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之翼下的歌剧之光:当代法国歌剧的反思与困境
2025-01-31王雅宁

法国歌剧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扮演着重要角色。从17世纪在路易十四时期的宫廷的诞生,到当代多元化的艺术形式,法国歌剧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戏剧性叙事和丰富的音乐语言而闻名。法国歌剧以其独特的法语语言与韵律的高度契合、戏剧与音乐的平衡、舞蹈与视觉艺术的融合在欧洲歌剧中独树一帜。18世纪的“法国喜歌剧”、19世纪“大歌剧”时代、20世纪现代主义的转型以及21世纪的实验性创作使法国歌剧在历史长河中既传承了传统,又不断融入新的艺术元素,经历了多次艺术创新。让-巴蒂斯特·吕利、格鲁克、梅耶贝尔、比才等作曲家的经典作品不断地巩固了法国歌剧在欧洲乃至世界的地位。

现当代法国歌剧在延续其辉煌历史的同时,面对着社会变革、技术进步以及全球化的挑战,不断探索艺术形式的创新与传统的融合。从20世纪初的印象主义到当代的数字化实验,法国歌剧展现了非凡的适应力与创造力。然而,在蓬勃发展的背后,法国歌剧也面临着资金不足、观众断层、文化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困境。这些困境不仅影响着歌剧艺术的传播与传承,也对法国在全球文化舞台上的地位提出了新的考验。

面临21世纪法国歌剧的发展困境,法国文化政策对法国歌剧的发展起到了支持和推动的作用,其核心在于保护文化遗产、支持艺术创新、促进文化普及以及推动国际交流。法国政府通过文化部(Ministère de la Culture)对歌剧院、剧团和音乐机构提供大量资助,以确保歌剧作为高成本艺术形式的可持续发展。
一、支持文化普及与观众拓展
首先,为吸引更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和低收入群体,法国的一些主要歌剧院为不同观众群体的票价提供了补贴政策。巴黎歌剧院、里昂歌剧院等机构设有针对学生和年轻观众的特别折扣,例如学生票、青年票(通常针对28岁以下人群),价格大幅低于普通票价。同时剧院推出“最后一刻票”(Last Minute Tickets)优惠政策,旨在演出前以低价出售剩余座位。同时歌剧院还在特定日期或活动期间(如欧洲文化遗产日)为民众提供免费的歌剧演出或排练的观看机会。
其次,“文化通行证”(Pass Culture)计划的实施。2021年,法国政府推出了“文化通行证”计划,这是由法国文化部门推出的一项公共服务政策。这一计划旨在帮助18岁的年轻人接触歌剧等高雅艺术形式,并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参加歌剧、音乐会、电影院、演出和节日的门票等文化活动,还可以购买书籍、唱片、音乐和摄影课程,或者订阅流媒体平台。2022年“文化通行证”计划逐渐惠及全法国所有15—17岁的学生群体。

再次,歌剧院与学校、社区组织合作推广歌剧艺术。歌剧院不仅通过讲座、工作坊和教育演出来推广歌剧,还与学校合作,推出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教育项目,他们组织学生参观歌剧院,了解歌剧制作过程。邀请歌剧演员到学校讲解歌剧知识或举办小型演出,为学生提供特别定制的歌剧演出。同时,歌剧院定期在社区场所(如市政厅、广场、教堂)举办歌剧演出,将歌剧带到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二、鼓励艺术创新与跨学科合作

