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
2025-02-09卢峰
【摘要】《黑神话:悟空》作为一款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对于全球玩家的游戏体验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选取《黑神话:悟空》中的翻译实例,探讨游戏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并分析这些翻译策略如何影响文化意义的传递和玩家的接受度。基于对《黑神话:悟空》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本文认为翻译策略的选择应兼顾原文的忠实度和目标文化的适应性,以确保文化负载词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得到恰当的表达,以期为未来国产3A游戏国际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黑神话:悟空》;游戏翻译;文化适应性
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化人才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2024HZ0868);陕西省体育局常规课题“关于习近平人民健康重要论述实践价值的研究”(20240100);渭南师范学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中国故事,国际表达: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赓续与译介”(2024ZS09);渭南师范学院教学教改项目“新文科视域下ESP专业建设与创新路径研究”(JG202351)。
在全球化浪潮中,电子游戏不仅是娱乐的媒介,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黑神话:悟空》作为一款以中国经典名著《西游记》为蓝本的游戏,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展示了游戏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媒介作用。游戏中的文化负载词,如神话人物、传统习俗和历史事件等,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连接不同文化背景玩家的桥梁。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游戏翻译并非易事,随着游戏行业的国际化,游戏翻译质量也成为衡量游戏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对其翻译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游戏在全球市场成功与否以及文化交流的有效性。
本文通过分析《黑神话:悟空》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评估这些翻译策略对玩家体验的影响,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文化负载词的有效传递和文化适应,以期为未来国产3A游戏国际化提供参考。文章主要探讨了以下核心问题:《黑神话:悟空》中的文化负载词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了哪些翻译策略?这些策略如何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玩家的游戏体验?翻译过程中如何平衡源语言文化的忠实度和目标语言文化的适应性?
一、《黑神话:悟空》中文化负载词的识别与分类
文化负载词(Culturally Loaded Terms,CLTs)是语言与文化密切结合的产物,它们携带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深层意义和情感色彩,这些词汇在源语言中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包括历史、宗教、哲学等元素。因此,要求译者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与创造力。
(一)《黑神话:悟空》文化负载词类别
《黑神话:悟空》中蕴含的文化负载词可分为神话人物、传统习俗、历史事件、建筑艺术、哲学思想、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不同类别,这些文化负载词极大地丰富了游戏的文化内涵,此处选取游戏中部分文化负载词类别实例,详见表1。
通过分析游戏中的文化负载词类别,我们认识到《黑神话:悟空》中融入了大量文化负载词,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游戏设计理念完美结合,这为游戏的翻译工作带来极大挑战,要求译者深刻理解其内涵,并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以确保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准确传达。
(二)文化负载词对游戏翻译的挑战
对国产大型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国际化进程而言,其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选择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首先,要考虑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游戏开发者和译者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如何在保留原文化精髓的同时,使翻译内容对全球玩家具有吸引力和可理解性。直译可能忠实于原文,但有时却无法准确传达文化负载词的情感意义和文化内涵。意译则更注重目标语言玩家的理解,但可能会牺牲原文的文化特色。因此,译者需要在这两种策略之间找到平衡,如通过添加注释或提供文化背景解释来提高翻译的清晰度和文化适应性。其次,要考虑玩家接受度与文化教育。《黑神话:悟空》的翻译策略应考虑到玩家的接受度,同时利用游戏作为文化教育的平台,向玩家介绍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这不仅有助于玩家更好地理解游戏内容,还能增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再次,要考虑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译者需要运用创意来找到最合适的翻译方法,确保游戏的艺术性和文化美感得到保留,需要对文化负载词进行创新性翻译,如通过故事叙述、角色对话或视觉辅助等手段,来帮助玩家理解这些词汇的文化背景和深层含义。最后,要考虑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平衡,这意味着《黑神话:悟空》的翻译不仅要考虑到全球玩家的普遍接受度,还要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二、《黑神话:悟空》的部分翻译实例分析
