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X着呢”构式研究
2025-02-09张炜涓
【摘要】现代汉语“X着呢”是人们日常生活交际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构式,为了更好地研究该构式的语法功能和意义,本文基于“X着呢”已有的研究成果,从构件、构式义、句法分布、语法功能等角度进行分析,对该构式进行一个整体梳理。构式“X着呢”根据变项“X”词性类别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划分层次及意义。一般来说,当“X”为动作动词时,构式呈现2+1的层次,表示持续义;当“X”为形容词时,大多数情况构式呈现1+2的层次,表示程度义,少数具有变化性特征的形容词进入构式,会因语境信息的不完整而兼表程度义和持续义,这些构式义使得“X着呢”构式进入言语交际中,带有主观评价和凸显强调等语用功能。
【关键词】“X着呢”构式;构式义;句法分布;语用功能
一、“X着呢”构式鉴定
(一)现代汉语构式含义
“构式”一词最早在古希腊一些语言学派中就已经存在,当时学者普遍认为“构式”是有意义的结构单位,是语言研究的主要对象,后来现代语言学派对“构式”定义的看法从不同角度有了不同的见解。在不同的认知中,有两种观点得到了学术界普遍的认可:一种是“词语在句法层面上的组合性连接”;另一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形式组合为更为复杂的形式,复杂形式的语法特征形成一个构式”。我们认为构式和词法、句法具有紧密的联系,这不仅涉及语词的搭配,还涉及搭配后构式的构式义,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要综合各种维度进行统一解释。现代汉语“X着呢”由构件“X”和“着呢”组配而成,搭配之后会增加原构件所不具有的新的意义,实现了形义的连接,可见现代汉语“X着呢”是一个构式,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该构式进行探析。
(二)“X着呢”构件解析
1.构式变项“X”
在构式“X着呢”中,“X”为构式变项,学界对“X”特征的分析,主要是从动词和形容词的角度进行分析,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固定搭配也能够进入该构式,例如“这把枪好使着呢”“那个男人有钱着呢”中的“好使”“有钱”等。谈到“X”的特征,尤其要注意形容词的划分,形容词主要可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属性;状态形容词表示事物所处的状态,经过前人专家的研究以及语料的分析,学界发现能够进入构式的形容词大多数是性质形容词,这些形容词大多能受到程度副词“很”“非常”的修饰,但小部分状态形容词也能够进入构式,例如:
①桌上的饭菜温热着呢。
②那红旗的颜色鲜红着呢。
上述例句中的“温热”“鲜红”本身具备一定的程度义,属于状态形容词。
2.构式常项“着呢”
在构式“X着呢”中,“着呢”为构式常项,对此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着+呢”,另一种是“着呢”,前者中的“着”属于动态助词,与“X”联系紧密,如“我正吃着呢”中的“着”附着在动词“吃”后面,表示动作的持续;而后者“着”和“呢”是合起来的语气助词,表示一定的情态范畴,如“她漂亮着呢。”中的“着呢”用在句尾表示一定的语气。所以,对于常项“着呢”特征的分析,可以发现“X着呢”构式本身存在着结构的类别,下文会进行更为详细的解析。
二、构式“X着呢”的类别及其构式义
现代汉语构式“X着呢”根据变项“X”语法特征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类别,其中“X”主要为动词性成分和形容词性成分的区别,下面据此进行一个大致的划分。另外,现代汉语构式“X着呢”根据变项“X”语法特征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层次划分,一是“着”和“X”紧密相连,形成2+1的结构,另一是“着”和“呢”合为一体,是一个语气助词,此时构式形成1+2的结构,这两种结构虽然表面上是一个结构,但是不同的层次分析,却有着不同的构式义,下面将对这两个结构的构式义进行简要地分析。
(一)“X”为动词性成分
1.构式对“X”的限制
汉语中的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存在、变化的词,动词按照不同的语法功能和意义还可以划分出更小的类,并不是所有类别都能够进入“X着呢”构式。一般来说,表示动作行为的动作动词可以进入该构式,如“我正躺着呢”,它们都具有施动性,是某人某事物发出来的动作或行为,像判断动词“是”、趋向动词、关系动词等并不表示某种动作行为,这些动词就不能进入构式,可见,构式“X着呢”对动词“X”存在限制。
2.“X着+呢”构式义及层次划分
当“X”为动词性成分进入构式,构式内部结构为“X着+呢”的结构,类似于体范畴的助词“着”附着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和持续,助词“呢”和“着”联系得较为松散,用在后面增强动作的延续。所以,当变项“X”为动词时,构式为2+1式结构。例如“我正做着呢”“小明在房里躺着呢”中的“做着呢”和“躺着呢”分别表示“做”和“躺”这两个动作的正在进行和延续,其中动词“躺”和“做”与助词“着”联系十分紧密,形成2+1式结构。
(二)“X”为形容词性成分
1.构式的歧义现象
