同时介绍多种证明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在教授数学解题技巧时,如在讲解数列求和的方法时,不仅要教给学生公式法、错位相减法等具体方法,还要让学生了解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哪种方法最优,从而提高学生的策略运用能力.

(2)对家长的启示

家长要鼓励孩子在数学学习中独立思考,形成自主意识.例如,当孩子在做数学作业遇到困难时,不要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分析问题,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同时,还可以让孩子自己规划数学学习计划,如在周末时,让孩子自己决定复习哪些数学知识点、做多少练习题等,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此外,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时不能仅仅只关注学习的结果,学习过程也不容忽视.当孩子在数学学习上遇到挫折时,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不要只关注分数,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是学习方法不当还是学习态度不认真等,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

(3)对学校教育管理的启示

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可以增加一些关于学习方法和自我调节学习的专门课程或者讲座.针对高中数学学习,这些课程可以具体讲解数学学习中的自我调节策略,如如何根据自己的数学思维特点制定学习计划、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知识复习等,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同时,学校要营造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数学学习方面,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例如,可以组织数学学习小组,开展数学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这种合作学习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学习,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5 结束语

通过对840名高中生的数学自我调节学习调查发现: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性别的高中生在数学自我调节学习上有一定的差异,男生得分略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各维度上都存在差异.研究还发现数学自我调节学习对学业成绩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柳萌学,邱妮. 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学习倦怠的中介和调节作用[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34(2):40-46.

[3]邓国民, 韩锡斌, 杨娟. 基于OERs的自我调节学习行为对学习成效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 2016,37(3):42-49,58.

[4]Teng L S, Zhang L J. Empowering learners in the second/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Ca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based writing instruction make a difference?[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20(48):100701.

[5]赵兴, 宋永喜, 陈晓婉, 等. 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背景下医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3):30-33.

[6]孙文杰, 郭凯玥, 赵晓萌, 等. 高中生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以自我调节学习为中介[J]. 心理研究, 2024, 17(1):78-86,96.

[7]路海东, 陈婷, 张慧秀, 等. 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探索, 2017(2):52-55.

[8]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9]陈梦源. 高中生成长型思维与考试焦虑的关系: 自我调节学习的中介作用[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23.

[10]田宁宁. 高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影响因素的混合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3.

[11]HaC , Roehrig A , Zhang Q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South Korean 6th-graders: A two-level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analysis[J].Plos one, 2023, 18(4):e0284385.

作者简介

黄林超(1995—),男,贵州沿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

周锦程(1981—),男,贵州开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人工智能等.

江苏臣(1982—),男,贵州都匀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小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高中生
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研究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父母因素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学业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大专护生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