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述情障碍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
2025-02-07肖娟吴思颖吴曼孙雪芹余颖周健坤
摘要" 目的:探索高职护生述情障碍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0月—11月纳入安徽省某高职院校2022级及2023级高职护生82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高职护生述情障碍潜在分型,确定其最佳分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述情障碍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职护生述情障碍可分为3个类别,其中非述情障碍或低危组62人(7.5%),述情障碍中危组351人(42.4%),述情障碍高危组415人(5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居住地、选择护理专业原因、共情能力是高职护生述情障碍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lt;0.05)。结论:高职护生述情障碍存在异质性,护理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应及时识别存在述情障碍的高职护生,平衡发展共情能力,降低述情障碍水平。
关键词" 高职护生;述情障碍;共情能力;潜在剖面分析;影响因素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5.02.007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022AH052755;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23cxtd184;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tlpt2022NK005;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tlpt2024jyzd03
作者简介 肖娟,讲师,本科
通讯作者 吴曼,E⁃mail:1311971876@qq.com
引用信息 肖娟,吴思颖,吴曼,等.高职护生述情障碍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25,39(2):225⁃230.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lexithymia among nursing students in vocational
XIAO Juan1, WU Siying1, WU Man1*, SUN Xueqin2, YU Ying1, ZHOU Jiankun1
1.Tongling Polytechnic, Anhui 244000 China;2.School of Nursing, Bengbu Medical University
*Corresponding Author" WU Man, E⁃mail: 1311971876@qq.com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categories of alexithymia among nursing students in vocational and to analyze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A total of 828 nursing students from the 2022 and 2023 vocational colleges" in" Anhu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by convenience sampling from October to November 2023.General information survey,Chinese version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and Chinese version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 were used for the survey.The potential classification of alexithymia among nursing students was explored by latent profile analysis,and the optimal classification was determined.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otential categories of alexithymia was explor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Alexithymia among nursing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uld be divided into 3 categories,included 62 individuals(7.5%) in the non⁃expressive disorder or low⁃risk group,351 individuals(42.4%) in the moderate risk group,and 415 individuals(50.1%)" in the high⁃risk group.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family residence,reasons for choosing nursing majors,and empathy ability were potential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ategories of alexithymia among nursing students in vocational(Plt;0.05).Conclusions:There is heterogeneity in the alexithymia among nursing students in vocational.Nursing educators and educational managers should promptly identify nursing students in vocational with alexithymia,balance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 ability,and reduce the level of alexithymia.
Keywords""" students in vocational; alexithymia; empathy ability; potential profile analysis; influence factor
护理人员是国家医疗健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学历为专科的注册护士已上升至48.7%[1],高等职业院校是护理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之一。精湛的护理技术和良好的人文关怀能力是病人体验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切入点[2]。高职护生作为护理队伍的后备军,拥有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推动医疗系统持续发展,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述情障碍是以情感识别困难、情感描述障碍、外向型思维为主要表现的情感障碍[3⁃4],是影响身心健康水平的潜在心理危险因素,对个体身心疾病及精神障碍的形成有直接的预测作用[5],与青少年手机成瘾、社交回避和自杀倾向具有一定相关性[6⁃7]。目前关于护生述情障碍的研究多基于研究对象整体的量表得分进行,未能充分考虑护生群体内部的异质性,不利于护理教育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心理健康。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 LPA)是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路径,通过将外显变量具有相似反映模式的个体归为同一类别即将人群区分为不同特征的亚组,有利于针对不同特征人群构建干预[8]。本研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高职护生述情障碍的分型及特征,以期为护理教育者对高职护生述情障碍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促进护生心理健康发展。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0月—11月纳入安徽省某高职院校2022级及2023级高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全日制在校高职护生;2)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因病请假或因其他特殊原因无法正常填写问卷。根据Kendall样本量计算原理,样本量至少为问卷条目数的5~10倍[9],本研究问卷共49个条目,且考虑到20%的样本流失率,应纳入294~588名护生,最终实际纳入828名高职护生参与本次调查。本研究经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号:2023⁃165)。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研究者基于高职护生生源特点及文献分析结果,自行编制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毕业后是否打算从事护理相关职业、选择护理专业原因。