当变项“X”为形容词进入构式时,需要对形容词进行分类,大多数情况下,当“X”为性质或者状态形容词时,构式由“X”和语气助词“着呢”两部分构件组成,当两部分组成构式时,会增加原构件本身所不具有的意义,而是构式义和词汇义,以及一定语境下共同作用的结果,此时构式形成1+2的结构层次,整个构式表示程度的加深,具有程度义。但是有一小部分性质形容词,它们带有变化性,具有动作义特征,如“热、红、冷、亮”等,当变项“X”为具有此类特征的性质形容词时,构式可能会因为语境信息的不足而产生歧义现象,兼表程度义和持续义。比如“亮”这个形容词进入语境“灯亮着呢”,既可以指灯正亮着,也可以是指灯很亮,相同形式却表示不同的语义,产生歧义,此时同一个形式有着不同的内部结构层次,进而有着不同的构式义,前者“着”和“亮”联系紧密,表示一种状态的持续,具有持续义;后者“着”和“呢”联系紧密,表示程度的加深,具有程度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
①那扇门开着呢。
②饭热着呢。
上述例句中的例①的“开着呢”既可以指门正在开着的状态,表示这个状态正在持续;也可以表示门此时此刻是大开着的,表示一种程度;例②中的“热着呢”既可以指饭正在加热中,也可以指饭还很热。可见,当“X”为具有变化性特征的性质形容词进入构式时,存在一种形式表示两种意义的情况,从而产生歧义。
2.区分“X着+呢”和“X+着呢”
当“X”为具有变化性特征的性质形容词时,歧义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该词涵盖了两种不同的含义,它既有类似动词表动作持续的意义,又有类似形容词表状态的意义,所以在语境不明确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歧义。如果,我们把构式放在更大的语境中,使其在该语境下只有一种说法能够说得通,那么就成功地消除了歧义现象。例如:
①a窗外的灯正亮着呢。
b不用换更亮的灯泡了,这灯亮着呢。
②a再等一会,饭还在热着呢。
b不用开火了,饭热着呢。
上述例句中的a句,在原先的句子中加入了标志性词语“正”“还在”,就是的构式在句中表示的是持续义,此时“着”附着在变项“X”后表示状态的持续,并不表示另一种程度义;b句中,也增加一定的语境,会发现此时“着”和“呢”联系更紧密,表示一种程度义,进一步研究会发现,构式“热着呢”和“亮着呢”在相关语境下,可以变换为“热得很”“亮得很”,仅表示一种程度义,并不表示持续义。所以,可以将他们放在更为复杂的语境下进行区分,看是否有标志性记号“正”“还在”,或者进行变换分析,使其只有一种意义进入语境。
三、构式“X着呢”的句法位置
前文分析得出构式“X着呢”会根据变项“X”词性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构层次,所以不同的词语进入构式会存在有差别的句法结构形式,另外也会有不同的句法搭配限制。下面将从变项“X”的类别切入,对构式“X着呢”出现的句法结构进行分析。
(一)“X”为动作动词
当“X”为动作动词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语时,动态助词“着”附着在动词后,形成“谓语+着+呢”的句子结构,语气词“呢”起到一种强调的作用,多数情况下语气词“呢”可以删除,如以下例句:
①他现在正吃着呢。
②自行车正被小明骑着呢。
③小李还在床上躺着呢。
以上例子都是动态助词“着”附着在动作动词后面充当谓语,语气词“呢”删除并不影响句子的完整,也不会改变句子的意思,只是在语用上减少了强调的语气。
(二)“X”为形容词
1.“X”不具有变化性特征
当“X”为不具有变化性特征的形容词时,即形容词仅表示事物的性质或非变化性状态时,构式“X着呢”主要表示的是程度义,该构式进入句法结构中,最基本的句法位置也是出现在“谓语+着呢”等结构中,和上文“X”为动作动词结构类似,其区别在于当“X”为形容词时,变项“X”充当谓语,“着”不再附着在谓语中心语后面,而是和“呢”合为一个语气助词,两者结合十分紧密,“呢”往往不能省略。例如:
①这书雪白着呢。
②这公路笔直着呢。
2.“X”具有变化性特征
当“X”为具有变化性特征的性质形容词时,构式兼表持续义和程度义,此时就要根据具体语境对句子结构进行判断,看构式表示的是持续义还是程度义,如果构式表示的是持续义,则句子基本结构为“谓语+着+呢”,助词“着”和形容词谓语联系紧密;如果构式表示程度义,构式“X着呢”出现的基本句子位置和上文“X”为不具有变化性特征的形容词的情况一致。
(三)“X”为特殊固定短语
1.述宾结构+着呢
有一部分类似形容词的特殊固定短语,从结构形式上看它们是述宾结构,但它们能表示某种性质,在用法上类似形容词,如“有钱”“爱看”等,这些特殊固定短语也能够进入构式,形成“述宾结构+着呢”的句法结构,其中的变项“X”主要充当谓语,语气助词“着呢”起到一个强调的作用。例如:
①他有钱着呢。
②这部电影他爱看着呢。
2.述补结构+着呢
构式“X着呢”还可以进入“动词+得+形容词+着呢”的句子结构,形成“述补结构+着呢”的句式,补语形容词对动词进行补充说明,语气助词“着呢”起到强调的作用。例如:
①这件事办得好着呢。
②玩得开心着呢。
四、构式“X着呢”的语用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进行交际,总要表达一定的意图,然后发出一系列言语行为,传递信息,实现正常的交际,所以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往往具有超过语言本身的其他意义,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言外之意”,说话人向听话人传递信息,主要传递的就是言外之意。现代汉语构式“X着呢”进入交际话语中,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话语功能,下面主要从主观评价、凸显夸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简要说说该构式的语用功能。