法国文化部设立专门的艺术基金,用于支持创新性歌剧项目的创作、制作和推广,包括实验性歌剧和新作的委托,并通过法国国家音乐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Musique,CNM)为新歌剧创作、跨学科合作项目和音乐剧场实验提供资助。现代作曲家卡佳·萨丽亚诺(Kaija Saariaho,1952—2023)创作的歌剧《唯有声音留下》(Only the Sound Remains,2015)就是法国文化政策支持下实验性歌剧的成功案例。这部歌剧探讨灵魂、死亡与超越世俗的精神主题,音乐中大量使用电子音响,与乐器音色相互交融,创造出空灵与冥想的效果。歌唱部分与配乐融为一体,强化音乐与舞台的整体性。法国文化部的现代艺术基金除了资助年轻作曲家和导演进行创新歌剧的制作之外,也通过税收减免等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和私人基金会参与文化赞助,推动创新歌剧的创作和制作。
法国政府资助融合现代技术、电子音乐、多媒体舞台设计的实验性歌剧,推动歌剧舞台表现形式的创新。1977年,在法国政府的资助下,布列兹创建了专注于声音研究与电子音乐技术的法国蓬皮杜声学与音乐研究所(IRCAM),这个音乐研究所致力于探索声音的物理特性、音响技术和音乐语言,推动歌剧创作与表现形式的革新。研究所与作曲家、导演、舞台设计师以及科学家合作,支持多学科研究和创作,为歌剧制作提供技术支持、实验平台并强化电子音乐在戏剧中的表现力。2021年,巴黎歌剧院版《魔笛》(La Fl?te enchantée,1791)的现代演绎就是使用了现实技术,将观众带入幻想世界,重新解构莫扎特经典作品。舞台设计结合了3D动画与投影,强调了视觉和听觉的综合体验。

三、推动网络与数字化传播
21世纪,法国歌剧的传播形式紧跟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网络与数字化手段扩大了受众范围,增强了艺术体验,并推动了歌剧文化的普及与现代化。
为了吸引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观众群体,法国主要歌剧院通过自有或合作的数字平台(Medici. tv、AETE),向全球观众提供在线直播或点播服务,观众可以免费或以低价付费在线实时欣赏高质量歌剧。法国著名的艾克斯普罗旺斯音乐节(Festival d’Aix-en-Provence)就是通过欧洲电视协会的音乐会板块(ARTE Concert)进行直播或录播,其内容涵盖当代歌剧、经典作品和实验性作品。除此之外,许多歌剧院还提供专属免费的在线歌剧录像资源或是提供历年演出的高清录像供观众随时点播。巴黎歌剧院的“数字歌剧”平台、艾克斯普罗旺斯音乐节的在线节目库都可以让观众随时随地观看到经典的歌剧和现代作品。歌剧院还与流媒体平台(YouTube、Vimeo)、社交媒体的平台(Instagram、TikTok、Facebook)合作,将部分经典演出或特别节选免费发布。通过媒体平台发布歌剧片段、幕后花絮和名家访谈,以更轻松的方式向年轻一代介绍歌剧。
创建于1975年的法国国立视听研究院(Ina)也与歌剧院合作,将经典歌剧录像数字化存档,供公众在线访问。同时该视听研究院建有大型公共视频网络平台(Ina.fr)用以分享影视作品,其开设的网络店铺(BOUTIQUE Ina)可购买或下载Ina所有的音视频、CD等资源,专业媒体(Ina MEDIAPRO)会为专业人士提供声像、视频等资源的在线预览、购买服务。
21世纪法国文化政策通过资金支持、文化普及、艺术创新和国际推广等多种方式,对法国歌剧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这种政策不仅维护了法国歌剧的传统和地位,还为其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的创新与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

四、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虽然21世纪法国歌剧在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问题与挑战。首先,经济与资金的压力。歌剧是高成本的艺术形式,涉及大量人力与物力,许多中小型歌剧院因资金不足,难以承受大制作的压力。由于法国的文化政策,即使是巴黎歌剧院这样的国家剧院,也依旧高度依赖政府补贴,一旦政府预算减少或经济不景气,歌剧院的运营和新作品的创作可能受到严重影响。例如2024年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宣布,削减2亿欧元的文化预算,尤其是“艺术创作预算”,这一决定就在法国国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文化预算的减少加之法国歌剧市场的局限性,法国歌剧与电影、流行音乐等商业化艺术形式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除了政府的资金支持以外也较难吸引大规模私人投资和商业赞助。其次,歌剧观众结构失衡。歌剧的观众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兴趣不高。虽然法国政府推行了许多文化普及政策,但观众群体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短期内效果不够显著。再次,创新性歌剧存在风险。许多歌剧观众偏好经典歌剧,而创新性歌剧(如实验性、多媒体歌剧)在题材选择上有时过于注重现代性和抽象性,导致部分观众难以理解或共鸣,也较难吸引传统的观众群体。这些状况的出现导致新创作的歌剧缺乏市场验证,常面临较大的商业风险,促使歌剧院对支持新作品创作的积极性降低。同时现代歌剧常试图探讨移民、性别、宗教等社会议题,但这些主题有时引发争议,导致作品评价两极分化。加之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下,歌剧院关闭、演出中断,虽然目前已逐渐复苏,但观众回归速度较慢,且线上演出的普及对线下演出形成了持续冲击。即使疫情结束,许多歌剧院仍难以恢复至疫情前的票房水平。