1.2.2 中文版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
TAS⁃20由Bagby等于1994年编制[10],蚁金瑶等[11]于2003年将其汉化为中文版。量表主要用于诊断述情障碍病人和测量普通人群述情障碍程度,分为情感识别困难(7个条目)、情感描述困难(5个条目)和外向性思维(8个条目)3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计分,1分代表很同意,5分代表很不同意,其中5个条目为反向计分,总分为2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述情障碍程度越严重。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0。
1.2.3 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问卷(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IRI⁃C)
IRI⁃C由Davis等于1983年编制[12],张凤凤等[13]于2010年汉化为中文版。量表分为观点采择(5个条目)、想象力(6个条目)、共情关注(6个条目)和个人痛苦(5个条目)4个维度,共22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计分,1分代表不恰当,5分代表很恰当,其中5个条目为反向计分,总分为22~110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共情能力越强。量表主要从共情的多维角度考虑编制,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共情自我报告问卷。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9。
1.3 资料收集方法
在征得各班级辅导员同意后,于晚自习时间在各班级班长和团支书协助下,采用电子问卷形式统一进行资料收集。调查开始前研究者采用统一指导语介绍本调查的目的、意义及填写注意事项,告知问卷采取自愿、匿名方式填写,承诺调查数据仅用于课题研究。为防止学生重复多次填写,问卷设置为同一账号、同一IP地址、同一设备仅能填写1次。本研究共发放问卷960份,剔除因网络故障无法提交、规律性作答、填写时间过短(lt;3 min)的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82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2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Mplus 8.3进行高职护生述情障碍潜在剖面分析[14],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述情障碍的20个条目得分为外显变量,依次建立1~4个剖面进行拟合,采用爱凯克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a,BIC)、经样本校正的叶贝斯信息准则(adjusted BIC,aBIC)、信息熵(Entropy)、罗·梦戴尔·鲁本校正似然比检验(Lo⁃Mendell⁃Rubin test,LMRT)和基于Bootstrap的似然比检验(Bootstrapped likelihood ratio test,BLRT)对模型进行评估,AIC、BIC、aBIC值越小,表明模型拟合度越好;Entropy值为0~1,Entropy值≥0.8表明分类精确度可接受;采用BLRT和LMRT判断k类模型和k-1类模型的拟合效果,Plt;0.05表示k类模型的拟合效果好于k-1类模型。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定性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以剖面分类的最优结果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对述情障碍和共情能力的测量结果均来自高职护生的自我报告,其结果可能受到共同方法偏差影响,采取Harman单因素检测方法对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对量表所有条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8个条目特征值gt;1,第1项公因子导入变量为19.29%,低于40%的临界标准,说明本研究共同方法偏差不显著。
2.2 高职护生述情障碍潜在剖面分析
将TAS⁃20的3个维度(情感识别困难、情感描述困难和外向性思维)得分作为外显变量,逐渐建立1~4个述情障碍潜在类别,结果显示,随着分类数增加,AIC、BIC、aBIC值逐渐下降,所有模型LMRT和BLRT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1),Entropy的值在第4类模型中达到最大值,但其中的1个类别概率仅为3.5%,分类准确性较低,分类价值较小。因此,考虑第3类模型为最佳拟合模型,Entropy=0.889。见表1。3个类别平均归属率为0.910~0.958,说明3个剖面分类结果可信,见表2。
2.3 高职护生述情障碍分型及命名
对高职护生述情障碍3个潜在类别在TAS⁃20的3个维度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第1类高职护生(62人,占7.5%)TAS⁃20的3个维度得分均最低,故将其命名为非述情障碍或低危组;第2类高职护生(351人,占42.4%)TAS⁃20的3个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故将其命名为述情障碍中危组;第3类高职护生(415人,50.1%)TAS⁃20的3个维度得分均最高,故将其命名为述情障碍高危组。见图1。
2.4 高职护生述情障碍潜在剖面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见表3)
2.5 高职护生述情障碍分型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非述情障碍或低危组、述情障碍中危组、述情障碍高危组3个类别作为因变量,以述情障碍高危组作为参考组,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居住地、选择护理专业原因、共情能力是高职护生述情障碍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赋值方式见表4,高职护生述情障碍分型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见表5。
3" 讨论
3.1 高职护生述情障碍存在3个潜在剖面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护生述情障碍可分为3个剖面,非述情障碍或低危组、述情障碍中危组和述情障碍高危组。828名高职护生中,62名护生(7.5%)属于非述情障碍或低危组,351名护生(42.4%)属于述情障碍中危组,这些高职护生述情障碍情况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其能够基本平衡和处理好学习和生活间的关系。415名护生(50.1%)属于述情障碍高危组,情感识别和情感描述能力较弱。持续高水平的述情障碍会影响个体身心健康,与多种障碍和心理困扰相关,并对学习、生活和就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15⁃16]。对此,护理教育者需要结合各类型述情障碍高职护生特点,精心设计心理健康促进干预方案,有针对性地改善述情障碍情况,提升未来临床护理队伍的心理健康水平。护理教育者及学校相关部门应重点关注述情障碍高危组护生,及时了解和关注其心理变化,用专业的教育手段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帮助述情障碍高危组护生向非述情障碍或低危组转变。宋雪梅[17]基于心理剧理论对存在述情障碍的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剧技术干预,结果表明,心理剧对存在述情障碍的学生的外向性思维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此外,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日记和阅读、创造性故事疗法等[18⁃20]也对个体述情障碍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3.2 高职护生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
3.2.1 家庭居住地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居住地是高职护生述情障碍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与非述情障碍或低危组相比,家庭居住地为农村的高职护生更容易进入述情障碍高危组。已有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儿童和农村儿童在情绪症状、多动/注意力缺陷和总困难评分方面高于城市儿童,表明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可能包括述情障碍在内的多种心理问题[21]。家庭居住地为城市的学生容易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可能在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上表现更好。因此在护理管理和教育中,可以对农村护生给予更多关注,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与家庭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正确表达个人情感。