(一)主观评价功能
说话人和听话人进行交际,会基于一个话题进行展开说明,这所传递的信息是说话人对于现实某事物或某现象的主观上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极具主观性。现代汉语构式“X着呢”进入话语中,同样可以传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体现对于某一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具有主观评价功能,下面主要对“X”为形容词时的情况下进行分析。例如:
①这本书我刚入手的,里面的故事好看着呢。
②我想和她交朋友,她可爱着呢。
③我们买这辆车吧,这辆车大着呢。
上述例句中,都表达着说话人对于相关说话内容的主观态度,例①中的“好看着呢”是说话人主观上认为“这本书”很好看,别人是不是这样认为就不得而知了,体现的是个人对于该事物的主观评价;例②中的“可爱着呢”是说话人认为“她”很可爱,是对“她”的一个自己的评价;例③中的“大着呢”是说话人对“这辆车”的一个看法,寄予着自己对车子的主观评价,可见,现代汉语构式“X着呢”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说话人的话语行为,表达一定的主观情感态度,具有主观评价功能。
(二)凸显强调功能
前面说到构式“X着呢”具有表示程度深的构式义,这种增加程度的效果往往会体现出凸显夸张的功能,这一功能也主要是当“X”为形容词时体现出来的,此时语气助词“着呢”用在句末增强语气,起到凸显说话人意图的作用。例如:
①他皮肤看上去白白嫩嫩的,身体强壮着呢!
②别看他脸上愁眉苦脸的,心里指定高兴着呢!
③这条项链虽然简约,价格贵着呢。
从上面的三个例子中可以发现,句子内里存在着对比,前后两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但是却是在突出后半部分,凸显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例①中的“强壮着呢”和前面的“白白嫩嫩”会给人一种不相符的感觉,但是在这里说话人用“X着呢”增强语气,凸显“他”的强壮;例②中“他”的脸上和心里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出说话人认为“他”内心的高兴;例③中的“贵着呢”和项链的简约也形成一种反差,更加凸显强调项链的贵重。可见,现代汉语构式“X着呢”在一定语境下,可以前后形成反差,更加突出强调说话人所要表达的含义,实现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五、结语
本文主要是对现代汉语构式“X着呢”进行了探析,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构式的含义、构件、构式义、句法分布以及话语功能等几个角度,对构式进行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说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章节分开,条理较为清晰,可以丰富学界在该构式方面的研究。但也有不足,比如变项“X”的语法特征分析只是较为表面的大概的分类,并没了精确到更小的范围,该构式目前的研究较少,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这需要进一步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孙家鑫.汉语“着呢”的句法语义特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李文浩.作为典型构式的非典型“X着呢”及其固化分析[J].汉语学习,2013,(02):21-30.
[3]王彦杰.“着呢”句式中形容词性成分的使用情况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10,(02):231-242.
[4]张渊.从语境类型看语气词“着呢”的演化过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92-99.
[5]刘丽萍.浅析“V+着呢”与“adj+着呢”的语法意义[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12):97-99.
[6]宋玉柱.谈“着呢”及其分辨[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9,(01):34-35.
[7]殷少华.现代汉语“X着呢”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8]张又琳.基于语料库的汉语“A着呢”构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21.
[9]刘彦琳.基于语料库的“X着呢”探析[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09):142-147.
[10]李延波.程度态“X+着呢”构式的共时扩张过程与机制[J].语言研究,2019,39(04):17-26.
[11]吴佳晨.情态视角下“X着+呢”与“X+着呢”语用功能分析[D].南开大学,2017.
[12]张渊,吴福祥.谈语气助词“着呢”的来源及演变[J].古汉语研究,2021,(02):49-5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