经济的衰退、观众结构的失衡、创新与传统的矛盾,导致今天的法国歌剧走入了困境,那么当下还需要歌剧吗?歌剧真的已“死”了吗?实际上,当下的歌剧远不是过时的艺术形式,而是一种始终与时俱进的艺术表达。它回应现代社会的关注,同时以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今天,歌剧是过去、现在与未来交汇的桥梁,为不同文化和代际间的对话提供了独特的空间。正是在其不断进化并忠于传统的能力中,歌剧的当代价值才得以展现。所以当下法国歌剧的发展,在面对创新需求的同时,虽然受制于经济、观众结构、创新与传统矛盾的多重挑战,但是解决这些问题仍需要法国政府、歌剧院、艺术家和观众的共同努力。加大对文化普及和多元化的支持力度、推动数字化与传统的平衡、加强国际合作,以及在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是法国歌剧走出当下困境的路。
对中国歌剧发展而言,当代法国歌剧的发展模式为今天中国歌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法国歌剧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在继承经典作品的基础上,大力支持本土原创歌剧,融入当代社会议题与多元文化。中国歌剧应积极探索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目标,同时结合现代音乐语言和戏剧表现手法,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的发展之路。其次,法国歌剧的数字化传播模式的成功吸引了更多观众。通过流媒体直播、虚拟现实(VR)和互动式在线平台,法国歌剧显著扩大了受众范围。在日后的发展中,中国可以利用本地流媒体平台和社交媒体推广歌剧,尤其是要吸引年轻观众,并通过数字教育项目提升全民艺术素养。此外,法国强调跨学科合作与国际化视野,通过与科技、视觉艺术等领域的融合,推动了歌剧形式的创新。中国可以借鉴这一模式,与科技、艺术机构和国际合作伙伴联手,提升歌剧创作的技术含量和国际影响力。最后,法国歌剧对观众的培养,特别是通过艺术教育和多层次票价策略,使歌剧成为大众艺术。中国可借此经验普及歌剧文化,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推动歌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结 语
在中法建交60周年的背景下,法国歌剧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发展轨迹为两国文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作为西方歌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法国歌剧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的表现形式,在世界歌剧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中法两国在歌剧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法国歌剧不仅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也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通过联合制作、歌剧院交流和艺术家互访等形式,中法两国在歌剧领域展开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合作。法国经典歌剧作品如《卡门》《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频繁出现在中国的歌剧舞台,不仅吸引了大批观众,也提升了中国观众对西方歌剧的欣赏水平和文化认同。同时,法国艺术家与中国艺术家的合作,不仅在舞台上展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促进了中国歌剧舞台的国际化表达。
在中法建交60周年这一重要契机下,法国歌剧为我们提供了一面审视历史的文化镜子,展示了音乐艺术如何跨越地域、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法国歌剧的成功经验,如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数字化传播的普及、社会议题的融入等,也为中国歌剧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通过借鉴法国在歌剧领域的发展模式,中国歌剧可以更好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全球化语境下展现独特的文化魅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深化,法国歌剧将在全球舞台上焕发新的活力,同时为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合作注入更多可能性。从联合创作到人才培养,从数字平台的共享到国际化演出网络的构建,中法歌剧的合作将持续为两国文化互动提供新的动力,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共存做出重要贡献。

回首中法建交60载,法国歌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深度,为中法文化交流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互动的深化,中法歌剧合作将为全球艺术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续写歌剧艺术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上海音乐学院)