3.2.2 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述情障碍高危组相比,因个人兴趣选择护理专业的高职护生更可能归为非述情障碍或低危组、述情障碍中危组;与述情障碍高危组相比,因好就业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更可能归为述情障碍中危组。张许婷等[22]研究结果显示,当护生对护理专业有较好的专业态度和情感时更容易体验到体面劳动荣誉感。因个人兴趣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会感受到自身肩负更多的责任和使命,相较于其他原因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他们更关注现实的就业情景以及自身需要储备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对专业兴趣较高的护生在面对专业中的挑战和困难时,更易化压力为动力,增强其情感表达和应对能力。提示护理教育者需帮助高职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念,使其健康成长。
3.2.3 共情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非述情障碍或低危组、述情障碍中危组相比,共情能力高的高职护生更可能归为述情障碍高危组,与以往研究结果[23]一致。过度共情可能导致个体陷入自动化的情绪体验中,中断有意识的觉察,从而降低正念水平。这种状态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出现述情障碍,他们在处理自身情绪时会感到困难。高共情能力的人往往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他人情感,这可能导致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也更加复杂和困难。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引导护生更多关注自我的内心情绪和情感体验,平衡发展共情能力,减少共情伤害,改善人际关系。
4" 小结
高职护生述情障碍存在异质性,可分为非述情障碍或低危组、述情障碍中危组和述情障碍高危组3个类别。家庭居住地、选择护理专业原因、共情能力是高职护生述情障碍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lt;0.05)。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受时间和地域限制仅对安徽省1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未来可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展开调研,使样本更具代表性;也可采用纵向调查方式探索高职护生述情障碍的相关因素,为促进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更多证据和思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EB/OL].(2023-5-17)[2024-02-27].http://www.nhc.gov.cn/mohwsbwstjxxzx/tjtjnj/202305/6ef68aac6bd14c1eb9375e01a0faa1fb.shtml.
[2]" 杨淑珍,郑海燕,郭萍,等.叙事医学教育提升助产专业本科生共情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23,20(6):672-677.
[3]" 魏华,董越娟,陈妍,等.临床护士共情疲劳与工作场所心理暴力、述情障碍、共情能力关系[J].中国职业医学,2023,50(2):159-164.
[4]" WORSLEY J D,MANSFIELD R,CORCORAN R.Attachment anxiety and problematic social media use:the mediating role of well-being[J].Cyberpsychology,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2018,21(9):563-568.
[5]" 杨雪莉,梁宗保.述情障碍的研究现状及干预[J].心理研究,2016,9(1):9-14.
[6]" 张灏,林艳,杨毓琪,等.职业院校学生述情障碍对手机依赖的影响: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和性别的调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3,31(5):705-710.
[7]" ZHANG Y Q,ZHAO Y Q,MAO S Q,et al.Investigation of health anxiety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in nursing students[J].Neuropsychiatr Dis Treat,2014,10:1223-1234.
[8]" 郭璐,毛志雄.城市成年人锻炼的心理动力因素:潜在剖面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46(3):110-120.
[9]" 倪平,陈京立,刘娜.护理研究中量性研究的样本量估计[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78-380.
[10]" DE GRECK M,SCHEIDT L,BÖLTER A F,et al.Altered brain activity during emotional empathy in somatoform disorder[J].Human Brain Mapping,2012,33(11):2666-2685.
[11]" 蚁金瑶,姚树桥,朱熊兆.TAS-20中文版的信度、效度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63-767.
[12]" PAIVA A,LEITE I,BOUKRICHA H,et al.Empathy in virtual agents and robots[J].ACM Transactions on Interactive Intelligent Systems,2017,7(3):1-40.
[13]" 张凤凤,董毅,汪凯,等.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155-157.
[14]" 王孟成,毕向阳.潜变量建模与Mplus应用-进阶篇[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51-55.
[15]" 李佳林.自闭特质、述情障碍与疼痛共情的关系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9:14-15.
[16]" 郭勤,张先庚,王红艳,等.高职护理新生述情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23,20(5):554-558.
[17]" 宋雪梅.高职新生述情障碍现状与心理剧的理论及技术干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9:54-55.
[18]" 施著琳.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述情障碍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影响[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22:15-18.
[19]" KATSIFARAKI M,TUCKER P.Alexithymia and burnout in nursing students[J].J Nurs Educ,2013,52(11):627-633.
[20]" 沈银萍,陈海勤,刘敏,等.轻度老年痴呆患者创造性故事疗法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21,28(11):70-73.
[21]" 郑金良.中专学生手机依赖倾向与述情障碍相关性分析[J].预防医学,2016,28(8):838-839;843.
[22]" 张许婷,罗彩凤,魏兰芝,等.实习护生体面劳动感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报,2024,31(3):12-16.
[23]" WU L,URSULA K,TOBIAS F,et al.Empathy, pain and attention:cues that predict pain stimulation to the partner and the self capture visual attention[J].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2017,11:465.
(收稿日期:2024-02-28;修回日期:2024-12-27)
(本文编辑 陈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