《黑神话:悟空》的翻译采用了多种策略来确保游戏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准确传递。这些策略包括直译、意译、音译和创造性翻译等。以下是对游戏中部分翻译实例进行的策略分类和分析,详见表2。
三、《黑神话:悟空》的翻译策略评价
《黑神话:悟空》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翻译策略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平衡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本文针对这款游戏的翻译策略进行综合评价,重点分析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成功之处及面临的问题,并尝试提出改进建议。
(一)特色优势
首先,保留文化特色。《黑神话:悟空》的翻译策略在保留原文化特色方面表现出色。如“金箍棒”的音译“Jingu Bang”成功地保留了武器的文化韵味,“天命人”翻译为“The Destined One”,有效传达了角色的宿命感和神秘感,符合中国文化对命运和天意的观念。其次,确保玩家理解。游戏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涉及玩家对文化元素的理解。如“蟠桃”被翻译为“Immortal Peach”,成功地传达了桃子与长寿和仙力的文化联系,易于全球玩家理解。最后,注重创造性表达。在处理具有较强文化背景的词汇时,译者采用了创造性的翻译方法。如“大闹天宫”翻译为“Great Havoc in Heaven”,创造性翻译传达了场景的混乱和战斗的激烈,同时保留了文化内涵,这种创造性翻译策略有效地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二)存在问题
首先,存在文化误读风险。尽管多数翻译策略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些文化误读的风险。如“紧箍咒”翻译为“Tightening Fillet Spell”虽然传达了约束的功能,但“Fillet”一词可能会使一些玩家误解其宗教背景,若缺乏足够的文化背景解释可能导致玩家对这些术语的误解。其次,部分翻译未能充分传达背后的文化背景。如“五行山”被翻译为“Five Elements Mountain”,虽然直观地反映了五行概念,但没有充分解释五行山在故事中的文化和象征意义,这样玩家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其文化重要性。最后,音译策略的挑战。如“黑熊怪”翻译为“Black Bear Guai”,虽然保留了原词的音韵,但“Guai”一词的意义可能对非中文玩家不够清晰,可能导致玩家对角色的奇异性产生困惑。
(三)改进建议
首先,为了减少文化误读的风险,建议在翻译中增加更多的文化注释。例如,在翻译“紧箍咒”时,可以在游戏中附加简要的背景解释,帮助玩家更好地理解其宗教和文化含义。其次,对于重要的文化元素,建议提供详细的背景解释。例如,对于“五行山”,可以在游戏中附加文字说明,解释五行山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在故事中的作用,帮助玩家更深入地理解此类文化元素。再次,在处理具有强烈文化标识词汇时,建议平衡音译与意译的使用。例如,“黑熊怪”可以结合音译和意译的方式,既保留“Guai”的发音,又在翻译中加入解释,帮助玩家理解其文化背景和角色特征。
四、结语
本文基于对《黑神话:悟空》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揭示了文化适应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不同翻译策略的应用及其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游戏翻译策略的选择应兼顾原文的忠实度和目标文化的适应性,以确保文化负载词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得到恰当的表达,以期为未来国产3A游戏国际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皓东. 《原神》专有名词和角色语音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J].今古文创,2024,(7):106-109.
[2]潘海鸥,王琳琳等.跨文化传播视角下《黄帝内经》运气学说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4,(8).
[3]林鑫.汉英翻译中的文化负载词处理策略[J].汉字文化,2024,(8):172-174.
[4]王婷,张惯之.国产电影动画字幕翻译策略研究——以《新神榜:杨戬》为例[J].海外英语,2024,(6):37-40.
[5]王梦雪,刘丽.文化翻译观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以纪录片《一带一路》字幕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4,(6):54-56.
[6]王丹. 《西游记》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1,(11):30-31.
[7]肖娟.关联理论视角下影视字幕中文化负载词英译——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例[J].海外英语,2020,
(5):140-141.
[8]孙晓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西游记》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J].新传奇,2024,(1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